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蒸 谷曉蕾
摘要:國家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數字產業正經歷結構轉型升級,隨之而來的是高職數字媒體專業教育所產生的適應性變化。產教融合是高職院培養高質量技能型人才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有效手段,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為了培養符合產業所需優秀人才,高職數字媒體專業要緊跟產業變化,深入開展提高教育質量深化產教融合,在教學實踐角度下可以從產業鏈課程群、產教雙線并進和服務本地小微企業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
關鍵詞:數字產業;產教融合;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2.022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步入全新階段,隨著供給側改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的持續增強,職業教育領域正擔負著服務區域經濟、行業變革與社會發展的重擔,要為產業發展培養滿足行業新需求的職業技能人才,以適應行新發展趨勢和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需要。踐行產教融合為職業教育品質升級提供重要保障,同時也是學校培育滿足行業發展所需優秀人才的最有效手段。
隨著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流量經濟爆發,數字媒體產業正經歷結構轉型升級,隨之而來的是高職數字媒體專業教育所產生的適應性變化。傳統數字媒體教學形式已不足以滿足行業需求現狀,需要更有效地深入實施產教融合以適應新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從而提高專業才培養品質。本文擬結合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踐經驗,探討數字產業背景下產教融合實踐路徑。
1產教融合價值及對數字媒體專業的意義
1.1產教融合對職業教育的價值
國務院多次在重要文件中對產教融合提出要求,2014年在《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要“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2017年發布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提出“推行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模式”,“實現教育鏈和產業鏈有機融合”要求。2019年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高等職業學校“要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深化產教融合,推動企業深度參與協同育人”。國家如此連續性多個舉措表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關鍵時期,必須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態度,這對職業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職教育以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主,技能需要反復實踐才能有效掌握,僅憑理解和記憶知識點難以獲取,必須在應用過程中學會技能,要熟練技能、提高技能必須在持續實踐的項目鍛煉中積累。有效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離不開與產業發展的協調一致的技能訓練、操作環境、實踐內容、實踐成果。因此,職業教育要優化教學質量必須與產業深度融合,將更多的產業元素帶入人才教學培養中。
隨著供給側改數字化產業升級社會經濟持變革,各行業對適應產業升級的職業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緊迫,職業教育必須提高教育質量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為區域經濟產業發展提供所需的優秀技能型人才。
1.2數字媒體專業產教融合的意義
數字媒體技術是一門兼具藝術與技術的綜合性學科,涉及視覺藝術設計、電子信息軟件應用、專業影像設備操作、視聽語言藝術、創意設計等,充分體現了藝術與技術的創新綜合性。隨著信息技術的持續進步、移動互聯網產業不斷革新、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流量經濟爆發,大力推進數字媒體產業發展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數字創意產業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隨后,全國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了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產業的相關政策。比如,202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要求“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產業經濟升級賦能”。“打造具有自主創新引領能力的數字創意技術與裝備體系”。2021年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進一步支持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發展若干政策》,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中國V谷”,加快推進數字媒體創意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產業發展在變革,與之對應的人才需求也在變革。根據已有報告顯示,短視頻已完全顛覆了以綜合視頻為引領的傳統數字媒體視聽傳播格局,短視頻形成了一個新的數字媒體產業形態。數字媒體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轉型升級,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根據國家教育部2019年12月發布的《高等職業學校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標準》,數媒專業要培養職業面向為數字視頻策劃制作的崗位人才。數字視頻產業正發生著劇烈變化,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短視頻以日均使用時長120分鐘、8.73億的用戶規模穩居細分領域第一的位置,其次是綜合視頻、網絡直播、網絡音頻。數字視頻產業是數字媒體產業的一個重要垂直生態領域,展現了技術與內容的深度融合與交互,持續涌現新業態、產生新的應用場景,適應和滿足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開拓出前景廣闊的龐大市場空間。2020年中國短視頻市場規模已達到1408.3億元,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2021年接近2000億元。
