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榮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教學領域的熱點話題,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從立德樹人的角度出發,以提高其教育質量。鑒賞能力的培養是提升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美術教學要注重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鑒賞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筆者將根據自身教學經驗,談一談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實施美術教學評價,希望能給廣大美術教學工作者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評價;策略探究
前言
美術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又是一種載體,具有傳承人類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功能。它能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給人以無限的力量。新時代教育政策要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做到內外兼修,促進我國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美術教師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注重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做好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正確認識教學方式的積極作用,不僅要給學生提供好的美術學習方式,更要從立德樹人的角度做好教學評價,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健全的人格,為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美術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認識不足
新的時代,新的征程。教育發展也在這一過程中誕生了新主題和新目標,要求建立一種和諧共贏的現代化教育體系,聚焦核心素養,實現教育的創新發展。
但在教學過程中,仍有教師只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的接受程度,忽視了學生道德、智力、體育、藝術等方面的綜合發展,對于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的力度微乎其微。小學美術在被低估的同時,也缺乏創新,教師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對美術興趣不大。這一教學模式在小學生美術教育中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可能使學生,尤其是小學生走向固定思維,難以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相關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未健全
從外在來看,小學教育往往只注重主要科目如語文教育和數學教育,而忽視美術等方面的教育。調查結果還表明,不實行美術教育的小學仍然還有很多學校,這無疑是對小學生們審美鑒賞能力的扼殺。還有的小學沒有完善的美術教育評價體系,這也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
1.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
師生互相評價是指互為參與評估的主體和對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是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有效途徑,小學美術課程尤其適用。美術課是以審美感知、藝術表達和文化認知為基礎的。教師角色由領導向知識、技能的提供者轉變,因此,單純的教師評估機制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極為不利。而師生互評機制能激勵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實現共同的目標,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中,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完善師生互評機制尤為重要。首先,要把互評工作劃分清楚,在實施過程中要進行統一的評估。教務管理系統的媒介功能是把學生的評價結果集中到系統中,讓師生能夠在任何時候都能找到、查詢到自己的成績。相對來說,老師評價學生的頻率比較高。在完成作業時,教師要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并編制出一張學習評估表。其次,對知識、技巧、內容進行評價,既可以實現老師檢驗學生的學業表現,也可以通過美術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評價經驗,并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記錄下來,再反饋給老師,實現師生互評。這樣既能直觀地了解自身的進度,又能方便老師觀察問題的出現,方便隨時調整教學方向。
2.完善學生自評或互評有助于反思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包括對課堂內容的把握以及心靈深處的感受等等,引導學生進行細致的分析,并進行恰當的評價,這將有助于學生對自身進行更正確的認識和更深入的反思。當然,為了更好的課堂效果,營造更好的小學美術課堂氛圍,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互評,這能進一步活躍課堂,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發展。
3.課堂實時性評價,開拓學生思維
在課堂提問中,不管是學生征求意見,還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問,都是一種互動討論的形式,有利于學生的深入學習。身為老師,不管是回答學生的問題還是問學生的問題,都要積極地提供相應的反饋或評價,讓學生能得到正確、及時的回應,避免挫傷學生在課堂上思考問題的熱情。所以,不能簡單地在老師提問后將學生的錯誤答案標記為“錯誤”。要先肯定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態度,然后在評價中給學生提供建議和指導,鼓勵學生,讓學生有勇氣繼續前進,即使犯錯誤,也不會一蹶不振。對學生的正確答案,教師同樣應給予積極的評價,如從學生的思維方式、組織語言等方面進行科學的評價,對學生也是極大的鼓勵。
4.真實的情感評價,循序漸進
評價時教師要注意語調、表情、語言的協調配合,做到真情實感。讓學生從細節中感受到老師的評價是真摯的,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化評價。老師必須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有意識地積累一定的評價語言,并結合自己的語言習慣和學習狀況,不斷加工和創造出一種充滿個性和即時評價的語言。同時這也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語言藝術和教學精神。
結語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要實現立德樹人的新時代教學任務,小學美術教師應以學生興趣為本,從學生的美術基礎和學習能力水平入手,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美術教學活動并完善相關評價機制。在一系列教學手段的輔助下,進行小學美術課堂的高效創建,帶領學生徜徉在藝術的海洋里,培養藝術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為今后的發展做準備。
參考文獻:
[1]黃薈.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研究[J].科普童話,2019(34):173.
[2]肖肖.湖光秋月兩相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思考[J].新課程,2019(4):230.
[3]李彬.以教學評價引領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3):49-50.
[4]劉向麗.多元化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初探[J].華夏教師,2019(1):52-53.
[5]王歡善.小學美術教學中實施多元化學習評價的方法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