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應以“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為原則,結合學科的特點以及高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將視頻資源有效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在視頻資源中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獲取知識、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不斷提升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基于此,文章以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作為研究中心,針對視頻資源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展開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地理;視頻資源;核心素養;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1-012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1.041
高中地理學科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涵蓋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內容,呈現出“跨度大、綜合性強、抽象性”等特點,主要對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地域變化規律、形成原因進行了研究,同時還對人地關系、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進行了探究。為了盡力提升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落實地理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要求,只有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靈活融入視頻資源,借助視頻展示地理景觀、地理實驗等方式,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效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影響視頻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因素探究
(一)教師因素
大多數教師認識到地理視頻資源的教學價值,并愿意將其應用到課堂上輔助教學。同時,這部分教師也表示自己在工作之余,也會留心電視節目、網絡上的地理視頻資源,并對其進行歸納和整理,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中。另外,還有一部分地理教師表示,在日常的教學中很少使用視頻資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師之所以不愿意運用視頻資源,主要是因為缺乏合適的視頻資源。并且在收集地理教學視頻資源的過程中,常常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而高中地理教師由于在日常教學中面臨的任務比較重,常常沒有時間進行搜集和整理,制約了視頻資源的運用。
2.從教師信息技術能力上來說,由于部分地理教師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薄弱,無法進行視頻下載、剪輯、合成和處理等操作,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視頻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3.高中地理教師由于對視頻教學相關理論不熟悉,致使其在使用視頻資源開展教學時,出現了播放時間過長、播放時機不當、播放方式不科學、使用環節無法掌握等現狀,甚至教師在使用教學視頻資源時,還經常擔心會對學生的注意力產生不良影響。
總之,在調查和研究中發現,針對地理視頻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的價值,幾乎所有的教師都給予了肯定,承認通過視頻資源的運用,可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突破學習重難點,并拓展學生的視野,真正落實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但是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極容易受到以上三種因素的影響,進而制約視頻資源在課堂上的應用,難以真正發揮視頻資源的課堂服務價值。
(二)學生因素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視頻資源是學生經自主學習獲得地理知識的有效途徑。結合調查結果顯示:多數高中學生已經在日常學習中涉獵到視頻資源,并且肯定了地理視頻資源在學習中的價值。但是調查也反映出兩個顯著的問題。
1.由于日常學習任務過重,有些學生對地理視頻資源的接觸比較少。同時,由于學生不明確視頻的來源,即便是看了相關的視頻資源,也無法從中確定與地理知識的聯系。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在提供地理視頻資源時,必須要對其進行處理,使其重點提出,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引導,才能真正發揮地理視頻資源的價值。
2.多數學生表示十分支持地理視頻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認為這樣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一部分學生表示地理視頻資源應用在課堂上,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1]。
二、視頻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科學運用
(一)科學收集地理視頻資源,做好教學規劃
收集地理視頻資源是應用視頻資源的基礎和關鍵,教師針對地理視頻資源收集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地理視頻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所以,高中地理教師在收集地理視頻資源時,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在收集地理視頻資源時,應關注視頻的科學性,盡量選擇電視臺、大的視頻網站等制作的視頻,包括美國國家地理、英國BBC、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這些機構制作的地理視頻不僅畫面精美、技術精湛,而且其中蘊含的地理知識非常嚴謹,視頻中也能呈現出主流的價值觀。反之,一些小的視頻網站制作的視頻,則具有極強的主觀色彩。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必須要對地理視頻進行篩選,以免學生在地理視頻資源的誤導下,產生錯誤的認識。
其次,教師在收集地理視頻資源時,還應關注視頻本身的趣味性。因為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在興趣的驅動下更好地參與課堂學習,所以高中地理教師應立足于高中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選擇色彩鮮明、語調輕快、內容能夠引人入勝的視頻資源作為首選。盡量避免冗長枯燥的地理視頻資源,以免制約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再次,地理教師在收集地理視頻資源時,還應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因為地理學科本身就具備極強的綜合性,將自然、社會和人文融合為一體。尤其是面對新課程改革下“地理核心素養”的教學內容,教師在選擇地理視頻資源時,應關注相關的新聞報道,將最近的自然災害、天氣變化、自然地理奇觀等方面的地理視頻資源搜集起來,以便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
最后,高中地理教師在收集地理視頻時,還應結合急用和非急用的原則進行不同的處理。具體來說,針對急用的地理視頻資源,應在明確的目的下,直接搜集需要的視頻資源,最終將自己需要的視頻資源搜集并進行處理,最終應用到課堂中;針對非急用的地理視頻資源,教師可擴大搜集范圍,盡可能多地涉獵相關的視頻,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的教學要求進行針對性的選擇[2]。
(二)科學播放地理視頻資源,激趣解惑
為了充分發揮地理視頻資源在課堂上的服務價值,教師還應該在課堂上科學地播放地理視頻資源。
首先,科學控制播放時長。結合調查顯示,高中地理教師在播放地理視頻資源的時候,通常為3~5分鐘。但為了發揮地理視頻資源的價值,必須要對地理視頻資源的播放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切實做到“能短則短”,最好將播放的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地理視頻資源播放時間過長,不僅會浪費課堂時間,甚至還會出現重點不突出的現象,導致學生在學習中逐漸產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現象。
其次,如果課堂教學中涉及的視頻數量比較多,應保證這些視頻均勻地分散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包括課前導入、重難點講解、情感態度升華等。同時,還應對所有視頻的總時間進行控制。否則,一旦忽視了這一點,就會將地理課堂教學轉變為欣賞課,制約課堂教學效果,難以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再次,科學選擇播放方式。具體來說,地理教師可靈活采用先播放再講解、先講解再播放、邊講解邊播放等方式。教師可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針對性的播放方式。具體來說,針對新聞報道類的視頻,可采用先播放再講解的模式;針對地理元素比較分散的視頻,可采用一邊播放一邊講解的模式。只有科學選擇視頻播放方式,才能更好地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3]。
