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開華
摘要:隨著創新化的教學技術手段不斷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增加了教學模式的多樣性,將學生的數學建模素養培養作為了教學的重點內容,更進一步促進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本文針對初中數學課堂中對于學生數學建模素養的培養策略進行分析,以期落實學生數學建模素養的培養目標,提高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建模素養;落實研究
引言: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學方法的創新是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重點。建模素養的培養,能夠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建立,讓學生將生活語言與數學抽象語言相關聯,并結合數學知識的內容,以基礎知識、概念以及數學解題思路為框架,增強學生解題能力,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并有效促進學生數學學科素養提升,讓學生能夠將現實與數學知識緊密地結合,不斷地碰撞,以思維培養推動數學能力的提升。
一、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落實建模素養的培養
在七年級的教學中,學生剛剛從小學過渡到中學學習的階段,數學學習的基礎以及數學思維模式的培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同時,由于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狀態的不同,對于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案的接受程度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同,造成了學生學習效果參差不齊,知識內容的學習、掌握和運用能力也存在一定差異。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善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開展自主學習,取長補短,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狀態。
建模素養的培養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也是幫助學生培養數學意識以及數學解題能力的關鍵。建模的過程較為復雜,且需要學生將實際的問題進行抽象化的處理,更需要學生抽象思維的不斷建立與完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進行個性化地自主學習,能夠更加有效地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因此,教師在進行七年級建模素養的培養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與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狀態,以合理分組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在建模小組中都能夠發揮出自己的能力與特長,并以此促進學生建模素養的養成。
例如,在北師大七年級上冊《截一個幾何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在幫助學生理解幾何體和截面的概念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實踐,讓學生利用建模思維形成關于幾何圖形、空間概念的意識,并通過幾何體的截面分析,探討截面方式、截面效果,并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幾何截面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的方式與途徑。學生通過分析、討論、實踐,在反復驗證與實驗后,讓學生自主地得出結論,以培養學生的建模素養與數學思維,并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總體質量。
二、以數學建模競賽,促進學生積極實踐
七年級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實踐欲望,對于新鮮的事物有著積極探索的興趣。同時,他們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心理成長較為敏感,且在學習與競賽中有著比較強烈的勝負欲。教師應當善用學生的勝負欲與好奇心,以建模競賽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更加積極、豐富的建模探索,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獨立分析、判斷能力的提升,并引導學生以建模思維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
例如,在北師大七年級下冊《用圖象表示的變量間關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對以圖像方式展現變量間關系的形式和方法進行多樣化分析,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與探索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建模意識。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解決方式、解決思路進行客觀地評價,并通過探討多元化解題思路的方式,促進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建模素養的培養。通過競賽活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與建模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讓學生能夠對數學建模產生更加積極探索、實踐的欲望,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以數學能力培養,促進建模素養提升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探索與實踐的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邏輯性,學習的知識內容也存在一定的抽象化特點。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構建數學思維,并通過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將抽象感念與實際事物相關聯,促進知識內容掌握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建模素養。
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并進行詳細的推演,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起建模思維模式,進一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以及數學知識體系的形成,讓學生能夠在建模的過程中找準關鍵點,并通過不斷地推演、實踐,完成建模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自身的知識儲備與思維能力,在建模的過程中開展獨立思考與實踐,并通過創新化的思維模式增強建模的效果,更好地促進學生建模素養的培養。
四、以建模促進學生演算能力的提升
數學學科教學的重點在于以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設計問題。建模素養的培養將實際問題與數學知識進行了更加緊密地結合,讓實際問題演變成為建模中的一個部分。學生通過建模意識與建模能力的培養,將復雜的、大量的實際問題抽象化地融入到建模結構之中,更需要學生以更加良好的演算能力保證建模結構的有效運行,讓建模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知識結構保障。在面對大量、復雜的建模結構時,學生需要積極地進行演算能力的提升,以促進建模的不斷完善與擴充,以有效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建模素養的培養,是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對于建模素養的培養需要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積極探索與實踐為主要方式,更需要加強對于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抽象概念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將實際問題與建模意識相結合,完善自身的數學知識儲備的同時,將建模結構不斷完善、擴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促進學生更加高效地開展數學學科的學習。學生建模素養的培養,是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策略,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起到重要作用,是新課程改革策略的重要實施措施,也是實現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顧波. 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數學建模素養的培養研究策略.
[2] 羅鴻斌. 強化建模思路,培養應用思維--淺談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策略[J]. 中學數學:初中版, 2020(2):2.
[3] 嚴茹婕. 中學生數學建模素養水平現狀的調查研究[D]. 江西師范大學, 2020.
[4] 賈玉霞. 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數學建?;顒拥奶骄縖J]. 中小學數學:高中版, 20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