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要:我國教育水平處于不斷提高的狀態,尤其是“雙減”政策落實后,更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其中,要求初中數學教學以“目標導向教學單”作為教學指引,教師需要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向著學習目標不斷探索,進而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本文將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教師教學的有效性為目的,進一步探討“目標導向單”在初中數學中的教學重要性,并結合學生學習特點提出“目標導向單”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目標導向教學單;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實踐
引言:“目標導向教學單”實際上就是以學習目標為學生的學習指導,定義教師的教學方向,進而使師生共同向著同一目標而努力,提升數學課堂有效性。“目標導向教學單”不同于雙減背景之下的其它教學方式,其更注重于以教材為核心,突出教材中的學習重點與教學難點,進而引發學生自主思考,實現所設定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此種教學方式在初中教學中被教師廣泛運用,其中教學效果最為顯著的就是數學,由此可見,“目標導向教學單”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目標導向教學單”在初中數學中的教學重要性
“目標導向教學單”在初中數學的應用上,一般會秉持著整體性與主體性的相關運用原則,即:一切教學目標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基礎,從學生視角出發設定教學目標;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視為課堂的核心。同時在“目標導向教學單”的運用過程中,尤其是數學教學方面,由于學生對各個板塊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教學進度可能會出現忽快忽慢的情況,而“目標導向教學單”在制定過程中就已經將動態變化考慮其中??傮w分析,“目標導向教學單”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我國所提出的“雙減”政策,而教師在應用“目標導向教學單”開展相關教學之時,也可在不知不覺中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真正意義上發揮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雙減背景下“目標導向教學單”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一)設定教學目標、應用學案導航
“目標導向教學單”規定了教學的目標以及學生學習的目標,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之中,所設定的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實際上具有一定的階段性,既是一節課程的起點,也是一節課程的終點。若是在教學之中教師缺乏設定教學目標的意識,則整體教學會變成一團亂麻,致使教師無法梳理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將“目標導向教學單”視為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藍圖,并在備課之時精心設計能夠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引發學生積極討論的問題,指引學生根據問題中的關鍵詞,圍繞教材開展合作或獨立的問題解讀,最終得出答案。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所提出的答案對其進行一定指導,提高學生對初中數學教材的理解程度,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引導學生適當開展課堂活動是教師確保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常用手段,在“目標導向教學單”為指引的教學中也不例外。學生在積極討論的同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勇敢提出自己的問題,并指導其他學生對各自所提出的問題展開思考。如:在“目標導向教學單”的教學指導下,開展有關于“分式的乘法”的相關教學,教師首先要明確學生對新課程所存在的疑惑點,因此應引導學生回憶所學絕對值與算術平方根的相關知識,明確二者都具有:“非負”性質。而后便可根據此性質推測出若要使二者和為“0”,則二者必須都為“0”,按照此思路,進一步推導可得“a+8=0”與“b-18=0”兩個式子的結果應該為:“a=-8”、“b=18”。引導學生明確此概念后,教師便可提出“分式的乘法”類型題,引導學生用提取公因式或化簡、平方差公式等方式求出結果。如此,不僅可以在“目標導向教學單”的指引下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能夠使學生利用簡化的方式明確做題思路,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1]。
教師為學生答疑后,便意味著學生應該進入到自主學習階段,也就是通過開展課堂檢測的方式,得到學生學習的反饋結果。而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測試情況,深度探究、總結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不足之處與疑惑點,并以此為基礎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針對每個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并以“目標導向教學單”為導向,開展針對性教學。同時,在課堂檢測之時,教師可對有問題的學生給予一定指導,其指導內容以為學生提供思路為主,不應過多干涉學生的答題情況,以此達到為學生提供解題思路的目的,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充分發揮“目標導向教學單”的教學有效性[2]。
結語:綜上所述,基于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基礎之上,應用“目標導向教學單”開展數學教學,可使教師進一步明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所在,進而在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突破教學。另外,“目標導向教學單”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中的解題思路與學習方法,可為學生提供較為完整的數學知識框架,進而有效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琴.探索“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2022(15):11-13.
[2]閆毅. 核心素養目標導向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0.2020.004366.16B5952E-CFDC-4FAD-A4A4-4359A27C10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