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霞
摘要:寫作教學作為當前初中英語教育中難度較高的教學模塊之一,教師如果想要提升學生作文寫作的內容質量,則需要從英語基礎知識、英語語言能力和作文邏輯結構等幾個方面開展綜合性的英語教學。基于這一原因,本文對讀寫結合視角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進行了初步探究,提出了一些教學策略。
關鍵詞:讀寫結合;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引言:從初中英語教學實際來看,閱讀與寫作不僅是兩個關鍵的教學模塊,而且具有較強的內在聯系性,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寫作訓練時,需要引導學生掌握作文文體的整體結構,采取恰當的寫作方法,并結合表達、修辭等形式,開展更具針對性的英語寫作訓練。而結合閱讀學習,學生的英語寫作素材將更為豐富,寫作成果將會更加通順且流暢。因此,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對于推動當前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1、基于閱讀訓練,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一方面,初中英語閱讀學習是學生積累英語基礎知識的重要形式,教師要關注詞匯、句型等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并號召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關注文本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型。作為初中英語寫作的基礎之一,只有學生具備了英語書面表達的主要能力,才能夠實現英語作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在不考慮作文文學性及整體水平的前提下,教師首先要在學生的基礎語言能力構建方面作出努力,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不會出現詞匯運用及語法錯誤的問題。而基于讀寫結合的教育模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注重文本材料所涉及的基礎知識,通過復習鞏固,借助閱讀文本積累詞匯和句型。例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這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本材料的同時羅列并整理文章中所涉及的與運動相關的詞匯,包括不同種類的運動、運動的內容。而基于詞匯、句型的積累,學生在進行運動相關的作文題材寫作時,也將有更豐富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思維。
而另一方面,課外文本的閱讀訓練同樣不可或缺,也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當前,大部分的初中學生在開展英語寫作時,寫作素材較為匱乏,通常會出現無話可說的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豐富其英語知識面,通過閱讀各類文體的課外英語文本材料,讓學生掌握各類英語文體的寫作結構和寫作思路,并通過積累好詞好句和新穎句型等形式,不斷豐富和發展個人的寫作能力。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避免學生在閱讀過后產生死記硬背和機械化照搬的情況,促使學生將閱讀所獲取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寫作能力。
2、開展合作討論活動,培養學生寫作意識
在初中英語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不同的寫作主題為依據,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建設英語知識體系,為學生開展英語寫作提供更為豐富的素材和話題內容。基于這一目的,教師應當充分發掘教材中的教育資源,結合各單元的英語課文,幫助學生設置相關的寫作話題,讓學生在課堂交流活動中形成寫作思維。而在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基于討論成果開展英語寫作。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學生不僅能夠有效調用閱讀過程中所獲取的寫作素材,其寫作動力也將進一步提升,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意識同樣具有積極意義。例如在“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單元題目為話題,號召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引導學生通過組內的口頭交流,形成基本的寫作思路,為之后的寫作訓練提供豐富的思路,并儲備較多的寫作素材,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幫助。
3、引導學生寫作思維,調整學生寫作脈絡
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作文結構思維,從而引導其寫作思路。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不能明確理解作文題目要求,因此寫作中通常會出現思路混亂的情況,立意不明的現象也屢屢發生。分析這些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不難發現,學生的英語寫作思維相對欠缺,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并不充分,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思維,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的主動思考,使學生從各個維度評判文章內容,讓學生理解閱讀材料的篇章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思路,為學生優化個人的寫作方式奠定良好基礎。具體來看,教師可以借助課堂提問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提煉閱讀材料的整體架構,讓學生通過閱讀重點的文章信息,理清文章的寫作脈絡,從而借鑒作者的寫作經驗。基于這一教學工作,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依據閱讀材料的主題開展寫作訓練,借鑒作者的寫作結構,羅列自己的寫作大綱。例如在“I w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這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提煉課本中的重要內容信息,羅列文章的寫作綱要,讓學生依據不同段落劃分,找出各段落的主題內容。基于以上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及時設立寫作題目,讓學生根據教材閱讀的成果,明確寫作思路,開展英語作文寫作。
4、利用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強化學生寫作訓練。
持續不斷的寫作練習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基于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進一步發揮讀寫結合的教學優勢,利用更科學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開展更有效的寫作訓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利用閱讀材料,借助針對性的寫作練習,提升學生的寫作思維和寫作能力。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模仿性的寫作,對一些優秀的寫作范文進行模仿性的訓練。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范文的重點句型和優秀句式,通過個人的拓展和思考,將閱讀學習成果轉化為個人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也可以號召學生在閱讀材料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的想法和思路進行改編寫作的訓練,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結合層層遞進的寫作訓練指導,學生的寫作思維將得到不斷拓展。
結束語:讀寫結合的寫作教學策略對于提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拓展閱讀教學的教學意義,利用閱讀文本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并通過及時的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形成較強的寫作能力。而在學生深入剖析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將得到充分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桂銘. 讀寫結合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J]. 校園英語,2021,(34):107-108.
[2]崔利彬. 基于讀寫結合視角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分析[J]. 中國教師,2020,(S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