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繼淼
摘 要:跟隨新課改的腳步,我國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斷地進行完善。高考改革使得數學的教學目標也發生了相應變化,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僅僅是側重成績。數學教師需要按照高考改革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探索出符合學生學習發展、提高素質的高效教學方法,建立高質量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高考改革;高中數學;教學影響;應對方法
在新課改形式下,高中數學教學也需要順應教育改革對教學方法進行改變。應用符合高考教學的策略來開展數學教學。為了學生能夠順利地應對高考,教師可以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控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
一、當前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課堂參與度不足,過于強調成績
數學教師需要將教學過程牢牢地把控住,對“教”與“學”有清晰的認知,才能建立高質量的數學課堂。以往的教學課堂上,教師有絕對的主導權,學生跟隨著教師指揮,沒有實踐創新。數學的教學課堂很枯燥,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明顯。并且,無論是教師、學生自身,還是家長,大多是過于強調數學成績,并將學習放到了第一位。此種觀點較為片面,既要爭取獲得理想的數學成績,也應強化思維發展,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1]。
(二)教師教育觀念落后
當前階段,許多教師在教學時仍然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忽視對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培養。在教學期間,數學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不錯的數學成績,對學生的教學主要是以灌輸為主,對學生的個人發展與創新發展沒有重視。學生被動性地接受教育,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抑制,對數學這門學科興致缺缺,這與課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馳。怎樣更改教師教學觀念落后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形成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課堂的質量,這些都是需要數學教師必須研究的重要問題。
(三)教學環節師生溝通不足
高考改革提倡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需要建立和諧的關系。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進行互換,教師不再處于課堂的主體位置,學生改變被動的地位,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需要更改教育理念,對師生的互動需要進行合理設計。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通過有效的提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但是怎樣進行設計,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如何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這些是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2]。
二、高考改革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的要求
隨著高考改革的實施,高中數學教學不應一味地重視理論知識,而是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教師要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制訂相應策略開展教學。要讓高中數學教育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讓教師和學生不再有一考定終身的錯誤思想。高考改革側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水平,加強學生在實踐中對知識的運用。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給學生帶來新的教學體驗。
三、高考改革對于高中數學教學的影響
(一)促使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互動
高中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對于學生思維方面也有較高的要求。高中生的思維意識已經發展得比較全面,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對問題進行探究的能力。由于高中階段是學生邁入大學的最后一個教育階段,所以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安排時,都會把基礎內容的講解時間進行壓縮,從而給學生進行全面復習預留出時間。這就使得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進行課上講解時,總是以灌輸為主。這就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對學生學習能力沒有幫助,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不上來,在解題時不會運用數學思想,解題能力不強,速度緩慢。所以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不斷創新和優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時加以運用,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學習數學變得簡單。教師應用不同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傳道授業,可以讓學生進行多方面的發展,也能讓學生對知識理解更加深入,加速對數學知識的吸收。因此,數學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索創新教學方法,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在教學時應用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把自身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3]。
當前階段,高中數學教師在講課時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課堂的氣氛比較嚴肅,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想法與學習情況。要想改變這種情況,讓師生之間互動加深,就需要教師對自己的角色有清晰的認知。需要教師把身份放下來,與學生平等相處,不再認為學生在課堂上應該處于被動地位,要讓師生的角色進行互換。教師需要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點,與學生在教課階段和平共處,教師不再高高在上。同時,教師在課下也要花費精力與時間來和學生溝通,把自己定位成學生的朋友,與學生真誠地交流。教師的教學水平必須要高,并且能夠不斷深入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掌握足夠的教學技巧,給學生打造生動活潑的課堂。
(二)明確教師教學任務內容
在以往的高三時期,教師授課沒有固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就只需要講完高三基礎課程內容,然后就帶領學生復習高一、高二的數學知識,不斷地加強練習,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高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做到融會貫通。受高考改革的影響,教師在高三年級授課時有了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根據高考改革的有關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有計劃地進行授課。在此過程中,教師既要確保教學質量,又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4]。
四、高考改革對高中數學教學影響下的教學對策
(一)重視過程,增加探究