2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
2.1產教融合壓力大項目難
開展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是高校常見的教學與就業融合的重要途徑,如青島黃海學院結合自身地理位置優勢將數字媒體專業與萬達東方影都、派華影業等電影產業進行產教融合。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對于數媒人才的培養產教融合于電影3D影像拍攝與后期制作項目。但是目前電影電視劇等大型影視制作項目整體盈利水平呈下降趨勢,大型優質資源聚集在個別頭部企業導致產教融合的空間會有所降低,而且并不是所有高職院校都有機會與大企業達成校企合作,所以高校數字媒體專業的產教融合壓力較大。而且,傳統產教融合影視項目體量較大、生產到市場投放的周期長、崗位細分精度高且難,學生實踐只能管中窺豹參與度不高。即使進行產教融合,能夠為數媒專業學生提供的實踐機會也十分有限,難以覆蓋到所有學生。學校開展產教融合的主要目的是給不那么出色的學生提供鍛煉學習的機會,如何讓這些學生參與產教融合并獲得較好的課外實踐才是產教融合的真正目的。因此,亟需探索一種“體量小、周期快、需求多、易獲得”的企業項目合作來深化產教融合,將大部分學生都培養成具備崗位從業能力的人才。
2.2產業變化快,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脫軌
數字媒體行業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快速更新迭代的新興行業,近幾年數字媒體產業里招聘缺口最多的就是短視頻、新媒體運營等崗位人才,但畢業生卻無法達到短視頻運營等工作的職業素養與技能要求。許多高校的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育基礎是從傳統圖像專業或者視覺傳達專業培養基礎上轉型而來,與此同時任課教師大多來自于平面設計、動畫、計算機、傳媒等專業。因此,課程設置廣且雜學生所學寬泛,真實企業項目實踐經驗不足,與當前行業崗位要求脫節培養定位特色不準確,就業競爭優勢不明顯,與行業需求契合度不高。
此外,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會根據市場環境更新迭代發生變化,前幾年移動互聯網新興之初,對于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的需求,需要具備APP界面設計、H5融媒體設計、兩微一端設計能力。近幾年流量經濟爆發增長需要具備短視頻策劃創作與運營相關知識與能力。未來幾年伴隨著5G的技術普及可能會需要兼具高清視頻創作及虛實場景實時視頻制作能力。但高校的教學受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周期、教學團隊結構和教學條件等原因,導致人才培養無法緊扣產業升級帶來的技能新需求,學生所學滯后于產業技術實踐。
2.3教學成果實踐性不強,市場應用較少
在未來短視頻的紅利背景下,各行各業在形象宣傳、產品營銷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復合型影視制作人才,尤其是小微企業的缺口更是龐大。但是目前的數字媒體教育教學實踐性不強,重知識輕實踐,教學案例多以虛構項目為主缺乏市場性與應用性,閉門造車培養不了優質的高技能型人才。區域經濟建設產業技術人才需要職業教育培養,職業院校技能人才培養不能脫離實踐環境與市場應用,應與當地經濟建設緊密聯系。如何準確的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如何高效優質的為行業培養優秀的數字媒體內容創作和從業者,如何將產學融合帶來經濟效益,服務企業數字媒體產品需求,這給高職數字媒體專業教學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創新與探索空間。
3數字媒體專業產教融合創新探索實踐
3.1以數字視頻產業鏈為邏輯,構建新型課程群體系
數字媒體技術是實踐應用強技術更新快的專業,在人才培養課程設計上要深化產教融合,注重培育方案與產業實踐、市場應用、社會需求之間供需匹配問題。在教育實踐中引入OBE理念的教育模式以“學生為本、成果為導向”,深入馬欄山視頻文創園、湖南衛視影視產業群開展調研,圍繞產教融合生態鏈搭建、課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優化、就業資源整合等方面開展深度交流,以期探索培養服務于數字視頻產業生態鏈的高質量從業人才路徑。由企業專家、行業專家和高校專家共同探討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及制定課程設置,對不符合當前行業急需技能的傳統課程進行刪除和縮減,構建以數字視頻產業鏈為邏輯的視頻類專業課程群。根據生產流程環節開設以《影視腳本設計》《影視拍攝與制作》《影視特效合成》《新媒體運營》《數字媒體專業項目設計與開發》為專業核心課程群的新型課程體系,科學分布于三年學時并環環相扣緊密相連,深化產教融合確保人才培養與行業緊密結合,接軌新技術、新規范、新流程,為企業培養具備崗位能力的專業型技能人才。
在產教融合探索實踐中,數字視頻產業鏈為邏輯的視頻類專業課程群的課程之間相互映襯互為補充,課程群優勢明顯。如專業基礎課《寫生》課程實踐區域選擇本地靖港古鎮及創業街區,讓學生實地采風調研對其建立視覺美學的形象意識及產業特點認知,沉浸式探尋古鎮所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后置課程《影視拍攝與制作》課根據靖港古鎮新媒體營銷項目要求及定位設計教學,學生在前置寫生課程的美學認知基礎上根據主題分組進行創作與制作實踐。實踐項目與本地企業建立聯系,學生與企業需求方直接溝通、現場走訪,深入理解用戶需求提高項目成果成功率。走進企業園區深入實踐,便于有效進行學習成果產出。最終學生們的多部實踐成果視頻被古鎮采納并支付相應經費,作品投放市場進行應用。
數字視頻行業創作手法日新月異,課程教學內容創新重視行業新技能的培養,將當下行業高頻應用的vlog、科普、短劇場、街拍、路采等創作形式融入日常教學,填補傳統教學內容空白。與此同時,開發多門精品在線教學課程,打破壁壘實現高效轉化,建設了省級在線教學典型優秀案例課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校級課程思政改革項目課程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資源,踐行在線課程等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普遍應用。
