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蓉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教育中的應用也在不斷升級,微視頻正是信息社會下產生的輔助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微視頻時長較短,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在學生注意力分散之前完成教學內容,能夠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補充。
關鍵詞:微視頻;小學語文;應用策略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絕對的主宰者,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語文具有天然的優勢,給予教師充足的發揮空間,只要教師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就能夠為語文課堂增添不一樣的色彩,使其煥發新的活力。微視頻正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式。
1微視頻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優勢
微視頻時長在30秒至20分鐘之間,在教學中應用的微視頻時間通常為5分鐘左右,以某一個知識點為中心,通過對動畫、電影、紀錄片等內容進行剪輯,完成知識點的講解。
與傳統輔助教學方法相比,微視頻具有時長短、結束快、內容精簡等特征,學生注意力尚未開始分散時,就已經播放完畢,避免因學生注意不集中而造成的教學效率低下,有效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微視頻的內容往往豐富有趣,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其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微視頻本身的特點,學生能夠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1]。
2微視頻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策略
2.1輔助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能夠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學生做到“有備而來”,避免出現一問三不知的情況。但大多數小學生都不會進行課前預習,哪怕將預習列為課后作業,學生的完成情況也并不理想。這就導致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一些本應在課下完成的、較為基礎的內容上花費大量時間,學生在學習的時也忙于跟上教師的步伐,無法與教師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2]。
微視頻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微視頻中加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內容,激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從而主動進行預習。這種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為其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制作微視頻的過程中,應該謹慎選擇網絡資源,在確保能夠理解相關知識的前提下,盡量提高微視頻的趣味性。
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一課之前,教師可以在網絡上下載烏鴉喝水的動畫微視頻,將微視頻資源上傳到班級群,輔助學生進行預習。動畫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其主動預習課文,同時也能作為課文的補充,通過直觀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相關課文內容。
2.2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豐富課堂內容
語文課本中涵蓋了學生所需要掌握的所有知識,但語文教學并不能完全依賴課本,這會導致學生思維受限,對其語文素養的培養也十分不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延伸,尋找課外資源,拓展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從而提高其語文素養[3]。
這種情況在古詩詞學習中格外明顯,如果教師僅僅是將古詩詞進行翻譯講解,然后要求背誦,而不拓展相關的課外內容,學生很難理解古詩詞中的情感和含義。例如,在學習《登鸛雀樓》時,大多數學生對鸛雀樓并不了解,無法理解詩人的情感。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向學生展示鸛雀樓的風景,并輔以相關介紹,讓學生結合視頻內容進行學習,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古詩的理解。
2)輔助識字寫字教學
識字寫字是小寫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尤其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寫字是其學習語文的基礎。但是識字寫字教學向來是學生最討厭的學習內容之一,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往往是一遍又一遍重復地書寫同一個字,過程機械無趣,學生大多抱著敷衍的態度,字寫得越來越潦草,記憶效果也很差[4]。
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視頻,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漢字演變的過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記住識字認字。同時,微視頻能夠通過動態演示讓學生明確漢字的正確筆順,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很多學生在寫國、固、困等結構的漢字時,習慣先寫外面的“口”或先寫內部的“玉”、“古”、“木”等字,教師多次糾正,卻依舊無法改變這種情況。這時,教師可以制作相關的微視頻,將常見的以“口”字框為偏旁部首的字作為例子,在視頻中展示這些漢字的筆順,并進行講解。動態的視頻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漢字的結構和筆順,使其按照正確的筆順進行書寫,進而提高書寫的美觀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視頻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輔助手段,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對語文課堂的桎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課前預習的效率,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補充,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雷艷麗.微視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1(26):148-149.
[2]郭惠霞.微視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9):11.
[3]瞿紅.微視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小學電教,2020(06):17-19.
[4]蔣琳.微視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