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明
摘 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持續發展,我國社會各界都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也讓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在部分偏遠的農村地區,其地區由于較為偏遠,而交通又極為落后,從而讓該地區的發展較為緩慢,這同時也使得當地的教育水平與師資力量也較差。同時,由于雙減政策的實行,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受到一定的沖擊,從而讓部分學生難以獲得有效的體育教學,進而讓學生的身體難以得到良好的成長,這就需要充分加強初中學生的體育教學。
關鍵詞:農村;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策略
前言:
國民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與體育知識能夠極大的增強國家的發展潛力。而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成長正處于發育期,是學生身體成長的重要時期。在雙減政策的要求學下,學生擁有了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而農村地區的學生由于大多數時間都在戶外奔跑、游玩,極易發生一些扭傷、挫傷,有效的體育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有效強化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讓學生具有足夠的體育健康知識,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處理一些輕微的傷害,對學生的成長具有極大的幫助。
一、開展趣味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習慣
正確的運動習慣能夠極大的避免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出現受傷的現象,對學生的身體成長也具有良好的幫助作用[1]。但農村地區的學生經常在戶外活動,大多學生的運動習慣與運動姿勢都是長久以來形成的,從而導致學生在戶外活動時經常出現扭傷、挫傷等現象。為此,農村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的加強學生體育習慣的培養,從而讓學生在運動時避免由于運動姿勢以及運動習慣所帶來的傷害。
例如:為了有效培養學生正確的運動姿勢以及運動習慣,避免學生在戶外運動中出現的各種傷害,教師采用趣味活動的方式來實施教學,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正確體育習慣與運動姿勢的目的。如:教師首先培養學生正確的運動姿勢,讓學生對籃球、乒乓球、各種奔跑姿勢等內容具有足夠的認識,隨后組織田徑“障礙賽”活動,將各種教學中的正確姿勢作為障礙,讓學生在各個關卡中進行一定次數的鍛煉,合格后方可通過,從而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二、組織小組合作,提高學生良好的體育知識
充分的體育健康知識能夠讓學生在意外受傷時選擇正確的處理方式,從而有效的避免由于錯誤處理方式而加劇受傷情況[2]。但農村的師資力量較為有限,難以為學生提供深刻、有效的教學方式,從而導致學生對體育健康知識的認識不夠深刻,對所學內容的記憶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淡忘。為此,農村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加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記憶,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例如:為了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掌握所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互相配合的方式下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如:教師讓學生以四人為單位來組成一個小組,并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一些扭傷、挫傷、骨折等易于發生的運動健康問題,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隨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讓學生通過揉捏、固定的方式來實踐所學內容并進行有效的討論,促使學生更加深刻的記憶所學內容。
三、采用分層教學,全面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體育課程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在成長的關鍵時期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從而讓學生未來具有更好的發展[3]。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較差,學生們的家庭情況也各有不同,這就使得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一定差異,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身體素質強化教學。為此,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時,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讓所有學生的身體素質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為了讓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的增強,并充分消除學生之間的身體差異,教師采用分層的方式來展開教學,促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在適合的教學中完成身體素質的提升。如: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大致將其分為兩個層次,首先身體素質強的則讓其進行一些強力的對抗內容,如籃球、乒乓球等體育活動,其次讓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進行一些短跑、踢毽子、跳繩等簡單活動,讓其身體素質進行穩步提升,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農村地區的環境較差,學生在進行一些戶外活動時極易發生一些運動傷害,從而對學生的身體造成一些永久性的傷害,而且,由于雙減政策的實施,農村學生獲得了更加充沛的活動時間,而部分學生由于一些不良的運動習慣也會讓學生的身體成長受到嚴重的影響,對學生的心理與發展都極為不利。而有效的體育教學能夠讓學生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與健康知識,在有效避免運動傷害的同時也能夠具有正確處理傷害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永信.探究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6):157-158.
[2]譚小莉.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體育視野,2021(05):93-94.
[3]季聰.農村初中體育課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問題探討[J].體育風尚,2020(0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