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勇?陳占鋒?楊賀?盧科青
摘 要:對于非機械專業的工科學生,工程制圖是其入校后接觸到的第一門技術基礎課。但是由于不是其本專業主干專業課程,工程制圖課程學分被壓縮,學生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相關知識點,給教學工作帶來挑戰。因此,本文以工程制圖課程為例,將慕課與混合式學習相結合,構建和探索適合工科課程使用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旨在提高非機械類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效果,達到提升工科人才培養整體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慕課;混合式教學;工程制圖
一、引言
工程制圖課程是工科學生進入大學第一學期就要學習的技術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讀圖繪圖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三維設計能力以及科學的思維方法、審美情感和工匠精神,對于理工類專業的學生而言必須要掌握好這門課程。然而,對于非機械類工科專業的學生而言,工程制圖不是他們的核心專業課程,學分被壓縮,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相關概念、知識點,達到教學目標,是一個難題。同時,在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內容和相關的教學資源老舊、教學方法固化、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也給課程的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了挑戰。[1]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課程逐漸興起。在眾多網絡在線課程和新興教學方式中,慕課和混合式教學越來越受到眾多專家和學者的肯定,在高校的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掀起了使用慕課和混合式教學的新浪潮。慕課,即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是美國的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絡學習平臺,他們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給更多學生提供了系統學習的可能。其中Coursera、Udacity、edX這三個大平臺的課程均針對高等教育,并且和真正的大學教學一樣,有一套相應的學習和管理系統,以保證教學的效果。[2]同時,這些課程都是免費的,真正的讓更多的學子受益。混合式教學,是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教學+“線下”答疑的教學模式。[3]通過兩種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可以靈活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將學生從淺層學習引導向深度學習,提升學習的效果。因此本文以工程制圖課程為例,將慕課與混合式教學相結合,研究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提高非機械類工科專業學生工程制圖的教學效果,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
二、慕課環境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2.1 傳統教學與慕課教學對比
1為了做好慕課環境下混合式教學的設計,首先需要了解傳統教學模式和慕課教學模式的優缺點。表1所示為傳統教學模式與慕課教學模式的對比,可以看出慕課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視頻時間短,學生精力容易集中;學生學習時間地點可根據自身靈活安排等優點。但是同時,慕課教學模式不具備傳統的教學模式師生面對面授課,利于交流的優點。可以看出,傳統教學模式和慕課模式優勢互補,如果能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慕課模式有機結合在一起,勢必能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2.2 混合式教學設計
混合式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將多種內容混合,例如,不同的教學模式、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媒介等混合使用。由于涵蓋內容眾多,需要一個統一的步驟來指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如圖1所示為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過程圖,可以看到,混合式教學設計過程首先要進行前期分析,弄清楚學習的目標和平臺,再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設計。包括學習前期的條件準備,比如網絡教學視頻,電子教學資源等等。接著就是按計劃實施教學和教學過程的跟蹤。教學過程跟蹤很重要,可以采用線上答題、QQ群交流或者線下答疑等多種形式,這樣才能有效保證學習的質量和效果。最后是教學效果檢測,不管采用何種形式的授課方式,最終均要采取一定的評估方式,對教學效果進行檢測,以便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改進,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三、結語
本文以工程制圖課程為例,將慕課與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機結合,探討了傳統教學模式與慕課教學模式的優缺點,研究了慕課環境下混合模式教學設計的過程和注意事項,以期提高非機械類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效果,同時為其他工科課程的混合教學設計提供思路和參考。
參考文獻
[1] 朱文博,徐鑫莉,石云霞.工程制圖與工程類實踐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初探[J].科教文匯,2022(10):85-87.
[2] 劉云青. MOOC:大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基于 MOOC 教學模式與大學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D].河北師范大學,2014:1.
[3] 黃榮懷,馬丁,鄭蘭琴等.基于混合式學習的課程設計理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9(01):9-12.
基金項目: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資助項目(項目名稱:基于慕課和混合課堂的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YBJG202225)、浙江省屬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項目編號:GK2199092990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