(三)合理運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效率
1.運用原則。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為了提升視頻資源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效果,必須遵循四個原則:
原則一:適量性。視頻資源和文字資源相對,都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資源。為了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運用視頻資源時,必須堅持適量性的原則,切忌濫用視頻資源,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內容契合、長短恰當的視頻資源。切忌單純地為了活躍課堂氛圍而濫用視頻資源。
原則二:目的性。視頻資源作為一種教學資源,教師在促進視頻資源與地理課堂教學進行融合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目的性,使其為課堂教學提供服務。具體來說,可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在課堂導入、重難點深化、培養學科素養等不同階段融入視頻資源,旨在發揮視頻資源的教學價值,不斷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
原則三:學科性。每一門學科都具備自身的特點,地理學科亦不例外。尤其是地理學科中涵蓋了豐富了的知識,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會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為了提升視頻資源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價值,必須要指向地理學科的特征,指向地理知識的重難點,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視頻資源,便于學生在地理視頻資源的輔助下,真正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
原則四:因地因時性。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可供地理教師選擇的地理視頻資源種類豐富、應有盡有。這不僅給地理教師提供了便利,也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必須要堅持因地因時的原則,根據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學生,選擇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視頻資源,并將其科學地融入地理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充分發揮視頻資源的課堂服務價值。
2.合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為了盡力發揮地理視頻資源的應用,教師不僅要對其進行甄別、選擇、控制播放時長和方式,還應將其科學、合理地運用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
一是運用到新課導入中。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為了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新課導入的過程中,可結合教學內容,選擇與其契合的教學視頻,引領學生直接觀看地理視頻資源。同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計與其相關的問題,引領學生在問題的思考中,逐漸進入課堂學習中。另外,通過地理視頻資源在課堂導入中的運用,也有效地緩解了傳統課堂導入模式下學生存在的消極心理,顯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奠定了高效課堂構建的基礎。
二是運用到重難點突破中。基于高中地理知識的綜合性、覆蓋面廣、抽象性等特點,學生在學習中常常面臨較大的難度。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在引領學生對重難點進行突破時,就可以借助地理視頻資源的方式,將抽象的地理知識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以便于學生在視頻觀看中更好地感悟其中蘊含的地理規律,最終實現對地理重難點的突破。
三是運用到視野拓展中。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不僅僅要關注教材中的知識,還應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引領學生關注身邊的知識,促使學生在地理實踐中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多種素養。基于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借助地理視頻資源,引領學生在地理視頻資源的觀看中,拓寬自身的視野,最終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四是運用到課堂結束環節中。通常情況下,地理課堂教學結束之前,運用視頻資源的概率比較小。這種現象在地理公開課、優質課上比較常見,而在常規教學中則不常見。但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促使地理核心素養的落實,教師必須要重視課堂結束環節,可有效轉變傳統口頭總結的教學模式,充分借助教學視頻的力量,引導學生在適合課堂結尾的公益視頻、公益廣告中,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思考,或者在教學視頻的引導下,利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思考和探究,最終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
五是運用到知識鞏固復習中。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由于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教師在完成某一章節的內容教學后,必須帶領學生對其進行鞏固和復習,使學生在復習中強化地理知識,最終完成地理的高效學習。但在以往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通過口頭的方式強調重要的知識點。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僅教學效率低下,甚至還會導致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基于此,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靈活融入教學視頻,引導學生在觀看地理視頻的過程中,回顧所學的地理知識,最終通過教師的引導,對所有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整合,強化高中地理課堂復習效果。
六是運用到人地觀培養中。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開展教學時不僅要關注地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還應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了落實情感目標,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選擇優秀的自然地理資源視頻,引領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獲得體驗,并逐漸形成科學的人地觀念,最終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4]。
綜上所述,視頻資源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效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不足,顯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教學目標的達成。但是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地理視頻資源利用效果不佳,制約了其在課堂上的教學價值。教師唯有科學收集地理視頻資源、科學播放地理視頻資源,并將其科學、合理地運用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充分發揮地理視頻資源的應用價值,最終提升地理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得商.視頻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21(31):157.
[2] 郭美玲.視頻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82):135.
[3] 程來繼.高中地理教學中短視頻資源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3):31.
[4] 單靈芝.高中地理教學中視頻資源的應用研究——以“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一節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10):65.
作者簡介:胡慧赟(1984.1— ),女,漢族,甘肅靜寧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