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梅
摘? ?要:圖書發行企業主要是指各類圖書批復、零售企業,因其經營商品的特殊性,使其核算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流通企業,管理上也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隨著企業會計準則各項具體準則的陸續出臺和實施,以及信息化管理的廣泛運用,圖書發行企業存貨的核算和管理工作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仍存在相關問題需不斷完善和改進。因此,針對圖書發行企業存貨核算和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關工作優化建議。
關鍵詞:圖書發行企業;存貨;管理優化
中圖分類號:F27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35-0092-03
圖書發行企業的存貨主要包括庫存商品和周轉材料,其中庫存商品占到存貨總量的98%左右。因此,圖書發行企業存貨核算和管理主要是指對庫存商品的核算和管理。
圖書發行企業的庫存商品主要是圖書。圖書是一種特殊商品,具有品種多、數量大、時效性強等特點,對其核算和管理一直是圖書發行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亟需優化和改進。
一、存貨核算和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存貨期末計價方法不完善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對存貨可變現凈值低于存貨成本的,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目前,圖書發行企業主要采取按出版年限分年核價的方式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圖書發行企業一般在每年年末對庫存圖書進行全面清理并進行分年核價,根據各出版年限圖書的總碼洋(碼洋=圖書定價×冊數),按照不同的比例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出版物提成差價”。存貨跌價準備提取的上限為庫存圖書的實際成本。例如,按照某圖書發行企業的會計政策,當年出版的圖書不提取存貨跌價準備;前一年出版的,按照年末庫存圖書總碼洋提取10%的存貨跌價準備;前二年出版的,按照年末庫存圖書總碼洋提取20%的存貨跌價準備;前三年出版的,按照年末庫存圖書總碼洋提取30%的存貨跌價準備;對出版五年及以上的圖書,按年末庫存實際成本提取存貨跌價準備。這種計提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時效性特別強的圖書,如計算機類、考試類、工具書類等圖書,新版本一上市,舊版本就無法銷售;而有些發行量較小、學術價值較高的古籍、名著等具有收藏價值圖書,其價值則比較穩定,甚至會升值。因此,僅按照圖書的出版年限提取存貨跌價準備的方法會導致存貨價值的確認缺乏準確性。
(二)財務信息系統無法滿足庫存圖書明細核算的需要
由于圖書發行企業庫存圖書品種多、數量大,且出入庫頻繁,圖書的明細核算工作量巨大。企業的財務信息系統使用的均是通用財務軟件系統,不能滿足圖書明細核算的需要,大量的對賬和核算工作使財務人員陷入繁重的工作,且手工核算缺乏準確性。目前,大多數圖書發行企業通過業務管理信息系統與財務信息系統并行的方式來滿足圖書明細核算與相關管理的要求。業務管理系統與財務核算系統可以并行,但無法實現數據無縫有效鏈接,需要財務人員進行手工結轉,所以仍存在加大工作量、影響核算效率等問題,降低了庫存圖書核算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三)缺少科學的庫存總量控制方法
高庫存一直是圖書發行企業存貨管理的最大問題。一般商品流通企業庫存量控制主要是通過控制訂貨點和訂貨批量,達到既能最好地滿足庫存需求,又能使存儲費用、訂貨費用等降到最低。但圖書是時效性很強的商品,且屬于買方市場,圖書發行企業為了搶占銷售時機,會要求出版社在新書問世的第一時間進行配貨,出版社往往根據圖書發行企業的歷史銷售業績和出版社對該書的市場預測向圖書發行企業發貨,一般貨款結算期為6個月,半年內允許退貨。這種情況下,很多圖書發行企業削弱了對庫存的控制,導致企業庫存過快增長,出現庫存冗余。圖書發行企業庫存管理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在保證收入增長的同時控制住庫存的過快增長。
(四)存貨管理缺乏內部控制
數字閱讀的快速發展給紙質出版物銷售帶來巨大沖擊,很多圖書發行企業管理者在經營的壓力下,將主要精力放在市場拓展和業務創新上,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對存貨管理的有效控制。內部控制缺失或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控制方法,導致很多企業存在庫存核算不準確、采購成本高、存貨質量差、款項回收不及時、庫存盤虧等諸多問題,加劇了圖書發行企業的經營風險。
(五)存貨管理人員能力和素質存在欠缺
我國國有圖書發行企業多是由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民營圖書發行公司多是個體書店,或是由個體書店發展壯大為連鎖書店或圖書公司的,無論是國有圖書發行企業還是民營公司,普遍存在著人才匱乏的問題,管理人員能力和素質存在欠缺,導致企業管理粗放,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無法達到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相比其他行業發展比較滯后。
二、庫存核算和管理優化的建議
(一)圖書出版年限結合動銷率分析的方式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提取標準
在企業采用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業務管理和財務核算的情況下,建議采取圖書出版年限結合動銷率分析的方式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提取標準,可更準確地確定期末存貨價值。對除教材、教輔以外的一般圖書按動銷率進行分析,將動銷率劃分為高、中、低三檔統計,動銷率高的圖書在按年限劃分的計提比例基礎上減少一定的計提比例;動銷率低的在按年限劃分的計提比例基礎上增加一定的計提比例;動銷率劃分為中的可不調整計提比例。教材、教輔類圖書如未改版,則比照一般圖書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已改版,則按庫存實際成本全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企業會計準則》給予財務人員一定的職業判斷空間,圖書發行企業的財務人員應增強財務知識,積累實踐經驗,切實提升職業判斷能力,以合理的方式確定存貨跌價準備提取標準,準確確認企業存貨價值。
(二)通過圖書管理系統的開發和完善,解決庫存圖書明細核算問題
在圖書管理系統與財務核算系統并行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圖書管理系統解決庫存圖書明細核算問題。由于財務核算系統所用一般為購買的通用軟件,程序無法更改,而圖書管理系統則多是企業內部信息部門自主開發或對外委托專業公司開發的,因此,解決圖書庫存明細核算問題可從圖書管理系統入手。建議先明確庫存明細核算方面的具體要求,通過系統功能設計,將圖書明細核算交給圖書管理系統來解決。但是,圖書管理系統的開發人員一般缺乏財務專業知識,需要企業財務人員配合,將庫存圖書明細核算的具體需求列出提綱、畫出流程圖提供給圖書管理系統開發人員。通過圖書管理系統進行圖書收、發、存、購、銷、退的系統記錄和管理,不但解決了財務信息系統無法解決的問題,還有利于企業管理者和相關業務部門對圖書進、銷、存進行實施監控、科學管理。
