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佳玫
摘要:小學的數學課堂,就是老師提問問題,學生回答問題,并且反復重復這一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有效地提出問題可以使教學工作更好地完成,并能有效地保證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促進學生的思維邏輯的形成和發展。在此基礎上,本文對目前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狀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現狀剖析;策略研究
目前,各階段的教學重點都放在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上,而在小學教育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必要的。在數學教學中,問題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學生是否能夠主動學習,是否能夠思考問題。老師們將課堂上的問題和學生的互動,有效的將知識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將問題反饋給老師,讓學生思考、發問、總結,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思考、發問、總結的能力。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大多數問題都是為問題而提出的,也有統一的答案,但很少有學生會提出問題。為了確保課堂上的有效提問,本人通過觀察、聽課、學習與交流,歸納出了如下幾個方面。
1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現狀分析
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盡管提問對于數學教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也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們結合實際,從小學教育的角度出發,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其中一些問題目前比較突出,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問題多、質量低
首先,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老師經常會提出很多問題,而問題的質量并不理想。在這一方面,老師們片面地認為,提問越多,效果越好。所以,在教學中,老師的問題不能很好地考慮,只會一次又一次的發問,這就會使學生感到很大的壓力,從而影響到整個課堂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往往忽略了問題的質量,而僅僅關注問題的數量,而沒有清晰地把握問題所要達到的目標。
1.2目的不明確
老師在每次提問時,都要仔細考慮問題,特別是要明確問題的目的,使老師在提問時能更明確地指向目標,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解答問題。而小學數學老師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模糊不清的問題,讓老師們對問題的理解變得模糊不清,再加上學生們的回答,也沒有任何的目的性,所以,想要得到想要的答案,幾乎是不可能的。提問沒有目標,不但很難幫助老師正確理解知識,而且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
1.3為學生留出的思考空間不足
教師問與學生答是問題的關鍵,教師在運用“問”教學中應充分重視這兩個問題。然而,許多老師忽略了問題和答案的銜接,即思維。老師提問后,讓學生先想一想再回答。現在的小學數學老師們,在提問的時候,都會盡可能的讓學生快速的做出正確的答案,而不是讓學生去思考。其實,學生思維空間被擠壓的情況,會極大地影響到問題的效果,我們要始終牢記,問題的關鍵在于引導學生的思維,而一旦思維環節被打斷,問題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只針對部分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問題的設計有很大的差別,而教師在提出問題時,不能只從問題本身,而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些老師在講解較淺顯的知識時,會設計出較簡單的題目,而對于高難的知識,則會設置高難度的題目,因為太簡單的題目,沒有太多的意義,而太難的題目,則會讓學生無法理解,從而影響學習的熱情。然而,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難度適中的題目時,常常沒有把握好,使得原來針對全班的問題,最后變成了個別學生的專有問題,同時也造成了教師問題的質量下降。
2解決當前課堂提問現狀的主要策略、解決當前課堂提問現狀的主要策略
問題式教學法是許多小學數學老師長期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但從以上分析中不難看出問題的嚴重性。既然有問題,那就必須要想辦法解決。筆者根據自己在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和自己的感悟和經驗,針對以上問題,給出了幾點建議:
2.1問題設置要多元化
本課程提出問題的本意是讓學生可以直接從問答中獲得知識。不同年齡的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回答的語言描述都不一樣,不同的學生對問題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樣。因此,在備課過程中,老師要合理地、多樣化地布置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增強他們的互動和興趣。
2.2要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前提設置問題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如果能夠讓問題變得有趣,那么就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例如,當你開始上課的時候,你會問一個問題:“你是如何來到學校的?”“你乘坐了多少次公共汽車?”“你來自哪里?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進入主題。
2.3提問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師的問題設計和解決取決于學生的學習任務以及他們的能力和需求。所以,在選擇問題時,要仔細地考慮到不同的學生的能力和需求。
2.4提問要給學生必要的思考時間
在學生回答不出來的時候,老師的應對之策就是耐心地等待,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以便有條理地回答問題。
2.5提問需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
創造一個學生敢于思考、敢于回答的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提問和積極的探索能力。老師對學生的提問進行了甄別,安排好了順序,鼓勵學生自由思考。老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樂意、更自然地解答問題。提問的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而非用問題來懲罰或恐嚇,因此,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非常重要。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一個簡單的問題式的教學方法卻有這么多的錯誤,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數學老師有必要重新檢討現實的教學狀況。教師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找到自己的缺點,促進小學數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鄺孔秀,劉芳,勞金晶.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的現狀與改進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20(10):77-81.
[2]陳超翔.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現狀及其改進策略[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0):139.
[3]陳久英.小學數學課堂學生自主提問現狀和改進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7(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