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馬玉武(1983~),男,回族,甘肅臨夏人,甘肅省臨夏回民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
摘 要:教育改革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采取創新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促進數學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教師只有采用創新的教學手段優化數學教學過程,才能為學生學習進步打下堅實基礎,將啟發性提問和數學課程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主動思考,從而有助于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文章主要就高中數學教學的問題進行闡述,接著就啟發性提問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作用和實踐措施詳細探究,希望能從創新的角度進行優化設計,從而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關鍵詞:高中數學;啟發性提問;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20-0077-04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的教學手段比較豐富,為能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動力,教師就要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方式,激發學生數學知識探究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主動參與學習,才能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高中階段學生思維發展已經相對成熟,為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要從多角度進行設計,發揮啟發性提問的作用,促進學生創造思維在數學課堂中充分發揮,從而能為學生學習進步打下基礎。
一、高中數學教學的問題及啟發性提問應用的作用
(一)教學問題
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原因影響所致,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思想觀念等都是重要原因。為能有效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能力,就要及時解決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從以下問題進行闡述。
1. 數學課堂氛圍不佳
教學氛圍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數學課堂教學氛圍不佳,必然會對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質量產生不利影響。數學課堂教學中互動性不強,數學課堂教學氛圍不佳,通常是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講授知識時學生被動學習,學生很難自主思考,發散性思維沒有激發出來,這對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效果就會造成直接性影響。教師在為學生講授數學知識中,沒有和學生加強互動,缺乏引導學生主動分析問題的意識,只是單一化為學生講授理論知識,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很難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
2. 教學模式有待創新
教學模式是影響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為能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教師在應用教學模式方面就要積極創新,從多角度進行設計相應教學方案。實踐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模式運用方面缺乏創新意識,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這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造成了很大阻力。一些教師為提高學生成績,讓學生學習更多知識,應用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灌輸為主,教師沒有注重融入創新的模式,單一化教學方式必然會對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質量產生諸多不利影響,無法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
3. 課程設置不科學
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在實踐當中必然需要注重課程合理設置,結合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的需要進行優化教學內容。但從實際數學教學現狀發現,教師在課程設置環節存在著不科學之處,沒有真正和學生素質能力培養需要緊密契合,課程設置存在不合理。高中數學知識學習難度要比初中大很多,對學生邏輯能力也有比較高要求,而一些學生數學基礎薄弱,自身能力不強,很難完成數學學習任務。教師如果沒有對課程設置充分重視,這就必然會影響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信心,對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產生很大阻礙。
4. 學習興趣不濃厚
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質量,必然需要學生有濃厚的興趣為支撐,調動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主動性,才能為學生學習能力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從教學創新的角度進行優化設計教學方案,才能保障數學教學活動順利推進,而從實踐教學的現狀能發現,為學生講授數學知識中學生興趣不濃,學習數學知識枯燥乏味,動力不足,這就必然會對學生可持續學習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學生在學習具體知識中缺乏總結經驗,缺乏創新意識,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難度越來越大,學習的持續性受到影響,最終可能會讓學生放棄學習數學知識。
(二)啟發性提問作用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比較重要的時期,為能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要采用多樣化舉措,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動力,為學生綜合能力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教學方法手段是影響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在為學生講授數學知識時,要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問題設計,運用問題啟發學生主動思考,這對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主動性有著積極意義。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難度增加,這對學生而言是比較大的挑戰,為能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采用啟發性問題來引導學生,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數學教學中運用啟發性提問的方式,對豐富學生數學知識學習內容有著積極意義,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優化數學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高效參與學習,從而能為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啟發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變得更主動,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學生在課下思考的過程中鍛煉學生思考力也比較關鍵,教師把數學教材內容加以延伸,促進學生能在課堂中積極主動理解,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能為學生可持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高中數學教學啟發性提問應用措施
教師在為學生講述數學知識時候,要能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創新的方式,促進學生高效參與學習,從而能為學生綜合能力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一)明確啟發提問落腳點
數學課堂教學中涉及的知識點比較豐富,教師在為學生具體講授時,要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啟發性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啟發性提問能促進學生主動探究,調動學生數學知識探究學習的主動性,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數學課堂實踐教學中,由于涉及的教學知識點豐富,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明確方向,突出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主動性,明確啟發性提問落腳點,針對性應對才能真正為學生綜合學習發展有所促進。教師在講述數學知識前,需要合理分析學情,保障設計的問題能發揮啟發作用,有著挑戰性特色,從而才能積極促進學生素養的培養。
例如:數學教學中為學生講述正弦定理知識,教師備課的時候就要明確學生在初中接觸過任意三角形大邊對大角、小邊對小角相應的邊角關系內容。所以教師為學生講述正弦定理知識時,設計的問題就要在學生初中學習的知識內容的基礎上,突出問題的挑戰性,啟發學生,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讓學生能熟練掌握和運用正弦定理知識以及證明的方法。明確啟發性提問的落腳點,如促進學生對任意三角形邊長以及角關系的探索,幫助學生掌握正弦定理證明的方法,設計運用正弦定理以及理解定理解三角形兩類基本問題相關的啟發性問題,讓學生能對正弦定理推導證明過程有充分的理解,形成對數形結合以及化歸相應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理解,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二)情境化啟發提問帶動學生主動探究