高考改革的實施,意味著高中數學的教學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教師在教學當中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個人成績,還需要幫助學生全面發展,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讓學生能夠深入學習數學,能夠透過迷霧看到數學知識的本質。教師在教學當中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比如建立教學情境、安排小組學習等,讓學生能夠自主地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完成數學學習,具備合作意識等。為了達成上述教學目標,數學教師需要完全掌握高中教學大綱,充分進行教學設計,對各個知識點的教學工作準備充分。在課程開始之前了解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有計劃地開展教學活動,并在授課過程中時刻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整教學節奏和教學內容。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給學生安排相應的拓展思維訓練,使學生能夠適應高中的教學節奏。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分析題意,使學生能夠自主地探索知識,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要求學生完成題目后及時歸納總結,并且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讓學生在團結合作中感受到協作的力量。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能獨立解決,組內成員可以共同交流探討,大家各抒己見,每個學生的想法都是不同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學習,小組內互幫互助,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大家一起努力,共同進步[5]。
(二)注重學生思維教學
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科素養。以數學這一門學科來講,怎樣讓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發展,這是廣大數學教師需要探究思考的問題。數學這門學科的邏輯性很強,教師要加強學生在這一方面的鍛煉,給學生多出一些開拓思維的習題。通過多練習,讓邏輯性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高對學生的生活也有幫助,遇到問題時能快速思考,找到好的解決方法。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三種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包含遇到難題時切入點的選擇、讓學生能夠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對于不熟悉的題目怎樣進行分析。如果學生能夠掌握這三方面的內容,那么在學習時就會所向披靡。
(三)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應用何種教學方法,以及何種教學模式,與教學質量有直接的關系。所以,數學教師在教課期間,需要把自身的專業水平充分體現出來,結合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同時,教師在課堂授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進行直觀式的教學。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很枯燥,教師為了使學生的目光集中在教學上,可以創建相應的主題情境來向學生傳授知識。把數學知識生動形象地通過情境展示出來,這樣不但能夠使數學課堂變得趣味化,還便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高中數學的很多知識本身具有動態的、連續的特點。如,二次曲線的學習、函數圖像的學習等。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都會包含數學圖像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能夠把數學圖像的動態化和連續化清晰地呈現出來,把數學知識的抽象化變得有形化,使學生能夠盡快地掌握教學內容。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大腦也會運轉起來,建立數學思維,加快掌握知識的速度[6]。
(四)打造翻轉課堂
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微課輔助教學。微課以自身教學設計的完善性,通過靈活又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熱愛數學。把微課運用到數學教學階段,能夠便于學生理解知識,把學習數學的難度降低。
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打造翻轉課堂教學,能夠讓數學的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課上講解進行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生通過課前學習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水平和理解能力有清晰的認知,能夠有充足的時間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在課堂教學環節,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線的選手,沒有高低之分,能夠更好地一起融入課堂活動中來。學生在觀看課件的時候,可以發現自己理解的短板。同學之間可以利用網絡互相溝通學習,大家取長補短,共同努力,一起進步。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掌握學生在家的學習狀況。學生需要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效果來調整教學內容,使制訂的教學方案更加合理。
(五)因材施教,開展分層教學
隨著高考改革的實施,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差異化教學,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到全體學生,使每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能夠獲得進步,信心十足地迎接高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因材施教,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不能使用同樣的教學策略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個學生所具備的數學水平是不一樣的,數學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要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開展教學。由于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學習能力也有高低之分,這些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程度。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可以分為三部分:比較容易的部分、難度適中的部分和比較有難度的部分。高中數學的知識比較抽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豐富教學內容,還能創設直觀性的問題教學情境,節省了教師出題板書的時間。多媒體本身具有直觀性,可以把數學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立體性,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學習知識,完成對知識的探究。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有形化,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以立體幾何的學習為例,通過幾何畫板進行三角函數(ωх+φ)的描述時,A,ω,φ對圖像改變的影響。對于橢圓教學而言,分析橢圓變成圓的過程,通過幾何畫板可以輕松處理這一問題。
在備課階段,教師根據立體幾何的學習難度進行區分,制作不同的短視頻。在教學時,給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觀看難度程度不同的短視頻,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學生之間互相合作,順利完成學習內容。在此期間,好學生還可以幫助成績稍微差點的學生進行學習,不僅能夠加深自己對學習的印象,還可以加深同學友誼[7]。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跟隨高考改革的腳步,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授課,使數學課堂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讓學生能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具備不錯的思維能力和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朱克平.如何在高考改革背景下進行有效的高中數學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7(7):248.
[2]安國勝,馬軍紅.高考改革對高中數學教育教學的影響[J].新課程(下旬),2018(9):6.
[3]劉靜.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新審視[J].教育發展研究,2015,35(10):32-38.
[4]楊春德.高考改革對高中數學教育教學的影響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30):11-12.
[5]吳曉英,朱德全.教師教學領導力生成的困境與突破[J].中國教育學刊,2015(5):71-75,85.
[6]馬蕾迪,范蔚,孫亞玲.學習參與度對初中生數學成績影響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2):77-80.
[7]張亞群.高考改革三大政策導向辨析[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