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赟
摘 要:伴隨著我國新教改的穩步推進,各階段各學科的教學活動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其中,小學語文作為該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作文不僅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還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如何針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作文指導,不僅受到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廣泛關注,也成為各小學語文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多閱讀;勤積累;寫作;小學語文;作文指導;
前言
作文不僅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總結和體現,還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若想寫好作文,就離不開正確的作文指導。基于此,本文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培養現狀入手,針對小學語文作文提出了幾點行之有效的指導路徑,以供參考。
1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培養現狀
1.1作文指導方式相對落后
以往的小學語文作文在傳統應試教育長期影響下,致使作文指導方式相對落后。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通常通過灌輸式教學將寫作方法、感情基調種類、寫作技巧、文字風格等知識強行教授給學生,還有部分教師讓學生根據固定的作文題目和特定的寫作模板下寫樣板作文,這不僅大大縮減了學生學習語文作文的熱情,也嚴重制約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1.2學生語言知識基礎相對薄弱,缺少寫作素材
語言知識的積累是提升小學生學語文作文能力的基礎條件。但目前來看,我國部分小學生的語言知識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在作文書寫過程中,缺少寫作素材,面對所寫的題目,多數學生均處于“無話可說”或“說不好”的狀態,很難用精準、優美的句子來表達自身真實想法和情感。此外,部分教師一味追求考試成績,只重視教授學生寫作技巧,而輕視了寫作素材的積累,學生只能通過課本來汲取少量寫作素材,這不僅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拓展,還不利于小學語文作文的良性發展。
1.3學生寫作形式單一,文筆生硬不流暢
小學生因年齡限制,致使其實際的生活經驗不多、觀察能力也相對較弱,導致其很難通過流暢的文筆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導致作文常常出現內容較為空洞的現象。同時,小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還存在寫作形式單一的問題,以至于寫出來的文字不能很好的表達學生心中所想,這不僅打擊了學生寫作的信心,還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1]。
2小學語文作文指導路徑
2.1多閱讀,開闊語文知識視野
多閱讀,開闊語文知識視野,從生活角度出發,把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內容進行有效收納整合,可為書寫作文提供多元化的基礎資源,對于學習作文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小學生若想獨立書寫一篇內涵豐富、情感飽滿且文筆較好的作文,就應多閱讀各種有利于學習的書籍,提升自身對于人、事、物的認識程度。有很多種累積閱讀量的方式或方法,其中購書和借閱書籍是比較適用于小學生的,例如:學生可以試著去嘗試閱讀平時接觸不到的文學雜志,其中包含的生活閱歷對于小學生來說作用較大,不僅能有效累積生活經驗和生活觀點,還有利于學生寫作的進步。此外,作文本身不是讓學生一定要寫出深奧的意義,而是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寫作和表達能力。例如:從小學生角度出發,少兒讀物更加容易被接受、理解和吸收,學生在學習和記憶上也更加簡單、省力,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見,只有多讀多看,才能開拓語文知識視野,豐富作文書寫的基礎資源,為寫好作文奠定堅實基礎。
2.2勤積累,整合語文寫作素材
一篇作文是由詞語、話語、句子等階梯式組成的,若想寫出意境優美的好作文,累積好詞、好句、好段落、好短文才是關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作文期間,應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累積和記憶,將字、詞的學習與表達訓練二者進行有效結合,通關過教具對字形進行分析,并實施看圖學詞、組詞擴詞、選詞填空、詞語搭配等訓練方法,讓學生能更好的依照詞語分類結合情景來用詞,科學實現連詞成句[2]。另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對于身邊的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以此豐富學生的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在書寫作文時能做到“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有據可循”,例如:在習作《讓生活更美好》時,教師可在課堂講解之后,布置一篇主題作文,讓學生圍繞“美好生活”、“如何讓生活更美”等主題自擬題目,并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進行書寫。這不僅能將課上和課后教學重點進行有效連接,還能有效提升學生觀察、思考、累積的能力,在積累、整合生活寫作素材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作文書寫的質量。
2.3習寫作,熟練寫作技巧運用
在拓展語文視野、累積寫作素材的基礎上,還要求學生具備熟練的寫作技巧,才能將好詞、好句、好段更好的融合到自身的作文中。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寫作機會。例如:教師可培養學生記日記的好習慣,還可讓學生每天堅持進行例句仿寫,讓學生在動筆的過程中熟練寫作技巧,并能對其靈活運用。此外,教師還應盡量讓學生參加各類作文教學活動,例如:作文選材賽、詞語妙用賽等。以上方法不僅能讓學生通過大量的仿寫練習,開拓語文寫作思維,熟練自身寫作技巧,還能讓學生在各項活動中學習到更多作文知識和作文方法。另外,教師在教授作文寫作過程中,還可結合多媒體方式開展教學[3]。例如:在對風景進行描寫時,可為學生播放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坐在教室內也能仿佛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各處之美,隨后教師可讓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并結合素材累積和寫作技巧,書寫一篇自命題風景作文。這不僅能讓學生文筆更加流暢、寫作技巧更加熟練,還能使其進一步發現寫作的魅力,在激發寫作興趣和樹立寫作信心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作文成績。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文指導對于學生作文的書寫和語文成績的提升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作文指導方法的運用,明確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培養現狀,做好多閱讀、勤積累、習寫作等方面的指導,以此開拓學生語文視野、整合語文寫作素材、熟練運用寫作技巧,切實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進一步促進小學語文作文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藍艷林.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新[C]//.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一),2021:583-586.
[2]胡蓉.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的創新[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70.
[3]王雪原.淺談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新策略[J].考試周刊,2020(3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