(三)通過控制新增庫存來控制總庫存
一般來講,圖書進貨量略大于銷售量,是庫存控制的最佳狀態。如果圖書庫存量過大,就使企業資金流動性下降、倉儲費用上升、積壓風險增大、銷售利潤削減;如果圖書庫存量過小,又會使貨源不足,影響正常銷售。因此,圖書發行企業的庫存控制,重點是要對圖書進貨量大于銷售量的部分,即新增庫存進行控制。企業還存在期初庫存。期初庫存包括可銷售和不可銷售兩個部分。在庫存控制時,可銷售的部分可不用考慮。在企業正常經營情況下,不可銷售部分的數量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可進行返貨或報廢處理。若企業經營不正常,期初庫存中不可銷售的部分即使比例較大,也不能壓縮新書采購,因為壓縮新書采購會使可銷售圖書的比例減少,影響企業銷售計劃完成,所以,新增存貨庫的控制是存貨總量控制的著眼點。
控制新增庫存建議采用存貨率指標,即一定期間內,企業進貨量與銷售量的差額占同期進貨量的比率。公式為:存貨率=(進貨量一銷售量)/進貨量*l00%,公式整理得出:進貨量=銷售量/(1一存貨率)。這樣,通過科學制定存貨率指標,一定期間內的進貨量就可以計算確定,從而可有效地將新增庫存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四)通過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強化存貨管理
1.建立健全存貨管理內部控制制度
圖書發行企業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存貨管理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存貨管理的具體部門和崗位職責。還要對存貨的購進與銷售、收發與保管、盤點與處置、銷售款回收、會計核算等各環節,制定全流程的規范管理制度。制度要明確具體并具有可操作性,并要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確保相關制度執行到位,真正發揮控制的作用。
2.運用科技手段強化存貨管理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圖書發行企業應充分運用科技手段進行存貨管理,將存貨管理的各業務環節納入信息系統,通過流程標準化和權力分解,實現有效的內部控制。圖書發行企業可以通過圖書管理信息系統將圖書征訂管理、采購管理、收貨管理、發貨管理、銷售管理、退貨管理、庫存管理、財務結算等每個流程、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業務操作人員的工作都流程化、標準化,切實強化對重要崗位的控制和管理。通過征訂、采購、銷售、結算一體化的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和全流程記錄透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經營風險。
(五)強化人才培養,不斷提升存貨管理人員素質
圖書發行企業要注重存貨管理人員的培養,定期對存貨管理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以豐富知識結構、強化專業技能,樹立職業道德觀,不斷提高存貨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促進企業存貨管理工作不斷優化。
結語
存貨既是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資產的一個重要項目,也是利潤表中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的主要來源,所以存貨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運用科學方法不斷強化存貨的核算和管理,對圖書發行企業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優化資產結構、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艷芳.試析圖書流通企業存貨核算現存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科學中國人,2014,(17).
[2]? ?張曉滿.企業存貨核算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探究[J].財訊,2019,(18).
[3]? ?陳毅振.淺談圖書流通企業存貨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會計,2005,(9).
Inventory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of Book Issuing Enterprises
SUN Dong-mei
(Heilongjiang Publishing Media Co., Ltd, Harbin 150010, China)
Abstract: Book issuing enterprises mainly refer to all kinds of book approval and retail enterprises.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ir commodities, their account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commodity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and their management is also special and complex. With the gradual introd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specific standards of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as well as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inventory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of book issuing enterprise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re are still relevant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constantly improved. Therefor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nventory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of book publishing enterprises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suggestions for optimization of related work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book distribution enterprises; stock;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責任編輯? ?彥?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