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
摘 要:美術教學作為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認知能力、創造力以及想象力的培養都承擔有重要責任,而在美術學習中學生的美術表現實踐則是鍛煉學生自我表達能力和美術創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探究有效培養小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美術表現能力的可行教學方案,對于提高小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培養小學生美術學習興趣都有極好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小學美術;表現能力;培養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小學教學中也逐漸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各個學科的培養重點之一,對于小學美術課堂,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也勢必會對當前教學問題做出改進。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多方面美術綜合能力和美術思維的培養,在提高學生美術實踐的基礎上,也重視學生自身的美術素養提高,從而實現有效培養學生的美術表達能力。
一、培養學生美術表現能力的必要性
(一)鍛煉學生的思維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開發的重要時期。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可以讓學生在素材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并進行聯想。學生的好奇心較重,如果好奇心沒有得到滿足,他們會向教師請教,這樣教師就可以進行充分的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經歷發現、思考、研究等環節,然后得到知識的補充,這對于鍛煉學生的思維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
(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的表現能力與個人的審美能力聯系極為緊密,所以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培養學生美術表現能力時,其中的繪畫創作過程,可以表現出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創作時,學生需要先回想自己見到過的東西,然后篩選和再現,最后呈現出來的作品是學生認為美的東西。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指導和修正,從而漸漸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自由聯想是美術創作的一個前提。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寫實,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繪畫。在繪畫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會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聯想場景,還會根據自己的想象補充場景。這正是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重要過程,對培養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是極有意義的。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表現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科學設置美術課程,提高學生的表現能力
在實際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應當提高學生的美術造型能力和美術表現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首先,學校應當根據美術教學的規律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去調整課程設置,在每周課時計劃安排中加強美術專業課程的設置,從而保證美術課程的課時,同時也要協調好美術課程與其他文化課程之間的關系,既不能擠占文化課程的學習時間,也不能擠占學生美術課程的學習時間,兩者之間需要協調和關系,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美術練習時間。其次,教師需要堅持目標性教學,即把培養學生美術表現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并始終貫穿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在執行這一教學目標的同時,對于不同類的教學目標同時推進,在多重目標的推進之下達到學生對美術目標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對學生進行美術專業教學的時候,對于一個單元內的教學重點采用逐個突破的方式,然后在綜合訓練的時候對重點內容進行集中訓練,讓學生全面掌握表現能力。
(二)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小學美術課堂應該是充滿歡笑的快樂課堂,美術教師應該充分的重視小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鼓勵小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美術創作,而教師則是作為一位課堂引導者,幫助學生解決美術創作和表現過程中的問題。學生在自主創作和教師合理引導的過程中能夠對自己的美術表現進行總結,從而自主提高自身美術表現能力。
(三)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情感的培養
情感是人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情感并不是很豐富,但是美術創作需要學生充分地調動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學生情感的培養。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情感時,要注意學生的認知范圍與接受能力,并且對待不同學生應該具有差異性,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情感培養。
(四)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
美術創作過程中,對美的鑒賞能力是很重要的。教師要加強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在繪畫過程中,學生首先要能夠發現美,要對美的事物有一定的興趣和一定的思考能力;其次,要探索事物所表現的美的更多方面,提升自身的欣賞能力;最后,要進行創作,對自己的所鑒賞到的美進行表達。而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輔助,如美術表現能力。美的鑒賞能力與美術表現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五)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創造意識
培養創造進行藝術表達的重要過程,是由審美能力、想象力、求新心理等多方面決定的。要想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讓學生理解創造意識是藝術創作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并對此進行修正和培養,保證學生創造的作品符合藝術觀念;其次,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情況,以及生活經驗,適當提供創作思路,為學生創作提供更好的條件。
(六)將課堂教學同學生生活相聯系
小學生普遍想象力豐富,對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也都興趣十足,美術教師可以巧妙結合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將學生的生活所見同課堂教學相聯系。也可以將學生生活中的內容同美術理論的講解作類比,以此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鍛煉學生美術思維。在學生進行美術表現和創作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提醒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同自身生活相結合,讓學生的美術表現更加充實而真切,提高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
三、結語
總之,培養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在小學進行美術表現能力的培養能為學生以后的藝術創作奠定基礎,因此,小學課堂上的小學生美術能力培養應該得到充分重視。對于培養小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的方法,除了上文提到的方法之外,還有很多方法值得研究,廣大藝術教育工作者需要一起努力,為提高我國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貢獻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唐敏.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美術表現能力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169.
[2]張毛焰.巧借審美能力之帆,構建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之船[J].中國校外教育,2019(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