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玥
摘? ?要:學者陳鶴琴認為,學前教育可以用“游戲”二字來概括,游戲是幼兒與生俱來就喜歡的。課程游戲化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能讓幼兒的一日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能讓他們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幼兒課程? ?游戲化? ?活動資源
在課程游戲化的過程中,教師要樹立“兒童在前,教師在后”的思想,全面展開課程游戲化的設計,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他們更積極主動地投入游戲活動中,讓游戲化課程的構筑更完美,避免幼兒園教學內容出現“小學化”的問題。
一、材料支持,區域活動游戲化
(一)一物多玩,挖掘創造潛力
在課程游戲化的設計中,教師首先要拓展各種材料資源,充分挖掘各種材料潛能,提升區域游戲活動的效果??梢詫⒁晃锒嗤嫒谌雲^域活動中,讓幼兒思考如何在游戲中挖掘材料的新功能,以此激發幼兒的創造潛能。
比如,在美術類區域活動中,筆者給幼兒提供橡皮泥,引導他們在不同的游戲中玩出新花樣(幼兒一般都會用橡皮泥捏出各種造型,這也是橡皮泥最普通的玩法);在角色類區域游戲中,筆者讓幼兒結合各種不同的場景運用橡皮泥輔助游戲(在對廚師的角色扮演中,可以將橡皮泥捏成肉、魚的造型。在對醫生的角色扮演中,可以將橡皮泥搓成小藥丸);在科學探究類區域游戲中,指導幼兒靈活地利用橡皮泥(在探究不倒翁的奧秘時,用橡皮將重物固定在不倒翁的底部,對比固定和不固定重物產生的不同效果)。在這一系列的區域活動中,筆者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思考橡皮泥的創新玩法,激發他們的想象,讓他們逐步養成創新意識。同時,這樣的區域活動也讓游戲的內容更加豐富,能避免游戲的單調乏味。
(二)多物組合,放飛不羈想象
多物組合是開發游戲材料的重要方法,教師可以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將各種不同的材料融合在一起,這樣就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增加他們探究的興趣,提升他們的樂趣。
例如,在幼兒園一日的游戲中,幼兒在繪本閱讀區得到了繪本,在美術創作區得到了畫圖用具,在建構制作區得到了橡皮泥,在自然活動區得到了各種草木的枝葉。這時,筆者便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如何將各種不同的材料運用在一起,展現出自己的創新:“在繪本中,我們讀到了不少精彩的故事,也看到了精美的圖畫,如果能將繪本中的故事展現在現實生活中,那該多好啊。”幼兒得到了啟迪,有所認識。接著,筆者鼓勵幼兒展開“再現繪本故事”的活動,結合閱讀的內容,從繪本中選擇一個場景,思考如何用繪畫表現出來。
在多物組合時,幼兒能根據材料的不斷變化制定游戲的內容,這樣能讓一日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也能讓幼兒自主完善區域活動。
二、因時制宜,過渡時間游戲化
(一)手指游戲,動靜結合
在安排幼兒的一日生活時,常常會有一些過渡時間,如果教師能合理地利用,設計一些輕松活潑的游戲,就能更好地促進課程游戲化的建設。
例如,在等待參與建構類區域游戲的時候,筆者讓幼兒參加一些讓手指變得更靈活的游戲,讓幼兒用手指做出各種小動物的樣子,和同伴一起欣賞,看一看誰的手指更靈活;在等待吃午飯的時候,引導幼兒參與“比小手”的游戲,讓幼兒相互檢查對方的手,看看手上是否有污泥,手指甲是否剪短了,這樣能讓他們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在午睡完畢后的等待時間,引導幼兒參與“比大小”的游戲,設定若干手勢,每個手勢代表一個數字,雙方同時出拳,做出不同的手勢,然后比一比誰展示的數字更大。同時,讓幼兒自主思考,說一說能否發明什么有趣的手指游戲?從而促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其中。這一系列的活動涵蓋了幼兒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能讓他們不再陷入枯燥乏味的等待中。手指游戲能豐富幼兒的等待時間,既能讓他們安心等待,又能讓他們感受到游戲的快樂。
