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行伍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德育學校將更加強調培育學生的核心素質,而學生的核心素質也是在學校教學活動中,經過不斷的實踐與積淀而養成的,這也將對其今后的成長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學校籃球課程中,要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術,進而調動學生其對籃球的濃厚興趣,讓學生在練習籃球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其身體素質,同時老師在教授學生其籃球技能之時,也要融入核心素質的內容,并轉變原來的教育思想,革新教學模式,使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踐相結合,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學體育;籃球興趣
籃球運動是學校體育中的一個主要項目,它不但促進了學生肌肉和骨骼的健壯生長與發育,同時也能夠培養運動員個人的觀察力、判斷力與協作能力,而籃球教育也可以帶動中學生體育核心素質的形成。它能調動學生們對于運動的濃厚興趣,讓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籃球基本知識與運動技術,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它還可以培養的競賽意識、規則意識與協作意識,為學生更好地參加體育運動打下良好基礎。
一、中學體育籃球課程中出現的問題
隨著國家體育課改革力度的加強,學校時期的籃球課程已經受到了更多學校的普遍重視,并且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進而實現了充分調動學生進行籃球訓練活動積極性、提高體質的目的,但是就實際情況來說,不少學校的體育教師對籃球課程還是存在著認識上的錯誤,并且依然是以成績作為對他們的訓練狀態加以評價,并且不少學校老師還覺得他們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與時間置于課堂練習上來,而體育運動則需要同時在課余時間和課后時間內進行,這也就使得學校原來較少的體育籃球項目沒有進行順利開展,并且,由于不少學校的籃球老師并未把培育學生進行籃球興趣愛好當作學校教育的重點工作,因而導致了他們并沒有希望投入到籃球運動當中的情況。
二、中學體育籃球課程將中學生注意力訓練的更有效方法
(一)結合學生特性設計對應的籃球訓練活動
學校體育教師要能對學生在當前階段的基本特征進行明確,從而和學生之間形成更加深入地互動與交流的機制,從而不斷降低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抵觸感。在學校籃球培訓活動當中,老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設定培訓形式,以便于讓學生更加愿意的投入到籃球知識教學當中。同時老師也要抓住學生的實際特征,在培訓活動當中穿插學生進行豐富多樣的游戲與教學活動,從而使得學生更加能夠認識到籃球運動的魅力。老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運動,并且在運動過程當中介紹與運動有關的理論知識,并且要求學生進行不同的運球動作,并且講解各種動作的基本技巧,這樣使學生可以對籃球動作產生比較廣泛的理解與認知,當學生全部掌握了籃球動作以后,老師才能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比賽活動,并且這樣使學生對運動的意義產生了比較系統的理解。
比如在進行運球練習這堂體育課,老師們就能夠根據中學生愛玩愛動的特點,要求中學生們自主分組地投入到對抗練習當中,讓中學生們參加排球體育運動的主觀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從而有助于學校學生培養對排球的責任感與競技意識。學習者在這種模式下會更加愿意投入到體育練習當中,從而起到提高運動技能的目的教學目的。
(二)通過籃球比賽項目提高他們的群體知識
在知識介紹活動結束以后,老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排球體育,從而啟發中學生的體育潛力和排球興趣愛好。同時老師也要能夠在排球教學上進行相應的比賽項目,而比賽方式也可以以籃球比賽為主。經過籃球比賽,中學生的排球技術將得以提高,而中學生的體質也將得以全面提高。同時老師在排球體育當中,也能夠根據中學生的表現給出更富有針對性的問題,讓中學生可以找到在自己體育鍛煉當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提高了中學生對比賽規則的理解,以及中學生對排球技術的掌握能力。籃球運動身為五個人的團體運動項目,學員們不但可以透過籃球項目競賽中體會到不怕艱苦,吃苦耐勞,敢于拼搏的體精神,同時也可以使學員們體會到團隊協作的樂趣和魅力,從而引發了學員們對排球知識教學的濃厚興趣。同時教師們在學校舉辦排球競賽時也要增加籃球運動的趣味性與技巧性,并可以征得學校的批準定期組織學校的籃球比賽,要以公平公正的心態加強后勤保障,使得整個競賽過程的安全與頂層設計都得以全面保證,并可以對在籃球運動中展現出良好體育素養的隊員予以嘉獎。
所以說在基本動作要點介紹以后,老師們也應該設置下一堂課進行學校間的排球比賽教學活動,老師按照學生的情況將其分成不同個排球組,并要求學生們和其他的排球組展開競爭。作為老師也要履行起學校籃球裁判員的職能,本著公平公正開放的準則對學校的競技狀況做出判斷,以便讓每一位學生都體會到籃球場揮灑汗水的快樂。
(三)培養學生籃球運動的習慣
盡管部分學生從中學階段就表達了自身對排球體育運動的熱愛和濃厚興趣,但是為了讓中學生可以更為長期的堅持進行排球活動,也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變通,以培育中學生的排球活動良好習慣為核心,從而使得中學生更為的樂于投入到排球活動當中。在新教學階段之下,老師們也要拋棄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更為先進的教學策略,并進一步創新自身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于對中學生排球活動健康習慣的養成。同時老師也要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中學生的身體特點,在課程選擇上從中學生的實際狀況考慮,使中學生可以在投入排球活動當中得到更為健康的感受。
比如說在平時教學開展當中,老師可把籃球訓練當做熱身活動,并且規定學員在早中晚使用排球場地投入到籃球訓練當中,有助于學員養成比較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當學校學生有了相應的學習要求時,老師們也要給他們開設籃球館讓其得以汲取課外練習的時間,但不要存在阻礙他們入館的狀況,以便于為他們籃球活動習慣的良好養成,打下較為牢固的基石。
3結束語
中學階段之下,體育教師要能夠把籃球視為學校體育中最主要的運動項目,并在教育過程當中融入更為合理的措施,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之中,老師要注重于教學設計和教學模式選擇以適應學生的身體特征,進一步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以切實培育學生的籃球興趣愛好,為學生身心發展提供了較為全面的保證。
參考文獻
[1]黎春華.核心素養下中學體育中學生籃球興趣培養的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22):175-177.
[2]潘哲.基于體育核心素養的中學籃球教學實踐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0(08):76-77.
[3]張瑋.基于核心素養提升的中學體育籃球教育[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3):127+129.C9F0B6BB-B18A-4DDD-A30F-49813FAD9D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