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要: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十分考驗教師的基本功,在素質教育大力踐行的今天,初中教學環境產生了明顯的變動,有的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主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最終導致課堂教學質量持續下降。針對這一現實矛盾,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調整教學思路,反思教學行為,積極創新教學策略,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確保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引言
數學在初中教育階段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直接關乎學生的中考成績,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有重要影響。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意識到自身的教育責任,積極打造新型課堂教學環境,促進多種教學模式的優化升級,逐步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索、大膽想象,確保學生變得更加的自信、主動和樂觀。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1.1忽略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有重要的影響,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動力。但是著眼于當前的教學現狀分析可以看出,有的初中數學教師直接跳過的這一環節,沒有采取學生比較喜歡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存在許多歷史遺留因素,學生的興趣比較低下,課堂氣氛非常沉悶。很少有學生能夠自主探索、自由想象,對數學這門課程存在天然的畏懼情緒,學習能動性不足,學習質量持續下降。
1.2忽略學生自主探索
學生才是課堂教學中的主角,對于數學這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來說,學生的自主探索非常有必要,但是有的教師沒有給予學生自主探索上的指導以及幫助,忽略了學生的學習基礎。很少有教師會結合多種現代化的教學策略主動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學生缺乏自主探索的意愿和動機,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另外,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學生之間無法實現共同進步和共同促進,難以產生自主探索的意愿和動機。
1.3學生缺乏發散性思維
與其他課程相比數學學習難度系數相對偏高,學生的自主探索和自主發現非常關鍵,這一點有助于學生構建完善的邏輯思維層次和結構,主動串聯知識點。但是有的教師為了抓教學進度直接要求學生進行簡單練習,題海戰術比較普遍。學生無法實現自由發現和大膽想象,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認知比較片面,邏輯思維能力不夠理想,個人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的意識較低。
2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初中數學教師需要以高效課堂的打造為基礎,積極整合利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工作,鼓勵學生自由發展,培養學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改革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探索和大膽想象。
2.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社會實踐有重要的輔助作用,良好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變得更加積極、樂觀和自信。教師則需要著眼于不同的教育教學要求精心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采取恰當可行的教學方式整合多種現代化的教學元素,讓學生全程參與,在小組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具有一定思考意義的問題進行反復論證,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了鍛煉。小組合作學習非常關鍵,效果較為顯著,有助于學生實現優勢互補和揚長避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大膽自信的說出個人的想法及意見,整個班級的凝聚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學生也能夠逐步樹立集體意識。
2.2鼓勵學生自主探索
教師需要圍繞學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以學生的興趣調動為基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情境感知中主動思考。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使用取得的效果比較顯著,教師可以通過對不同數學概念的分析及研究讓學生自由發言,比如在鼓勵學生學習軸對稱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則可以先講解專業性的教學概念,然后提供給學生不同的操作工具,鼓勵學生自主分析、大膽發散,實現靈活利用。這一點對學生的知識內化和知識吸收有重要的影響,整個課堂教學效率比較快,學生也能夠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2.3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為了創建高效課堂,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著眼于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現狀,逐步拓展以及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鼓勵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主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這一點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動性有重要影響。學生也能夠結合個人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同一個問題進行講解,尋求多種解題思路,整體的教育教學進度得到了保障。學生也能夠意識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自主解決不同的數學問題,打下扎實基礎。
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打造非常關鍵,教師需要注重多種教學方式的有效整合,精心設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逐步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自由發散。這一點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打造高效課堂精彩課堂有重要的影響,整個課堂教學質量有所提升,學生也能夠全程參與、自主探索,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侯躍峰.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導入新課思維情景的創設[J]. 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3):1.
[2]蔣景昌.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探討[J]. 讀天下,201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