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更多教師將科學的教學方式及完善的教學方案運用至實踐教學工作中,全面提升了教學質量與效率,幫助學生掌握了更加全面且具體的學習內容。其中教學反思工作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了解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并不斷完善教學方案,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文章將通過語文課堂教學環節、內容、目標、氛圍和優勢等進行總結反思,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教學反思;小學語文;教育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24-0043-04
一、 引言
全面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育質量是語文教師的根本探究發展方向所在。與傳統的教學形式相比,目前階段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體系逐漸完善,語文教師更加注重利用教學反思的方式,深度探究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優勢,將問題進行全面化改善,將優勢進行不斷拓展延伸,從而促進實現語文教育質量提升的根本目標。
二、 根據語文課堂教學環節進行總結與反思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反思與總結工作要通過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從不同途徑感受及理解課堂教學的整體情況,梳理教學環節與教學內容,從而完成反思目標,為之后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較強的輔助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反思總結過程中,應當加強重視語文課堂教學環節的反思,針對課堂教學各個環節進行全面化分析,梳理整體教學環節開展情況,從而找到不同教學環節運用的優勢和不足,達成根本反思總結目標。首先,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第一項教學環節為課前導入環節,此環節的設計目的為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語文內容產生較強的探索欲望。針對課前導入環節進行總結和反思,需要語文教師全面了解課前導入環節設計效果,根據學生的反映情況及課堂實際教學質量進行分析,從而探究課前導入環節設計的不足問題,更可將其中的優勢特點進行全面整理,運用到之后的教學模式中。其次,語文課堂教學環節設計過程中,課前導入工作之后,教師會將本課的主要學習內容進行突出體現,利用科學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全面掌握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并結合之前的課前導入啟發性作用,培養學生主動和積極探究學習的興趣。這一環節設計的重點在于幫助學生深度、全面理解主要學習內容。再次,語文課堂教學環節中,部分教師會設計學生互動、溝通、交流的環節,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使學生在互動溝通過程中了解其他同學的思維方式與學習方法。另外,教學反思工作中,語文教師要加強針對語文教學環節的課后復習進行分析。這一環節是經常被教師遺忘的教學環節,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能力偏弱的環節。因此,完善化的課堂教學反思工作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全面分析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環節,將其進行細致化處理,從而保障反思總結工作的全面性。
三、 結合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總結與反思
現代教育模式中,語文教師不僅要針對教材的基礎內容進行教學,還要適當在其中滲透拓展延伸性的教學內容,這不僅是豐富學生認知的關鍵方式,更是全面提升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的主要方法。但是拓展延伸性的教學內容設計及運用效果,是教師需要加強重視的反思內容及環節所在。例如:小學語文課程《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課堂教學過程中,其中的主要教學內容為故事形式,充分贊揚了老屋的奉獻精神。本課教學過程中,大部分語文教師會選擇拓展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但是拓展延伸性教學內容的運用效果需要加強分析和重視,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反思過程中,全面探究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及恰當性特點,進一步分析延伸性教學內容是否符合本課教學內容的中心思想與寫作形式,是否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因此,加強重視結合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角度進行全面化分析及反思,可以有效促進提升教師反思與總結水平,進一步強化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四、 通過語文課堂教學目標進行總結與反思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總結與反思環節不僅可以應用于教師的總結反思工作中,同時也可以應用于學生的學習反思中。小學生受年齡及身心發展特點的影響,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并不能主動進行知識整理和總結學習,這是影響其學習效果的關鍵問題。全面發展學生的自我總結與自我反思能力,可以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對此,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主要學習目標進行綜合性反思及總結,這樣不僅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自我總結及反思能力,更可以幫助學生在此過程中完成知識梳理及復習的目標,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習效果。通常情況下,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并非以單一方向為核心,教師更加重視通過多角度為學生制定綜合性的學習發展目標。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育發展目標進行分析,為學生完善自我總結與反思能力,可以切實體現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目標。