(二)語言游戲,體會節奏韻律
語言游戲也是教師在幼兒等待過程中采用的一種游戲,可以讓幼兒一邊等待一邊念誦兒歌,并隨著誦讀的節奏晃動身體,做出各種動作。這樣能讓幼兒更好地體會語言的魅力,同時感受到節奏旋律的特點,進而提升他們的審美賞析能力。
例如,在完成閱讀類的區域活動后,筆者組織幼兒回憶自己讀到的內容,然后啟發他們編一首兒歌,并將故事內容融入其中。在閱讀了繪本《田鼠阿佛》后,筆者引導幼兒誦讀兒歌“冬天到,天氣涼,小田鼠們準備過冬糧,有花生,有玉米,拖到洞里好收藏。只有阿佛最有趣,不收糧食收陽光。冬天到,天氣涼,地洞里面真難熬,幸虧有了燦爛的陽光,田鼠的眼睛放光芒?!痹谶@首兒歌的陪伴下,幼兒不僅打發了無聊的過渡時間,而且還回顧了在繪本中讀到的內容。
除了念誦兒歌,筆者還讓幼兒在等待的過程中,回憶參與區域活動的內容,說一說自己參與的感受,并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者說一說在午飯時吃了什么東西,喜歡什么樣的事物等。
三、潛移默化,教學活動游戲化
(一)探究情感內涵
在課程游戲化的設計中,教師要避免教學內容過于明顯,要合理拓展一日活動,在潛移默化中促使幼兒參與到自主學習中。比如,在展開音樂類的活動時,可以說一說作品的情感和內涵,既能提升幼兒的欣賞能力,又能發展幼兒的口語交流能力。
例如,在音樂區域活動中,筆者指導幼兒演唱《大中國》這首歌曲,并將其他區域活動的內容融入其中,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對祖國的想法是什么,自己是否熱愛祖國,自己看到的最美的風景在哪里等。此外,還將圖畫類區域活動的內容融入其中,讓幼兒畫一下自己心目中的祖國。在此基礎上,筆者再引導幼兒演唱這首歌曲,他們的情感一下子得到了激發,能更投入地參與到演唱之中。待演唱完畢,筆者再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演唱感受。幼兒回答:“我在演唱的時候想起大家都說過很愛自己的祖國,所以我就加入了比心這樣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愛。”在多元化的融合中,教師把各種區域活動和音樂活動融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發幼兒內心的感受。
(二)提升實踐能力
在幼兒的體育類活動中,教師要拓展活動資源,將動手實踐融入其中,讓幼兒自主設計各種活動器材,并商討體育游戲的規則是什么。這樣幼兒更有參與的興趣,實踐效果也更好。
在組織幼兒參加體育游戲時,筆者組織他們將其他區域活動的內容融合,自主設計活動內容。比如,在閱讀了《田鼠阿佛》后,筆者組織幼兒參與“小田鼠搬糧食”的游戲,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將糧食搬到自己的巢穴里,同時還要將糧食從其他小組的巢穴里搬走。筆者鼓勵幼兒自主討論,說一說可以用哪些東西代替“糧食”?當“糧食”不夠的時候該怎么辦?這樣就提升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在此基礎上,筆者引導幼兒討論游戲規則。有幼兒提出:“去偷糧食的時候,不能一次拿兩袋糧食,那樣的話,糧食很快就會被偷光的,所以每次只能拿一袋?!痹谟螒虻倪^程中,筆者還引導幼兒思考游戲規則有什么不足之處,嘗試進行調整。這樣的游戲十分考驗幼兒的實踐能力,能促使他們大膽地創新。
在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閱讀的繪本、學過的歌曲、聽過的故事等融入其中,這樣就能起到多元融合的效果,能豐富幼兒園一日活動的資源,進而全面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虞永平.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項目的基本要求[J].早期教育(教育教學版),2018(4):4-7.
[2]賴牡丹.加強幼兒游戲教學的有效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1(8):95-96.◆(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八都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