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艷



【摘要】武漢中考數學題第24題是比較典型的二次函數最值問題,在初中階段數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二次函數是數學學習的一大重點和難點,考試題型也涉及十分廣泛,不管是選擇題還是填空題,還是最后的壓軸題計算題都有二次函數題型,因此這部分內容所占的分值比例也比較大,數學考試要想拿高分,就一定要攻克這類題型.而關于二次函數題型的突破,不是胡亂做題就可以的,這樣不僅浪費學習的時間,也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做題訓練提升一定要典型集中,考試怎么考,考哪種題型,重難點是什么,搞清楚這些再去針對性的練題提升,才能夠輕松攻克難題.本文通過不同的解法詳解闡述二次函數最值得求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二次函數;初中數學;中考解題
原題 如圖1,直線 l: y=3x-3 分別與 x 軸, y 軸交于點 A,點 B,拋物線 y=ax2-2ax+a-4 過 點 B .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點 C 是第四象限拋物線上一動點,連接 AC,BC.
①當△ABC 的面積最大時,求點 C 的坐標及△ABC 面積的最大值;
②在①的條件下,將直線 l 繞著點 A 逆時針方向旋轉到直線 l′, l′與線段BC 交于點 D,設點 B,點 C 到 l′的距離分別為d1 和d2,求d1 + d2的最大值,求直線l旋轉的角度.
第(1) 問: 求出點 B 的坐標(0,-3),再代入列方程得 a=1,最后求出解析式.
解:令 x=0,y=-3;令 y=0,x=1,
所以 A點坐標為(1,0),B兩點坐標為(0,-3).
又因拋物線 y=ax2 -2ax+a-4 過點 B.
所以a-4=-3,
解得a=1,
所以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x2-2x-3.
第(2)問:這類題型:主要有 3 種常見解法.平行切線法、鉛垂法、割補法
解法1 平行切線法
如圖2,過點C作CF∥AB,交x軸于點F.
依題意有:當直線CF與拋物線有唯一公共點時,△ABC的面積最大.
設直線CF的解析式為y=3x+b,
則聯立直線CF與拋物線的解析式所得的方程組y=3x+by=x2-2x-3只有一組解.
即方程x2-5x-(3+b)=0有兩個相等實數根.
所以Δ=b2-4ac=25+4(3+b)=0,
解得b=-374.
所以直線CF的解析式為y=3x-374.
令y=0,則x=3712所以F點的坐標為(3712,0);
將b=-374代入上方程組,解得
x=52y=-74.
所以C點的坐標(52,-74).
因為CF∥AB;
所以S△ABC=S△ABF=12AFⅹOB=12×3712-1×3=258.
解法2 鉛垂法
如圖3,過點C作CN∥y軸,交直線l于點N.
需要分類討論
N 點坐標(x,3x-3),C 點坐標(x,x2 -2x-3)
第一種情況:點N在線段BA的延長線上,如圖3.
S△ABC=S△NBC-S△NAC (x>1)
=12 (- x2 + 5x) x-x-1
=-12x2+52x
=-12x-522+258≤258,
所以當 x=52 時,S△ABC有最大值為258.
NC=3x-3- (x2 -2x-3)=-x2+5x.
第二種情況:點N在線段BN上,如圖4.
S△ABC=S△NBC+S△NAC (0<x≤1)
=12 (- x2 + 5x) x+1-x
=-12x2+52x
=-12x-522+258.
當 x =1 時,S△ABC有最大值2.
綜上S△ABC最大值為258.
解法3 割補法
(種類較多,最簡單的是連接AC)連接 OC,如圖5.
S△ABC=S△OAC+S△OBC-S△AOB
=12×1×[-x2 - 2x - 3]+12×3x-12×1×3=-12x2+52x,
因為a =-12 <0所以S△ABC有最大值;
即當 x=-522×-12=52時,
S△ABC =-5224×-12 =258.
S△ABC有最大值258.
(2)②如圖6作CN ⊥AD,BM⊥AD,
則 BM= d1 ,CN=d2,
d1+d2=BM+CN≤BD+CD=BC
當l′⊥BC時,d1+d2最大.
解法1
因為A(1,0),B(0,-3),C(52,-74),
所以OA=1,OB=3,
則AB=10,
過點C作CE⊥y軸于點E,如圖7,
所以CE=52,BE=OB-OE=54,
所以BC=BE2+CE2=554,
所以S△ABC=12×BC×AD
=12×554×AD=258.
解得 AD=5.
所以BD=AB2-AD2=5=AD,
所以∠BAD=∠ABD=45°,
所以當d1+d2最大時,
直線l旋轉的角度為45°.
解法2
因為點D在直線BC:y=12x-3上.
所以D(m,12m-3).
根據勾股定理得: AB=10.
構造 K 型圖:
AF2 + FD2=AD2,BE2+DE2=BD2,
而AB2=AD2+BD2
=AF2+FD2+DE2+BE2,
所以102= m-12+-12m-32+m2+12m-3--32.
整理得52m2-5m=0.
解得m=0(不合題意,舍之)、m=2,
所以D(2,-2),AF=1,DE=1.
從而K型圖是全等三角形,
得AD=BD,△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直線l旋轉的角度∠BAD=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