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摘 要:化學是初中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其除了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科學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因此,新課標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但是很多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忽略了對課程的創新和完善,從而影響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探究能力
在當前,隨著新課標的進行,化學教學的傾向也遂漸發生了變化,愈發傾向于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而作為初中化學教學的踐行者,教師需要明確自己的教學職責,圍繞新課標的改革調整對教學設計進行革新。化學探究能力是當前新課標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學生若想在新化學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必須要提高其化學探究能力。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意義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應該增強執行力度,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化學和其他的學科有所不同,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抽象性特征,并且,初中化學教材中涉及到很多的理論知識和大量的化學實驗,這些理論知識和化學實驗需要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操作,才能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只有學生擁有良好的探究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出主觀能動性,自主思考和探究化學知識,鍛煉思維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這是提升化學學習質量的重要保證。此外,化學學科中還有很多知識較為復雜,只有學生自主思考,充分發揮自身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進行探究,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交流探討,才能增強化學學習效果,提高探究能力。學習初中化學中的基礎知識是為初中的化學學習奠定基礎,在初中階段幫助學生打好學習基礎,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綜合素養。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措施
(一)加強初中化學師資隊伍及基礎實驗室建設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階段的教師隊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善和改良,雖然數量和質量都有一定的改善,但其中卻依然存在著問題,無法在真正意義上滿足當下的化學課程實踐的需求。尤其是在當下的新課標大背景下,要求學生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科學能力,這便要求要有大量的具有專業性質的學科人才進入到教師隊伍當中,并深入基層,將先進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應用到實踐工作當中。同時,要加大對特定區域基礎教育等相關設備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對于經濟落后區域等偏遠地區,要重視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設,重視學校實驗室實驗環境和相關器材等硬件設施的投入與建設,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探索世界、認知世界提供輔助支持。
眾所周知,化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其涉及的基礎原理知識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表達,因此,加強對初中化學師資隊伍及基礎實驗室建設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教師可以通過實驗室設施讓學生通過體會發現化學反應理解化學原理知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而且,化學理論知識雖然具有化學反應和化學實驗結果的支持,但需要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實驗得出才能幫助理解掌握相關化學知識、實驗步驟、化學反應方程式等。
(二)對初中化學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推出新課改之后,化學教學并不僅僅要學生掌握化學知識,還要開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的發展,為以后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化學教師不能像傳統化學教學模式那樣將目光重點放在考試成績上,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積極性。只有教師通過科學的教學模式和合理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才能夯實學生的學習技巧和學習基礎,而科學的教學模式和內容則依賴于實踐,教師可通過聯想法、推理法和辯證法等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使學生能真正地了解化學,并應用到化學實驗當中。教師可將化學知識和技術知識有機結合,運用情景教學法、比較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創建或引入一個形象生動的、具有感情色彩的一個場景,讓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具有一個切身的感情體驗,從而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了解和熟練程度。
如在制取氧氣的化學當中,教師可事先進行相應的基礎知識,并為學生做好鋪墊,當學生熟練掌握相關知識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并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相應的實驗任務,之后,鼓勵學生自主地完成相應的化學實驗,最終取得氧氣,學生在有一定基礎理論支撐的前提下,能熟練地順利掌握制取氧氣的方法,并在多種方法中進行選取,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三)培養學科能力,進行探究學習
探索能力作為化學實驗中最基礎的重要因素存在,教師應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并在課程教學中積極地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打破傳統的教師講授,使學生在自主的實驗過程中取得自身的理想效果。同時,在教師授課過程中,要打破循規蹈矩的傳統教學模式,避免使得學生按部就班地根據教師的思維和方式,一步一步前進,而應該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尋找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勇于對實驗過程中的問題和步驟提出質疑和假設,之后再根據自身的實踐不斷進行探索,并在實踐過程中積極地做出記錄和觀察,從而更加科學有效地進行化學實驗。
例如,在進行《性質活潑的氧氣》的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在課堂開始后首先講述焚燒秸稈造成空氣污染的情況,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能夠理解大量焚燒秸稈后,人們呼吸會感到不舒服,教師再問學生:“如果大家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氣,是不是就不會感到污染了?”學生會就此展開討論。然后教師向學生提問,人呼吸主要是呼吸什么,學生會提到空氣中的氧氣,教師就可以自然地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中,最后通過制取氧氣實驗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到化學是無處不在的,從而增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習中的探索能力和意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是當前化學教學的重要目標,為了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培養,教師需要對自已的教學設計進行調整,將探究能力作為教學的一個基準點進行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馬云.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5(96):109—111.
[2]陳家彬.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路徑分析[J].第二課堂(D),2020(12):68—69.
[3]劉繼雄.淺議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