3.2產業實踐和教學實踐雙線并進的高效互動機制
經過低年級的專業基本技能學習后,許多高校為實現產教融合在教學后期階段給學生配備業界導師,但多流于形式掛名且與學生缺乏聯系。在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將企業請進來,把學生派出去”探索產業與教學雙線并進的產教融合方式,注重實際效果而非形式,實現產業實踐和教學實踐雙線并進的高效互動機制。一方面,邀請本地短視頻行業新銳企業家和實戰創新創業精英人才走進數字媒體專業教學環境,跨年級跨班級分享行業前沿的實戰技術、崗位經驗、行業規則和設計思維。校外招標的視頻項目企業在為校方服務的過程中,安排學生跟項目、跟執行、跟驗收,充分利用校本資源獲取真實產業項目制作經驗。
另一方面,通過人培課程改革,在高年級頂崗實習課程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走進企業、走進產業項目在具體工作崗位上跟崗實踐。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及能力與企業雙向選擇實踐崗位,企業導師與校內導師進行雙元指導,校內導師為對應方向的專業課程老師,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效提升學生崗位技能。以雙線并進的模式加深產教融合的程度從2018級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學生在新媒體運營公司從事視頻類相關工作并勝任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產教融合的實際效果有效提升。
3.3適應市場服務本地小微企業,產教融合實現經濟價值
在對產教融合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產教融合雖然可以按照校企合作的模式展開,但未必需要校企合作,學生只要真實進入產業市場進行鍛煉即可對實踐技能產生益處。另外產業的市場是公開的,學校完全可以讓學生加入產業的市場競爭之中。在全民短視頻的時代背景下,以抖音為代表的數字視頻平臺以優質內容的視頻為核心即可獲得關注點贊并帶來流量與盈利,是學習實踐成果能被迅速檢驗并獲得市場反饋的有效平臺。產教融合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利益相關者的積極參與,企業、學生、老師三方協同作業使得產教融合探索實踐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本項目探索與實踐過程中與本地小微企業建立緊密聯系如左帝門窗公司、靖港古鎮、陶器非遺工作室、大觀園景區等都為產教融合提供了真實的項目情境并采納應用了學生短視頻作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產教融合項目選擇旨在"小而美"不追求"大而全",這些體量小、周期快、需求多、易獲得的短視頻項目具有主題明確、短周期、快節奏、短小精悍、種類豐富的特點,能讓學生在專業學習的同時就進行整體項目把控、崗位鍛煉,減少畢業等待期。
產教融合企業將學生課程實踐的視頻作品成品應用到抖音、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微博等企業新媒體運營推廣經營中,是企業參與和實施產教融合的內驅力。不僅減少了小微企業對人力、技術、設備、智力資本的投入,還有效降低了其市場營銷成本。如為長房物業公司星辰天地時代共成長營銷推廣活動制作的《云游一日》短視頻作品投放抖音平臺,2日即達4.9萬人次觀看量,累計瀏覽量57.5萬人次;為喬口鎮荷花蝦養殖農產品推廣制作《荷你有約一起蝦玩》《鄉趣》系列短片在微信公眾號投放閱讀3.5萬人次等,幫助本地小微企業把握短視頻風口,獲得較大品牌傳播影響力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學生通過參與具體真實的企業項目,通過有效從業經驗積累并將學習成果交付數字媒體市場檢驗,獲得寶貴的學習經驗和職業能力的提升以及企業給予的經濟回報。讓學生通過產業實踐獲得從業成功經驗或輔助創業,實現就業崗位的無縫對接。教師團隊通過具體的項目指導,不僅有效了解視頻行業制作需求,還能促進三教改革的進一步提升與創新探索。
4結語
未來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迭代,數字媒體專業人才的技能需求還會隨著數字產業經濟發展繼續變化。高校要繼續深化產教融合,將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緊密聯系,才能為產業經濟提供優質的技能人才。伴隨著今后數字視頻流量傳播力的不斷攀升,數字媒體產業既有市場屬性又有意識形態屬性,產教融合不僅能加強職業技能培養,還是進行職業倫理和職業道德等方面教育的有效方式,產教融合的產業價值在三全育人中的倫理道德有效實踐路徑還需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 國發(2014號)[Z].2014-6-24.
[2]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號)[Z].2017-1-20.
[3]國務院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14號)[Z].2019-2-13.
[4]陳婭.高職院校表演藝術類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研究—以廣東粵北地區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06):46-47.
[5]單椋.產教融合下高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課外實踐教學策略[J].藝術大觀,2020,(16):73-74.
[6]夏雯婷,周春林,周欣,等.產教融合視角下高職課程改革實踐研究——以《酒店市場營銷》課程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21,(02):24-28.
基金項目:2020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立項項目(20C1327);2020年湖南省高職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課程負責人:曾蒸)2020年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課程思政改革立項項目。
作者簡介:曾蒸(1987- ),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數字媒體設計及教學研究;谷曉蕾(1982-),女,學士,講師,主要從事數字媒體和信息化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