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中職學校學生發展層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現狀,論述具有專業特色的中職生發展層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診斷與改進策略:明確中職生發展層面“內診”工作要有專業特色、進行中職生發展層面“內診”專業特色的目標建設和標準建設、開展中職生發展層面“內診”工作,以實時診斷與持續改進提升中職生的發展質量,培養具有專業特色、適應崗位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專業特色 中職生 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診斷與改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26-0008-04
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以下簡稱“內診”)就是以診斷與改進為手段,促使中、高職院校在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不同層面建立起完整的且相對獨立的自我質量保證機制,強化學校各層級管理系統間的質量依存關系,形成全要素網絡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中職生發展層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與運行,是貫徹質量意識、提升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中職學校應依據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方向,結合專業特色構建學生發展層面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并開展質量診斷與改進工作,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文以廣西為主要研究區域,并以廣西商業學校(以下簡稱我校)為例,探索開展具有專業特色的中職生發展層面的“內診”工作。
一、中職生發展層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現狀
(一)中職生發展層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基礎薄弱
中職生發展層面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基礎薄弱,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質量觀念模糊,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發布《關于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2019年度抽樣復核結果的通知》,對我區27所中等職業學校診改結果進行公布,共有21所學校復核結論為“有效”,其中有7所學校是第二次復核通過,有6所學校的復核結論為“待改進”,也就是說,中職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一次復核通過率為67%。我校從2019年正式開始全面推進“內診”工作,在“內診”開始前,包括我校在內的多所學校普遍存在學校治理方面質量觀念模糊、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缺位等問題。
二是重管理輕成長,評價標準體系不完整。2019年未通過自治區教育廳診改復核的學校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學校生源質量不高,教師將日常工作的重心放在管理學生上,較少關注學生的成長,對學生的成長評價局限于成績和操行,沒有制定明確的學生發展目標,更缺乏完善的評價標準體系,甚至分不清標準與制度,或是長期用制度代替標準等。
三是部分學生素質較低,質量體系建設基礎弱。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家長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子女教育上,優質生源普遍流向普通高中。以我校為例,2015年以前,新生中考成績達中等以上的占比15%;到了2019年,新生中考成績普遍較差,不參加中考的學生占比超過35%。學生素質相對低、自主性較弱,對中職生發展層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二)中職生發展層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缺乏專業特色
中職生發展層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缺乏專業特色。一是部分中職學校被迫弱化職業教育特色。隨著高職院校擴大招生規模,大多數中職生畢業后進入高職深造。按理說,中職畢業生自主選擇進入高職繼續學習,這有利于培養高技能人才,但現實中,有些中職學校以引導學生考入高職院校為導向,一味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二是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缺乏專業特色。初次開展“內診”時,部分中職學校在開展學生層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過程中,更多關注體系建設的一般規律,甚至照搬一些高職院校的先進做法,缺少學校文化建設支撐,也沒有將各專業對學生培養的要求納入學生發展層面的“內診”要求。
二、具有專業特色的中職生發展層面“內診”工作實踐
