王俊
摘要:新課程標準的全面改革特別提出了高效課堂的構建理念和要求,旨在引導教師靈活運用多元的教學手段,持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并強調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充分擺正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全方位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采取恰當措施來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從多方面方面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力爭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引言:
新課標明確提出小學語文學習必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以高質量地完成教育和學習任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往往由教師的引導作用來決定,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我們強調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地位,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和效率[1]。
一、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必要性
課堂是落實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主陣地,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強調要以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為目標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其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以新時期人才需求為目標,培養適應學生未來發展和終身成長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學習基本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的素養,使學生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能夠得到有效提高。而小學語文的基礎性地位和繁雜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把每一節課都規劃好、利用好,這就必然要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2]。在小學教育“雙減”大背景下,利用好每一節語文課是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這要求教師要打造更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能夠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使語文課堂煥發勃勃生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也能夠激發學生潛能,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因此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
二、新課改下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根據現代教育理論研究,課堂教學效果不僅受教師教、學生學的影響,還受一定的教學環境的影響,而教學環境不僅包括物質環境還包括精神環境,這種精神環境實際上就是課堂氣氛。在積極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求知欲更強烈、思維更活躍、注意力也更加集中。所以要想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就要努力給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需要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使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同時,也要提升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能夠及時抓住課堂生成,對于課堂上出現的偶發問題及時解決,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為打造高效課堂提供助力。
(二)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而言,教學情境的創設除了能激發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以外,更多的是有助于學生對語文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應用,繼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為此,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應用多媒體技術來給學生設置特定的教學情境,以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并最終收獲較高的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學部編版《趙州橋》一課時,在課堂開始之前可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課文內容,閱讀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及圖片,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趙州橋獨特的設計,一覽趙州橋的宏偉壯觀。借助這樣閱讀前的情景創設,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腦海中不斷閃現趙州橋的畫面,緊跟著在后面的閱讀過程中就能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理解,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構建起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三)分層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由于思維的差異性,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每位學生所體現出來的個人理解能力也是有差異的,故而在課堂學習中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是不同的,而要在這些語文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當中全面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作為教師,必須要綜合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能力水平,如此才能更合理地進行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去年的樹》一課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閱讀課文后,通過分層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做進一步深究,比如針對這一篇文章提出幾個問題,讓一些能力較弱的學生負責探究較為簡單的問題的答案,而將中間水平的問題交給大部分學生,另外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或者語文水平和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則負責回答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借此讓學生深入作者內心深處,并且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升華學生的情感與體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借助如此多層次的綜合引導,通過不同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并且以此來完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建構。
(四)積極引入多元化評價
積極地引入豐富與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機制,同樣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之一,而結合當前教學評價實施過程中存在評價方式單一、評價模式固定等突出問題,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轉變評價思路,合理引入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來解決單一化評價的實施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全面提升教學評價環節的效益和質量,為學生的發展和提高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例如,在教學《我是什么》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對班級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把握,如讓學生對自己在課堂的學習優缺點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自己的課堂學習情況。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之間開展兩兩互評或者小組輪流評價,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給予學生更加全面化的學習評價。此外,教師還應當積極地對課堂評價的內容、語言運用進行全面的豐富和優化,從而發揮多元化評價模式的優勢,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和提升。
結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主動適應新趨勢,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堅持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從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著手,用先進的理念指導教學,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優化教學,用和諧的氛圍促進教學,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鵬飛.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0):25-26.
[2]杜希良.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1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