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永全
【摘要】做好山區縣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近幾年來我們中職班主任們的普遍感受。教師的責任心的驅使,讓人不得不一邊嚴抓教學工作,一邊探索建設良好班集體的對策和方法,并嘗試實施,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從構建和諧積極的班級文化的角度,講述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讓學生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學習和成長。
【關鍵詞】中職學校;和諧;積極;班級文化;班級管理
本人多年從事中職班主任工作,近些年來,中職的很多老師都感覺學生越來越難教,班主任更是越來越難當了,有時勞心勞力,嘔心瀝血,教育也未必奏效。為改善此局面,我們迫切需要探索適合實際情況的科學有效管理之道。
在實踐工作中探究發現,構建和諧積極的班級文化,能促進班集體凝聚力的形成,對培養良好的班風學風有很大的幫助。下面讓我先分析一下山區縣中職班級管理的一些實際情況。
一、山區縣中職學校的班級管理困難的原因
目前,導致山區縣中職學校的班級教育管理工作艱難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生源質量低下。中職學生的生源來自各普通中學層層篩選后上不了高中的那一部分學生,這部分學生基本上是原來班級的學困生。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學生的某些不良思想、不良行為習慣早已形成了。如有經常遲到、曠課、打罵同學、惡作劇等的;有自由散漫,既厭惡學習也厭惡勞動,整天想玩手機的;有酗酒、抽煙、揮霍財物、賭博等的;有尋釁鬧事、打架斗毆、和老師對著干的……作為中職老師,要對這么多問題集中的學生進行思想、技能、文化等教育,談何容易?
第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長把孩子送到職中來,大多不指望孩子學習有多出色。因為他們高中沒有考上,出社會工作又顯得年齡太小了,放在家里又整天玩手機大人管不住,倒不如讓他去職業學校讀書,如果幸運,孩子肯學,還可以學點本領。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發生什么事情,怎么學習的,心情如何,大多都漠不關心的,尤其是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好像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了。這些問題給學校老師在班級管理上造成一定的困難。
第三,教師的職業倦怠。山區縣職中的老師,每年都是面對這樣不同而又相似的學生,身心都有些疲憊。主要表現在對學生信心不足,態度不夠重視,工作不夠熱情等。而老師的表現,又會反影響學生,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忽視他們了,他們還有什么積極性求學呢?還不是天天在這混日子?因此,這也是導致山區縣中職學校的班級教育管理工作艱難的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分析,影響因素無論是在學生本身、家庭還是老師,解決問題的根本點還是在學生。學生學習的心上來了,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教師只要營造一個和諧積極的班級學習氛圍,學生能在一個有目標、有希望、有成就感和榮譽感的班集體里,他們才會關注自己的學習問題,關注自己是否進步了,這樣全班才會團結奮進,一起努力突破。
二、構建積極和諧班級文化的策略
班級文化就是班級內形成的獨特的價值觀、共同思想、行為準則、作風等的總和。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靈魂,是班級進步的動力,其內容一般包括物質文化、班級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所謂積極和諧的班級文化,是指這個班級所形成的文化氛圍,既能體現和諧的氣氛,又能刺激學生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一種精神氣。如何培養這種“和諧積極”的“精神氣”呢?也就是這個班級文化是如何構建的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來談談。
1.多舉行班制比賽活動,構建有責任心、榮譽感的班級文化
人有責任心,做事情會有始有終;有榮譽感,做事情會全力以赴。一個優秀的班集體,每個成員都應該要有班集體的責任心和榮譽感。為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我們經常會舉辦一些班級的比賽,如班制籃球賽、文藝表演大賽、校園歌唱比賽等。學生參加比賽,是代表班集體進行的,所以他們在排練、準備的過程中會激發一種定要為班集體贏得比賽的動力和決心,這也是一種責任心。當比賽結束,參賽學生如愿獲獎了,那種榮譽感就會油然而生。因此,學校多班制比賽活動,有利于構建以具備責任心、榮譽感的班級文化。
2.舉行技能成果展示活動,構建具備自信心、成就感的班級文化
我們山區縣職中的學生,在過去的初中母校里,可能最缺乏的東西就是自信心和成就感,他們大多感覺學習上總是那么的失敗,有的甚至早就有自暴自棄的念頭和行為了。
為了讓學生重拾信心,獲得成就感,我們可以通過舉辦技能大賽,讓學生動手做一些和他們專業相關的手工技能作品,如電子產品制作、電路板DIY制作等,學生在自己動腦動手制作作品的過程中,既再次理解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鍛煉了動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重拾了曾經失去的自信心,獲得了成就感,這一點對他們以后的人生道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3.參加社會實踐,構建樂于助人、服務群眾的班級文化
當一個人,心甘情愿地、真誠地為他人付出而不求回報,卻收獲了他人的感激的境況,是極快樂的。我們培養人才,除了培養他們的知識與技能之外,我們還要培養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
所以,我們有意識地構建樂于助人、服務群眾的班級文化。每個學期,我們都多次組織學生到各個鄉鎮參加家電義務維修的服務,學生也免費維修教師的家電。學生在義務維修家電這項活動中,不僅僅專業技能得到了鍛煉,而且親近了百姓,其交際、語言表達等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無私奉獻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樂于助人的快樂和幸福,這一點足以讓他獲得原來人生還可以這樣有溫度地活著的生活理念。
綜上所述,要做好班級管理的工作,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那么既要重視學生的精神狀態,要讓學生的精神積極起來,又要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榮譽感、自信心、成就感、善良心。這一切目標的達到,可以通過巧設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和學習。當一個班級成功構建了積極和諧的班級文化,那么這個“文化”就會成為無形的向心力,促使學生積極奮進,團結拼搏,努力突破。這樣,班級管理出現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參考文獻:
[1]黃啟發.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與對策探索[J].廣西教育,2016(18).
[2]胡娜.淺談高等職業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J].經營管理者,2016(13).
[3]馬榮.淺談班主任工作的“嚴、細、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