在國家大力提倡發展職業教育,但學校生源質量難有保障的背景下,我校依據自治區教育廳印發的《廣西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實施方案》(桂教職成〔2017〕19號),于2019年完成學生發展情況基礎調查,摸清了學生質量情況,由此制定了《廣西商業學校學生發展規劃》《學生層面診改方案》等文件和方案,通過構建學分銀行機制和輔導員制度、開展快樂成長“蓮花德育”實踐、校企共建“蓮花德育工作坊”,有效解決“內診”缺乏思維和規劃、學生成長缺乏推進機制、教育質量評價不成體系等問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自我發展能力。
(一)明確中職生發展層面“內診”工作要有專業特色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指出,職業教育是指為了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種職業或者實現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職業道德、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等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而實施的教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類型不同,但同等重要,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由于不同企業的不同崗位對學生職業素養的要求因其專業性質而各不相同,在中職學校實施學生層面的“內診”,就是要培養學生達到企業對員工職業素養的基本要求。“內診”的核心是通過目標制定、標準評判、計劃實施、診斷改進的不斷循環,將學生發展質量推向更高的層次。在職業教育階段,學校要將專業特色融入學生發展質量體系當中,做到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使各專業學生發展質量的目標和標準各具特色。
(二)中職生發展層面“內診”專業特色的目標建設
目前,我校開設的專業主要有電子商務、會計等商貿類專業,中餐烹飪、高星級酒店運營與管理等餐旅服務類專業,幼兒教育、保育等公共文教類專業,電梯工程、新能源汽車等機電類專業。在“陽光、健康”這一共同目標基礎上,各類專業在目標建設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如商貿類專業注重培養“懂經營、會核算”的開放型人才,餐旅服務類專業注重培養“強技能、知禮儀”的服務型人才,公共文教類專業注重培養“有愛心、夠細心”的保教型人才,機電類專業注重培養“懂技術、能吃苦”的工匠型人才。
為進一步融入“內診”專業特色,提升學生發展質量,我校確立了將學生培養成“德商志業、陽光自信、健康快樂、學業合格、技能精進,自尊自愛,會感恩、懂分享,具有商科綜合素質的快樂學生”的總體目標。基于總目標,各類專業明確從“學生品德與素養發展(陽光值)”“心理與人格發展(快樂值)”“學習與學業發展(學習值)”“技能與技藝發展(技能值)”“職業與崗位發展(形象值)”“身體與勞動發展(健康值)”六個方面,致力讓學生成為擁有“一個好品德、一個好心態、一份好成績、一套好技能、一個好形象、一副好身體”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三)中職生發展層面“內診”專業特色的標準建設
學生發展層面的“內診”還要將專業特色融入系部人才標準建設。各系部依據學校標準、對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分別制定學生發展的標準,重點突出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如我校商貿系和公共系制定的學生發展“六星蓮花”系部標準,分別如表1、表2所示。
在學校標準的基礎上,各系部提出專業特色建設標準,并相應地體現在人才培養標準上。如商貿類專業對時間管理、學生學業提升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餐旅類專業針對學生的技能、職業形象等確立標準;公共文教類專業在生命意識、身體健康等方面提出要求;機電類專業在工匠精神、技能實訓等方面提出更高、更細的標準。
(四)開展具有專業特色的中職生發展層面“內診”策略
1.確立目標,制定規劃,打造目標鏈
首先,在學校目標方面,我校通過制定《廣西商業學校學生發展“十四五”規劃》等一系列文件,形成“有目標、有制度、有標準、有流程、有考核、有激勵”的閉環管理工作流程,同時通過推進快樂課堂建設和學生自我管理工程,將學生培養成“六星蓮花”學生。經研究確定,我校“十四五”期間,學生方面的部分指標是學生鞏固率82%以上,就業率(含升學)穩定在96%以上,體測達標率達83%以上,學生自我目標管理參與率達到100%,三星級以上學生達到75%。其次,在學校目標基礎上,我校將學校目標分解到各個系部,讓各系部結合各專業人才培養要求最終形成系部目標,學校對標各個系部目標,設定了“學生發展質量自我評價”等3個維度、“五星學生比例”等17個監控點的目標。再次,各個班級根據所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制定三年發展規劃以及學年、學期、月計劃,形成班級目標,并從學生發展質量、班主任工作、班級專業特色、班風建設4個維度、16個監控點進行目標達成監控。最后,制定學生個人發展目標。每名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填寫《廣西商業學校學生三年發展規劃》,根據個人實際情況、班級目標,制定三年、每學年和各個學期的發展目標。由此,最終形成了層層涵蓋的完整目標鏈。
2.對標需要,制定標準,打造標準鏈
我校制定并執行《廣西商業學校“六星蓮花”學生發展質量標準》等7個標準;各系部制定突出人才培養特色的《××系各專業學生發展質量評價工作標準》等13個標準;全校各個班級依據上級標準、目標規劃及班級特色,制定班級建設標準;全體學生依據自己的個人目標及規劃制定“六星蓮花”個人標準,最終形成了以國家“中國學生六大核心素養”標準為指導,學校“六星蓮花標準”為依據、系部特色標準相銜接,班級建設標準把控,個人成長標準加持的標準鏈,使學生發展質量標準成鏈成型,工作標準、指標標準配套完善。
3.建立中職生發展層面的質量改進“8字螺旋”
(1)建立學校、系部工作的“8字螺旋”