五、 依據語文課堂教學氛圍進行總結與反思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反思工作中,通過課堂教學氛圍進行不斷總結和反思,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積極性。如果在具體教學環節中,大部分學生無法積極地投入學習過程中,這便證明了教學氛圍與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語文教師在教學總結工作中,可以全面回憶整體課堂教學氛圍情況,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從而找到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為之后全面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奠定良好基礎。
六、 基于語文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總結與反思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總結與反思的目的不僅在于探究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問題進行改善和解決,同時在于深度挖掘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優勢特點進行全面化分析和探究,將其不斷發展和運用,以此促進完善之后的教學方案,全面化提升語文教學質量。例如:小學語文課程《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便要針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優勢特點進行總結和反思,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的優勢特點都要充分體現,以此保證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在語文課堂教學優勢總結及反思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反應情況進行分析。通常而言,學生積極性和興奮點較高的環節和內容便是課堂教學的優勢特點所在。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總結反思工作中,語文教師要加強重視結合教學優勢特點進行全面化分析,從而促進構建完善化的語文教學方案。
七、 通過語文課堂教學語言進行總結與反思
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利用大量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一定的教學語言將課本內容逐漸滲透給學生掌握。由此可以看出,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應用對學生學習語文學科具有重要的引導與推動作用。因此,教師要對教學語言的應用進行總結與反思。如反思課堂教學語言是否有效推動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學習興趣與熱情;反思課堂教學語言是否可以有效鼓舞和激勵學生努力上進學習,獲得良好的語文學習成績等。小學階段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學習還沒有定性,常因為一些外力因素而轉移課堂學習注意力。這時,教師要重視使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將新鮮感帶給學生,使其在每一節課堂學習中都能因教師的語言而形成一定的語文學習興趣,并以此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如在學習古詩內容時,教師要重視語言藝術的應用,將古詩特有的寫作手法、意境表達、情感表現向學生整體介紹,使學生對古詩學習認識不再僅體現在背誦上,更專注于其表達的意境、寫作寫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上。此外,語文學科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短時間內不會有明顯的成績變化。這時,教師要重視課堂語言的應用,及時鼓舞學生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積累更多語文知識,為語文學科奠定扎實基礎。與此同時,教師要重視階段性激勵,對學生課堂表現良好、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進行語言激勵,使其看到自己的努力與付出,教師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從而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語文學習中。
八、 通過語文課堂教學方法進行總結與反思
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才能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目標。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時候是教師主導整個教學過程,帶領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學習,而忽略學生的學習意愿,導致學生沒有有效形成語文思維,獨立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綜合能力沒有得到系統化鍛煉,不利于學生學習更深層次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通過課堂教學方法的總結與反思,及時調整教學安排,針對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進行有效改正和完善。小學語文教師在總結教學方法時,要重視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放在第一位考慮,這樣才能有效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在進行反思時,結合學生課堂學習表現,創設科學的、合理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猴王出世》這篇閱讀課文時,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主動進行長文閱讀,并將整篇文章進行獨立分析。在課前學生做好預習作業后,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也要一改以往的主導式教學方法,采用引導式、輔助式教學,將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讓其獨立性與思考性全面體現。如,學生利用總結故事方法將整篇文章敘述后,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語言鼓勵,使其自信滿滿。下一步,教師再將課堂話語權從學生處拿回,重點講解文章中所涉及的其他重點知識,引導學生將學習重點擴散,不僅重視文章情節內容,更重視知識點的積累。做好課堂教學方法的總結與反思,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發現語文學習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九、 通過語文課堂教學理念進行總結與反思