高中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涉及的知識點比較豐富,激發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新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從整體上提高學生數學知識探究的效果。啟發性提問的方式,能讓學生獨立思考數學問題,教師從中點撥學生、引導學生,點燃以及激發學生數學知識探究的熱情,讓學生在實踐中能獲得豐富的經驗,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方法是多樣的,啟發性提問作為以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手段,教師在實踐應用方面,要能結合新課標教學要求,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通過主動探究思考數學問題、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促進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提高。
例如: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為學生講述等差數列知識點時,等差數列內容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數學知識點,這就需要教師采用科學設計的方式,通過啟發性提問來激發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進行思考,立足學生生活經歷來幫助學生挖掘相適應的生活資源,從而能幫助學生在生活情境當中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及學會將理論性知識在實踐中科學利用。通過生活素材的引入,引發學生共鳴,有助于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數學理論知識的實用價值,從而調動學生探究的動力。
(三)科學設計啟發性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數學知識有著邏輯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具體學習中如果教師沒有采取有效科學的方法進行應對,學生學習的動力必然會受到影響。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結合新課標教學要求,針對性提出相應的問題,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在啟發性問題的引導驅動下,帶動學生主動思考。教師在為學生設計啟發性問題時,需要從課堂提問內涵的設計環節有效把控,設計有啟發性問題要圍繞學生最近發展區,轉化成學生熟悉的數學知識點,從而能為學生進一步探究起到促進作用,能為學生可持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例如:教師為學生講述具體的函數知識點,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內容,如在正切函數圖像以及性質知識教學的時候,教師可為學生設計啟發性提問,是遵循什么樣思路對正弦以及余弦函數圖形、性質進行研究?正弦函數圖像怎么作呢?正切函數圖像怎么作呢?讓我們一起復習下正切函數最小正周期以及正切線作法,選擇哪一個區間為代表區間比較自然?為什么選擇(-π/2,π/2)作為代表區間比較好呢?教師和學生進行一起討論原因,如自變量x可取的區間(-π/2,π/2)內的切值,函數圖像連續,還有是區間(-π/2,π/2)上正切線能直接作出,以及區間(-π/2,π/2)關于原點對稱,圖像能反映函數性質,通過教師在啟發性問題科學設計下,就能有助于激發學生數學知識探究學習的熱情,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
(四)啟發性提問創設開放性課堂環境
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已經相對成熟,教師要注重采用科學設計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數學知識探究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開放性課堂環境中探究數學知識,從而能促進學生可持續學習。改變傳統僵化的數學課堂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興趣是驅動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重要動力,教師在教學設計前需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的特征有相應的了解,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探究學習數學知識。開放性課堂環境,給學生心理上放松的空間,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讓學生結合實踐經驗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在設計啟發性問題的時候,需要突出新穎以及趣味,讓學生有意愿主動回答問題,從而能讓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發揮主動作用。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等差數列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提出大家來找茬這類啟發性問題,為學生展示幾組等差數列,讓學生分析其中的規律,了解等差數列特性,總結經驗。通過為學生創設游戲性的啟發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能幫助學生解決數學知識學習中枯燥的問題。學生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小組中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提出各自看法以及建議,然后派出代表展示探究的結果,學生小組成員的智慧能在課堂中高效的體現出來,保障了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
(五)啟發式提問注重難度的合理把控
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知識的動力,教師在實踐當中就要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數學課堂中發揮積極作用。教師通過啟發式提問的方式,合理設計提問的難度,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思維進行激發調動,就能呈現出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控制提問難度方面,要注重讓學生稍作思考就能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幫助學生樹立起數學知識學習的信心,探究當中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設計啟發性問題時候,要對學生學習成績以及性格特征等相應基礎性信息進行摸底了解,收集相應的信息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對學生分類,這樣在設計啟發式問題的時候不至于過難,也不會過度簡單,從而能幫助學生在課堂中發揮主觀能動性。
如:教師為學生設計這樣的趣味問題,調動學生主動探究:“一輛公交車迎面駛來,有三個學生上了公交車,公交車每排有六個座位,三個學生找到座位后,保證剩下三個空位不相鄰,有多少種坐法?”如此設計和學生的生活都是相關聯的,也有著挑戰性,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教師對學習能力薄弱的學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注重讓學生在學習當中能增強信心。教師在設計啟發式問題時候注重掌握提問的技巧,找到恰當的提問時機,才能讓學生有撥云見霧的感受,能幫助學生提高綜合學習能力。教師也要從問題引導技巧的控制方面加強重視,讓學生能通過問題獲得更多的知識,如讓學生比較log20.5,0.5,2的大小,一些學生采用代入方式解決,教師要詢問學生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如數形結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教學方法的科學運用,調動學生課堂探究的動力,有效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素養。只有改變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的僵化形式,運用多樣化手段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才能為學生的學習進步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蔣婷婷.啟發性提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8):20-21.
[2]王江云.啟發性提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7):125-126.
[3]張世凡,冉雪琴.引導思考的價值:啟發性提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0):16-17.
[4]王小平.啟發性提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58.
[5]王春海.啟發性提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14):139-140.
[6]孫曉麗.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9(2):67.
[7]嚴永平.關注課堂提問,彰顯學科魅力[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10):42.
[8]汪載平.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3):44.
[9]徐麗鋒.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9(8):39-40.
[10]楊敏.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誤區與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9,21(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