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衍廷
摘要:高職教育產教融合的深化需要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協同配合,以承擔起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培養的重任。當前我國高職教育產教融合創新發展實踐中存在著目標導向不清晰,校企聯合創新機制不暢,國際視野缺乏等突出問題。為此,建議加強品牌導向,打造產教深度融合的品牌項目;創新驅動,構筑產教融合可持續發展的智力和知識支持體系;引領示范,培育產教融合創新發展的綜合平臺;一帶一路搭臺,探索和深化學校+企業走出去模式。高職院校在于培養專業人才;只有在創新驅動戰略基礎上;不斷提升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力度;才能真正走出去;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關鍵詞:創新驅動戰略 ? 職業教育 ? 產教融合 ? 協同配合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6(a)-0000-00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Innovation Driven Strategy
CHU Yanting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Railway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Province,412000China)
Abstract: The deepening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s to cooperate with the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such as unclear goal orientation, poor joint innovation mechanism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lack of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brand orientation and create a brand project with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Driven by innovation, build an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support syste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ading demonstration and cultivating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One belt, one road, to explore and deepen the school + enterprise going out mod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e in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Only on the basis of innovation driven strategy;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we really go out; Train more professional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Innovation Driven Strategy; Vocational Education;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Coordination
1產教融合和創新驅動戰略的概述
1.1創新驅動戰略的概述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兩層含義:一是中國未來的發展要靠科技創新驅動,而不是傳統的勞動力以及資源能源驅動;二是創新的目的是驅動發展。對創新驅動戰略進行分析,創新驅動戰略主要是指充分地重點關注科技創新,并將科技創新當作發展的推動力和支撐點[1]。2012年底召開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我們黨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決策[2]。
1.2產教融合的概述
高職學校為了迎合社會的需要,在教育工作中開設相關的專業課程。主要目的是將專業課程和社會實際發展狀況結合在一起,進而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將高職院校轉變為專業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最終形成培養一體化專業人才的模式。產教融合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必須要將不同的專業融合在一起[3]。實踐環境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作為人才培養主體的高職院校必須要提供給學生良好的環境,進而通過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達到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的。
2創新驅動發展與產教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2.1創新驅動發展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的科技與經濟不斷的發展進步,現代的科技與技術不斷的在進行發展創新和改革,當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引領著科技再度變革,這樣的趨勢必將使得,科技變革演變成產業變革。當變革進行到一定程度,傳統的發展模式就不再適用社會的發展,只有在發展的進程中,尋找全新的發展戰略,打破以往的束縛,將眾多發展趨勢融合在一起,才能實現科技的突破,推動社會進一步發展[2]。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國際的競爭越發地激烈,只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社會發展的趨勢,將國內能源型出口發展形勢轉變為科技發展形勢。結合各行各業,發揮自主創新的能力,擺脫國內的發展束縛。得到創新驅動發展的支持,將我國的“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完成產業升級與轉型。
2.2“產教融合”的必要性
當國內的經濟持續發展,過去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社會的發展需求與變革的需求。結合當前的發展需求,國內的教育會把“產教融合”發展理念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且采取相應的行動開展[4]。將職業高校的校企合作當成重點,致力于打造高職院校的特色專業,以此作為基礎,可以設立試點高職院校,讓高職院校與“產教融合”結合在一起,實現校企共贏,為教育行業發展提供助力。
3“產教融合”與創新驅動之間的存在關系
3.1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產教融合”
對國內職業教育行業發展進行分析可知,國內的職業高校受到過去傳統的教育理念的影響,在“產教融合”發展上經驗不足。并且因為高職院校學生的基礎與本科生相比較差。專業競爭力不及本科院校。基于此,本科高職院校在產教融合上處在不利的地位。更多的企業與國內重點高校進行校企合作,使得高職院校進行“產教融合”更加困難。所以,高職院校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戰略,深化“產教融合”機制。有關政府部門應該給予這些高職院校幫助,在政府部門的推動下,掌握主動權,解決不被企業重視的問題,在當代的教育工作中,應該將“產教融合”當成首要任務,推動“產教融合”的進程[5-6]。
