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生
摘要:隨著我國音樂教育不斷進行改革與改進,目前在我國小學音樂課堂之中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以演唱和欣賞音樂為主要形式,逐漸轉向于豐富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而樂器作為我國音樂歷史不斷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樂器引入小學音樂課堂,能夠讓音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通過演奏樂器,促進學生手、腦、耳一體的協調,從而實現小學音樂教育的教育目的。
關鍵詞:小學音樂;樂器教學;現狀;實踐研究
小學音樂課程作為我國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必學的一門藝術實踐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也受到很多學生的喜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讓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下感受到世界的美,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細胞和審美能力。而樂器作為音樂課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演奏樂器,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另一方面又可以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靈活運用自己身體器官,達到手、眼、耳以及腳的協調,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從小打下良好的音樂基礎。因此,本文就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現狀和樂器教學的實踐研究展開論述。
一、思考小學音樂課堂樂器教學的現狀
目前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更新,小學音樂課堂也隨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學習和教學效率也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小學生對音樂認知的發展,使得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成效不高。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教師在展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時,不注重創新教學環節,死板地指導學生進行樂器學習,一般先給學生演示一次,之后便要求學生進行模仿,這使得小學音樂課堂變得千篇一律。同時,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學生在進行小學音樂課堂時,課堂氛圍比較輕松愉快,一般在課堂結束后教師也不會布置課后作業,這就使得一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學習音樂的重要性,將小學音樂課堂作為一個娛樂課程。此外,也有一部分教師在進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時,沒有根據學生的喜好和年齡更新自身的教學模式,也很少開展樂器的教學,使得小學音樂教學環節死板,缺乏趣味性。
二、探索小學音樂課堂樂器教學的實踐研究
2.1 以學生為中心,選擇合適的樂器
樂器教學作為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新型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樂器的過程中不斷促進自身的手、眼、耳的協調發展,從而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器樂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樂器教學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樂器就是樂器教學中的重點。部分教師在選擇樂器時沒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況,選擇了一些學生很難上手掌握且價格昂貴的樂器,如鋼琴,這種樂器并不適合小學生,一方面是不方便攜帶,另一方面是價格不低,也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負擔的。而針對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的發展和之前相比已有了很大的提升,能選擇樂器的范圍也有所擴大。教師在為這部分學生選擇合適的樂器時,應認真觀察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喜好,并以此為根據選擇合適的樂器,同時選擇的樂器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應選擇一些學生容易掌握且性價比較高的一些樂器。
例如,在講解小學音樂人音版五年級上冊“故鄉的小路”時,教師可以事先根據本次課程內容中的教學重點和學生的情況,選擇一些合適的樂器,如豎笛,口琴等等。之后教師可以按照之前的教學方式向學生講授本次教學的重點,指導學生感受3/4等變拍子的韻律感,在基礎內容講解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分別布置任務,對于音樂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可以讓這部分學生演唱,而對于音樂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讓這部分學生選擇樂器進行伴奏,從而保障每個學生在課堂之中的學習體驗。
2.2 掌握每個學生的基礎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
要想更加高效的展開小學音樂課堂樂器教學,就需要教師意識到開展樂器教學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那就是讓學生通過樂器的學習過程,不光能夠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和音樂素養,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展開小學音樂課堂樂器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音樂基礎水平進行充分的備課,對自身的教學環節進行不斷的創新,并選擇合適的樂器,從而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產生一種想要主動學習樂器的欲望。同時,教師也應意識到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是音樂天才,有的學生能夠在學習器樂的過程中接受很快,上手也很快,自然也會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器樂的過程中感到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展開樂器教學時,應綜合分析學生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并以此為根據,充分利用樂器教學的優勢,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吹豎笛時,教師可以在講解前先給學生做一次示范,演奏一些學生所喜愛的音樂,并引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老師吹奏長笛的感受。之后教師則可以向學生講解一些關于吹豎笛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巧,并在這個過程中認真觀察學生。如有一部分學生在臺下練習的時候狀態都很好,一旦上臺就狀態不佳。這種情況是由于學生怯場導致,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對該同學鼓掌進行鼓勵,幫助學生放松自己,緩解緊張。
結束語
綜上所述,樂器教學既能夠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融入小學音樂課堂,又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樂器逐漸掌握樂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因此,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應時刻牢記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樂器教學的優勢豐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增加音樂課堂與學生之間的聯系,讓枯燥乏味的演唱課轉變為充滿愉快和樂趣的音樂課堂,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學生的未來打下一個良好的音樂基礎。
參考文獻:
[1]杜娟.應用小樂器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策略探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2(01):39-40.
[2]陳琰峰.小學音樂樂器教學中興奮度調節分析與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1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