教學理念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實施效果。當語文課堂教學理念與時代發展要求同步時,才能最大限度地確保教學質量,保障教學有效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理念的反思,確定自己的教學理念是否與時代同步,確定反思的時效性、合作性及發展性。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要重視將語文學科功能整體把握,樹立先進的課堂教學觀,并針對每一節課堂教學內容所選擇的案例進行有效的價值定位,幫助學生在經過課堂學習后可以獲得有效的學習體驗。教學理念一般包含五個方面。①要重視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要時刻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及時調整教學安排,使“教”與“學”可以有效融合,實現教學功能最大化。②要重視關注課堂教學效益。每節課堂教學時間是固定的,課時安排也是相對固定的。這時,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教材知識全部呈現給學生,使其逐步掌握這一階段性知識點。此外,要注意,教學效益不是教師將知識點全部講完,而是學生吸收并掌握了多少。③重視關注可測性和量化度。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的有效結合,綜合全面反映課堂教學量化度,從而在可測試階段,靈活調整教學知識量化度。④教師要有一定的反思意識。這也是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內容的先決條件。⑤教師要明確有效教學是一套策略,教師只要掌握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就可以,并不需要將每一個教學技能全面掌握。當教師的教學理念經過有效總結與反思后,會獲得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整體顯著提高。
十、 通過語文課堂教學教材進行總結與反思
小學語文教材是經過多方教育專家研究探討后,進行多次改革與完善后編訂而成,其符合學生學習認知,有效幫助學生進入語文科學知識海洋,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輔助教材。但其并不是唯一的學習資源。語文教師作為學科知識的主講者與使用者,更應該成為語文資源的建設者與創新者。通過調查研究,大多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是以教材內容為主。當教材中提到需要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時,教師會引導學生進行這一方面的知識積累與專項練習;當教材中提到學生需要了解一定的風土人情時,教師會針對性進行拓展教學,使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教學的被動性,使語文課堂教學成為知識的拼接課,會給學生一種“東學一下、西學一下”的學習感受,不利于學生形成系統化的語文思維體系,不利于學生語文思維的建立與培養。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教材的總結與反思,在拿到教材后,首先要對教材整體進行系統分析,了解到整個學期的教學目標,然后再對教學目標進行分解,形成模塊化教學,幫助學生明確每一單元、每一課程的學習內容與重點,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語文系統性學習知識框架,為學生獨立復習、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創造先決有利條件,促進新型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對教材進行總結與反思,可以及時調整教學結構,使每一堂教學活動都能獲得最佳教學效益,使學生在課堂學習時都能獲得有效的學習成果,將教學理念全面貫穿到整個學期課堂教學中,將教材作用全面激發,真正成為有利的教學輔助手段。
十一、 通過語文課堂學生學習方式進行總結與反思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提出,要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學習熱情有效帶動,推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最佳效果。于是,各種形式的教學模式被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小組合作學習法、討論式教學、一帶一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形成新的學習方式。看似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的教學意義,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因課堂時間的約束,教師并不能留出過多的時間使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這就導致好學生、積極的學生有更多的發言討論機會,而學習較差、內向的學生會成為學習“陪襯”,使學習兩極分化的情況更為嚴重。此外,在合作學習背景下,學生會自然地進行討論溝通,但教師并不能有效約束每一個小組的討論交流在正常學習軌道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小學生定力不足,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這就導致小組組長影響力不足,而出現整體偏離學習軌道的情況。因此,教師通過對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總結與反思,可以及時發現目前課堂教學方法的不足與改進方向,將合作學習等新課程要求目標真正實現,引導學生正視課堂學習的使用方法。另外,教師要進一步精確合作學習的討論話題,將時間與效益有效把控,使隨意性討論、偏離主題等合作學習現象減少并避免發生。
十二、 結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反思環節中,教師應當充分探究整體教學流程中的具體細節情況進行全面化分析,培養學生自主總結及反思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強化復習學習效果,進一步發展學生語文綜合水平。同時語文教師要善于通過不同角度進行總結反思,全面化探究語文課堂教學整體流程,為之后教學效果及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更為探究學生基本學習情況起到較強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吉愛.在反思中前行:初中語文教學反思探究[J].華夏教師,2020(3):77-78.
[2]陳瓊.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反思探究[J].語文建設,2013(3):1,4.
[3]孫芳,馬愛蓮.重視教學反思提高語文教學質量[J].教育探索,2008(3):49-50.
作者簡介:談貴軍(1987~),男,漢族,甘肅定西人,岷縣岷陽鎮岷峰春蕾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