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要: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學生認識并體會科學探究的思路與方法,培養創新意識與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環節。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借助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創新欲望,講述化學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實驗探究,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合理設置問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實驗小組,開展科技活動,結合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組織課外實踐,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指導;創新思維;思維能力;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3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2-0064-03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瘜W實驗教學是初中化學課程設置的重要部分,開展化學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應變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使學生牢固掌握化學基礎知識。然而,實驗教學的實際開展情況卻不容樂觀,很多學校甚至沒有實驗課,連實驗室和實驗設備都不齊全,開展實驗教學的條件很差。除此之外,學生參與實驗的熱情、時間等也是影響化學實驗開展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新課改背景之下,教師有必要進行新一輪的教學探究,提高化學實驗教學效果,改善學生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如何通過化學實驗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探討。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的學習體驗更佳。學生在初三才開始正式接觸化學課程的學習,雖然教學遵循著由淺入深的原則,但學生仍然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漸摸索學習策略和方法,使學生產生創新欲望,并逐漸提高化學素養。例如,在教學“奇妙的二氧化碳”時,教師可以找到一些與之相關的視頻資料,在剛上課時播放給學生,讓學生產生對所要學習內容的期待。在講授二氧化碳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時,教師可以做兩個演示實驗:一個是“把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的蠟燭的燒杯中”,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并總結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另一個是補充實驗,即將燃著的鎂條伸入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并總結二氧化碳也可以支持某些物質燃燒的性質。這兩個實驗學生既熟悉又意外,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燒。學生在遇到比較熟悉而又有未知部分的知識時,學習興趣會自然而然地被激發出來。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要先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而不是等待教師進行知識灌輸。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喜歡生動一些的授課形式,也喜歡與人交流。而化學小故事是化學智慧的融合與結晶,能夠以趣味性十足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思考。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講述化學小故事,引導學生對化學故事中的化學現象進行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一個貼合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小故事,并留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時間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故事,然后在課堂上分享給其他學生。例如,在講授“溶液的酸堿性”時,教師可在課前預習中布置這樣的思考任務:革命烈士方志敏被捕入獄后,是如何將信息傳遞出去的?課堂教學開始前,各學習小組派代表講述他們收集到的信息。學生通過課前收集信息,已經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時教師再進行化學實驗演示并講解其中蘊含的化學知識,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思考。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課程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實驗探究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通常情況下,教師進行實驗演示,學生只能坐在講臺下觀看。因此,盡管教師進行了多次演示,但部分學生仍然“一頭霧水”。對于初中學生來講,他們也十分渴望并且珍惜參與實驗探究的機會,這些實驗素材對他們來說都是充滿吸引力的。除了向學生演示實驗,教師也需要對他們進行實驗指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給予學生更多探索的空間。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實驗探究,讓學生有機會進入到實驗室中親自進行實驗操作,并給予他們實時指導,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例如,在教學“鋼鐵銹蝕條件探究”時,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在課外進行實驗探究,并做好每天的實驗記錄,在稀硫酸(或稀醋酸)、少量的干燥劑、冷卻的沸水、少量蒸餾水、少量氯化鈉溶液等物質依次對無銹鐵釘的作用之下,看看其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在學生操作時,教師要進行指導,了解學生的實驗情況,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并為學生解答問題。這樣,教師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也可以督促學生認真操作,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教師還可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的實驗成果,和學生一起對各小組的實驗成果進行評價。這樣,通過實驗探究,學生能發現實驗中蘊藏的化學知識,激發求知欲望,樹立創新意識。
教師通過有效的提問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思考,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教學手段。為了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可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背后的原理進行深入探究,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除此之外,教師要在實驗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初中生思維活躍,對生活、對學習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教師不能抹殺學生的天性,而是要鼓勵學生質疑,即使學生有的時候想錯了,也不能打擊他們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學“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有哪些”“去除雜質的方法有哪些”“去除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用哪種方法合適”“實驗步驟是什么”“需要用到哪些儀器和試劑”等問題,讓學生結合自己掌握的化學知識想辦法去除這些雜質。這樣的問題引導,可以讓學生整合自己已經掌握的化學知識,形成清晰的實驗思路,在實驗中能夠得心應手,得到有效的實驗結果。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合理設置問題,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留出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究能力。
小組實驗是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學習,是保證教學活動高效進行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小組實驗,學生能夠相互學習,汲取經驗,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班級學生眾多,教師無法做到同時指導多名學生,當學生產生疑問時,就可以與小組同學溝通和交流,從而共同解決問題。為此,教師要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按照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性格特征、日常愛好等進行分組,并指定小組長負責統籌整個小組的日常工作。為了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針對性,教師要隨時根據學生的實驗情況重新組建小組,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合作學習。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舉行一些科技活動,將化學學科的“科學性”體現得淋漓盡致,從而擴展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學會用化學思維思考問題。這樣,學生不僅能夠解決疑問,加深理解,從同學的身上學到寶貴的經驗,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還能學會用化學眼光看問題,提高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科技活動中拓寬視野,培養創新思維。
化學來源于生活,又可以應用于生活中。將生活實際和化學實驗相結合,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知識應用能力。教師應從生活的角度進行實驗教學設計,對化學實驗教學的實驗內容、實驗設計、實驗器材、實驗場所進行靈活布設,增強化學實驗教學的生活氣息,觸發學生的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常識,用生活物品替代實驗用品,用生活廢棄物替代實驗材料,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原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乳化現象”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思考。如在洗碗時,在水中加入洗潔精能夠將餐具上的污漬都沖洗干凈。教師可以通過這個例子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到生活中找尋其他相應的例子。為了加深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演示,讓學生見證污漬從有到無的過程,這便是“乳化現象”。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利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使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用處。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化學實驗教學,能使學生對化學實驗有更深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
組織課外實踐,能夠有效地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使學生產生化學學習信心?;瘜W與生活息息相關,經過實地調查、訪問,學生能夠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并學會運用課堂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對于學生在課外實踐中發現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也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集中解決。這樣,學生就能認識到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逐步提高探究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例如,在教學“探究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合金物質進行探索,如“保險絲”等,讓學生找出其不同于普通金屬的一些特性。通過實踐,學生既可以認識更多的物質,突破教材的局限性,還可以提高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使學生的課外實踐更加有效,教師可以讓學生上交實踐報告,匯報自己的實踐所得,看看學生從中獲得了哪些知識。組織課外實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敢于實踐的探究精神。
綜上所述,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作為化學教學的基本手段,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有其特殊的教學功能。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講述化學小故事,組織實驗探究,合理設置問題,組織小組實驗,結合生活實際,組織課外實踐,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朱麗芳.初中化學中的實驗探究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2(11).
[2]陳安榮.初探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與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1(14).
[3]潘銀周.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14).
[4]吳雪剛.論化學實驗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7(17).
[5]傅海清.拓展課本化學實驗,培養學生創新思維[J].時代教育,2012(14).
[6]賈得紅.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途徑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5).
[7]鄧輝光.探究化學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廣西教育, 2020(06).
[8]邢金茹.創新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精神[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23).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Chemical Experime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Wang Lin
(Zhangping No. 3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Zhangping 364400, China)
Abstract: Chemical experi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scientific inquiry.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link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experience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scientific inquiry,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teachers should us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desire for innovation, tell chemical storie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organize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set questions reasonably, reflect students dominant position, organize experimental groups, carry ou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and combine the reality of life, improve students chemical literacy, organize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schoolchemistry;experimentalguidance; innovativethinking; thinking ability;ability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