3.2“產教融合”承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創新發展戰略能夠為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實現提供一個平臺,使其得到企業的重視。過去的教學模式,一直將高職院校當成學術的研究場所,而企業被當做是科技的研發場所,在這種認知下,很難實現企業與高職院校的合作。而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基礎下,一些高職院校可以和企業進行合作,共同構建合作平臺,培養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專業技能,進而使得企業與學生協同發展。這種模式,能夠為創新驅動戰略構建一個良好的環境,讓“產教融合”承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成高職教育的變革,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4目前高職院校基于創新驅動戰略“產教融合”的發展現狀
4.1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的現狀
以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的機電一體化專業為例探討“產教融合”發展。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的機電一體化專業主要是為安徽制造業輸送相關人才。基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該學校已經與企業進行緊密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構建雙方共贏的教育機制,共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主要與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作,該企業主要業務是半導體顯示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雙方從2010年開始進行合作,建立了穩固的校企合作關系,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該企業輸送了近千名的畢業生,超過80%的學生留在了京東方集團公司工作,一些比較優秀的畢業生已經在該企業升了職。
學校還建立了校企長期合作的機制,保證校企合作順利開展,根據企業的需求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校為了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引進公司技術人員講解專業課,一同參與到學校培養人才的計劃中去,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對師資結構進行優化,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
總體來說,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在創新驅動戰略下“產教融合”還是比較完善的。
4.2重慶市高職院校財經商貿類專業“產教融合”現狀及解決對策
重慶市高職院校制定實訓指導手冊按照企業的需求,開展專業實訓教學,將實訓成果融入教學改革之中。財經商貿各類專業和企業合作共同打造師資團隊,加強了工作任務的研究交流。例如: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的市場營銷專業和“沃爾瑪”等企業進行合作,成果明顯,企業來提供實訓環境,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專業技能去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
4.3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的產教融合發展現狀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光伏工程技術專業主要是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需求服務的。目前,隨著新能源技術的飛快發展,國家對工程科技人才的越來越需要,所以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主要是以協同創新工程人才為培養核心,目標是為了培養出實用型新能源技術人員,提高學校的影響力。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的產教融合方式主要是構建校企合作協調育人機制和服務機制,推動創新教學方法。
5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方面出現的問題
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這幾點。
(1)企業與學校的意愿不是很強,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像京東方企業一樣與學校達成深度合作。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盈利,這些企業并不是很想分出部分精力參與到學校學生培養計劃中來,因為付出的這些精力收到的經濟回報很低,加上學生并不一定能一直留在企業為企業工作。基于以上原因在校企合作中,企業參與度就更低了。
(2)校企合作并不深入。對于重慶市高職院校財經商貿類專業與企業的合作很多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協議上,對“產教融合”沒有深入的參與,甚至沒有參與,只是當學生畢業時對畢業生進行招聘。
6關于產教融合問題的解決對策
針對高職院校“產教融合”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以下提出相關的“產教融合”發展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制度,保障產教融合的有效性。
(2)制定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訂單化模式的培養模式,與產業園區進行深度合作,推動校企共同發展。建立校企合作的實訓基地以及專門的師資培訓基地。學校和企業可以共同舉辦專業技能大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3)學校要對創新驅動戰略下的產教融合機制投入更多的精力與財力,進一步推動產教融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教師與企業人員進行信息交流。
(4)明確校企雙方的權責。在產教融合的過程中要積極進行落實,有關領導也要重視起來。必須對產教融合的各方面事情重視起來。
7結論
隨著社會發展與變革的速度越來越快,教育行業必須要緊隨時代的腳步改變過去的落后教育模式,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其自身的競爭力和社會適應的能力。所以,在創新驅動的背景下,要不斷地對高職教育的教學體系進行優化,以“產教融合地”為發展理念,與企業配合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提高,致力于將學生培養成綜合應用型人才,進而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是高職教育質量提升的必經之路,也是將不同產業進行融合的機遇,堅持走出一條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為將來在國際上的競爭爭得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 李營.“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4):66-69,73.
[2] 王艷琴,王志恒.基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高職產業學院建設:內涵、路徑及機制——以山西工程職業學院產業學院為例[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0,29(3):17-21.
[3] 趙小娟.深化產教融合之困境與對策——以湖北省產教融合情況為例[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30(3):33-34.
[4] 林燚寧,黃小釗,張俊青.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學生教育管理的特點、困境及出路[J].教育與職業,2021(20):62-65.
[5] 徐佩玉,王利華.德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實施經驗及借鑒——基于“學習工廠”的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27):88-96.
[7] 陳基純,王楓.產教融合視域下粵港澳大灣區高職教育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契合性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1(17):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