我校以學校德育與學生發展委員會統領學生發展的“內診”工作,依托“蓮花德育工作坊”組建專門工作團隊,指導系部按照目標、標準、計劃、組織、實施、診斷(監測)、學習(預警)、創新、改進“8字螺旋”,以三個學年為一輪、一個學年為一周期、一個學期為一個循環,設計推進學生發展層面的“內診”工作。
在計劃與設計方面,我們將上一個周期未完成的任務轉移至本周期,將學校規劃任務分解到系部年度任務,再將系部年度任務依次下達分解到各個班級和學生,使得學校任務有落點、個人任務有出處。在組織與實施方面,職能部門組織教師、學生學習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根據部門目標、工作計劃,推動班級和學生的發展工作;召開師生“內診”動員大會等,激勵教師和學生調動“內診”熱情;召開班主任、學生培訓會等,向教師和學生傳達“內診”知識,從而讓班主任帶領全班學生不斷學習“內診”文件,了解“六星蓮花”指標體系,制定學習規劃并填寫測評表等。
在監測與預警方面,我校把每一項目標任務設定預警值,根據監控點采用通知單、OA郵件系統等方式進行監控和預警,使得整個工作計劃的推進與實施有過程性監控,一旦工作偏離了計劃目標便及時進行調整。例如,在成立學校德育與學生發展委員會這項任務時,如果前期還有某位專家沒有聯系到位,觸發了預警點,相關負責人就會及時跟進部門工作,保證任務如期完成。
在診斷與改進方面,每個系部以學期為單位,提取、分析管理數據,并開展診斷與改進。例如,發現學生的某些不良行為數據高于正常值時,相關職能部門及時開展專項“清蓮行動”等進行治理。
在激勵、學習、創新方面,學校可以通過提高班主任津貼、科學制定考核管理辦法等改進激勵措施。而針對班主任“內診”任務推進不力的情況,學校可以轉變理念,派出團隊開展校際調研,學習兄弟學校的先進經驗,引入成功的質量發展理念和“內診”思路;或是請企業專家進校園,指導班級專業建設和學生技能發展;如果發現家校聯系有缺失,還可以創新家校聯系單,通過家校企三方合作促進學生自我發展質量的提升。
(2)建立班級、學生成長的“8字螺旋”
班級和學生個人同樣要以三年為一個循環、一年為一個周期,推進班級建設和學生成長“8字螺旋”。開學伊始,每一個新班級、每一名新生都要完成三年規劃,每年、每學期制定目標、設置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就及時進行診斷和改進。比如,在第一個周期的“內診”中,教師發現學生個人的三星值、五星值出現異常,經調查發現“目標值設置及計分不完善;學生不了解評價指標體系,班主任指導不夠;教學與學生管理沒有完全打通,造成信息不完整,學生評價值有偏差”,對此可以通過對比分析試驗,調整學生自我測量量表的部分分值和計分方式;通過班主任培訓,指導學生科學設定目標;強化標準執行,加強對學生發展數據的采集與應用,打通各系部、教務部門、學生管理部門的數據等。
三、學生發展質量層面“內診”的成效
具有專業特色的“內診”,可以在教師和學生心中種下精細化質量管理的種子,樹立專業發展目標引領的理念,而目標與規劃的引領使得學生發展質量“內診”成效顯著。
(一)學生成才目標明、特色鮮
我校具有專業特色的“內診”使學生發展質量達到“六星蓮花”標準,學生樹立了快樂健康成長形象;學生在校學習與未來發展獲得有力支撐,更加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成才更有信心、成長更有動力、成功更有階梯。經過兩個周期的“內診”,我校五星級以上學生比例提升了17%,不合格星級的學生下降了近7%,各個專業學生都展現了各自的發展特色。
(二)班級建設規范強、專業顯
具有專業特色的“內診”使各班主任開展班級建設工作以目標為引領,工作推進以規劃、計劃和標準為依據,有效改變了過去“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狀態;每個班級的建設突出了專業特色,在進行班級規劃和活動設計中,初步涌現了一批“新零售精英”班級、“面點小達人”班級、“精算飛人”班級等。
(三)學校發展質量高、標準全
在開展具有專業特色的“內診”中,我校為期兩個周期的“內診”實踐中,后一周期初步解決了前一個周期遺留的缺乏“內診”規劃、制度與標準混雜、制度陳舊、學生成長評價指標體系不健全等主要問題,年度目標完成率達到85%,從班級建設、學生個人成長到班主任、系部工作等,均建立了一整套評價或指導標準,學生成長工作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當前,國家啟動了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和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從注重規模、基礎建設,向全面提高質量、深化內涵發展轉型。中職學校只有根據本校人才培養目標,全面、持續地開展具有專業特色的學生發展質量層面“內診”工作,才能真正將學生的發展質量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參考文獻
[1]袁洪志.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立與運行實務[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
[2]李娜娜,寧永紅,周印富.改革開放后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標準的演變及反思[J].職教論壇,2017(28).
注:本文系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精準扶貧背景下中職實戰型新零售創業人才培養研究”(GXZZJG2020A04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楊林鐘(1968— ),廣西鐘山人,本科學歷,高級講師,高級“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學生素質教育、學校德育建設、學生管理、企業內訓、團隊拓展,市場營銷、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營銷類、管理類、創業類課程教學。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