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虎
【摘 要】信息科技課堂教學離不開情境創設,教師在課程教學實施中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創設真實、具體、富有價值的情境。教師通過精心創設不同類型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讓核心素養在情境中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升。
【關鍵詞】信息科技;核心素養;教學情境;創設方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671-7384(2023)04-059-02
信息科技核心素養的落實要以信息科技知識為基礎,依托于學科思想和不同情境中的問題解決,在各種情境中完成知識體系構建。創新教學情境,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信息科技學習中,而且能為學生打造出高效的信息科技課堂,全面提高學習質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創設趣味性游戲情境
游戲情境是指教師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創設不同類型的游戲,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將知識融入游戲中,讓學生在玩游戲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在游戲中習得知識,掌握技能,引發思考,培養思維。教學中學生認同游戲形式,參與度高,精心設計的游戲會使學生產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游戲情境在教學介紹環節和關鍵概念理解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花朵繽紛”一課的導入環節,為了讓學生掌握隨機數控件的使用,教師設計了一個擲骰子的游戲情境。學生通過擲骰子的游戲,了解到計算機中也要有隨機數的設定,進而產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和學習新知的動機。此時,教師再引出新課內容:花朵繽紛,用Scratch程序模擬花開滿園效果,并解釋正因為有隨機數控件的使用,讓五彩的花朵開滿屏幕,學生探索新知興趣濃厚,課堂氛圍濃烈。在本例中,游戲情境的設計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讓學生在游戲中激發探索動機,引發思考,為進一步分析問題、設計算法進而解決問題創設了情境基礎。
創設真實性問題情境,培養應用能力和實踐思維
教師應當多借助學生平時生活中的真實生活體驗來創設教學情境。核心素養導向的信息科技教學,應為學生創設面向“未知”“原始”“真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像信息科技專家那樣“獨立嘗試用各種方法研究問題”,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提高面對復雜情境的問題解決能力,以適應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和復雜多變的未來社會。
例如,在“插入超鏈接”這一課中,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為我們的城市設計一個多媒體作品,向遠方的朋友介紹我們城市的美食。通過真實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去設計作品,作為小主人向遠方的朋友介紹城市的美食。然后,教師展示以前學生制作的介紹中國美食的作品,清晰地展示出介紹的目錄內容,通過點擊鏈接的形式即可快速跳轉到相應的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超鏈接是一種重要的技術,更符合人們閱讀的一種習慣。通過作品內容頁讓學生設計制作目錄頁,插入超級鏈接,展示作品。上課過程中學生能積極地探索超鏈接的制作,圍繞本地特色美食來制作,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果自然就不言而喻。本節課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將教材和真實情境有機融合,除了在剛開始環節教師演示超鏈接的基本制作方法,后續所有的環節都是由學生根據情境需求自主探究完成新知學習,強化其實踐應用能力。
創設沉浸式欣賞情境,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設計思維
欣賞式情境是指教師展示一個精心選擇的樣例作品,讓學生欣賞,并剖析其中的設計方法以及效果的技術運用,從而引出新知的學習或運用。欣賞式情境用于導入、創作、評價和總結等不同的教學環節,在不同的環節賞析的目的和側重點會有所不同。欣賞式情境的創設,除了欣賞,更多的是剖析,不同環節的作品分析激發了學生的創作靈感,思維的鍛煉和提升同樣可以達到有效的落實,提升了學生的設計思維。
例如,在講授畫圖軟件“復制和粘貼”這節課時,教師首先給學生欣賞T恤、手提袋圖片,上面的圖案整齊有序排列形成的。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在圖案設計中,設計師用重復的手法,讓相同或相似的圖案按一定規律進行排列,形成一種具有沖擊力的視覺體驗,然后通過簡單的顏色變化或位置變化又形成新的效果,借以培養學生的整體思維和設計思維。接著,讓學生利用自己剛剛學習過的復制和粘貼的方法在草圖上進行設計,既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又展示了個性,同時體驗到計算機作圖帶來的巨大便利。通過作品評價學生再一次體驗到設計中組織結構、色彩搭配之美,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設計思維和創新能力。
創設綜合性項目化情境,培養學生整體思維能力
項目化情境是在一節課設計一個完整的項目,圍繞某一主題,創設脈絡清晰的系列情境,將整節課教學目標有機地融合起來,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并能讓學生在整個項目中去把握各任務間的聯系,學生能夠為整個作品的完成去不斷探究,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有利于整體思維的培養。
例如,在Scratch模塊中的“賽車游戲”這一節課,主要學習內容是運用偵測和判斷控件,進行游戲的創編,學會調試和優化腳本。教師利用學生非常熟悉的《賽車總動員》中的麥昆來導入,引出設計自動駕駛汽車這個主題。圍繞該主題,根據本節課知識點,創設了“選賽道,車有道;析賽道,添傳感器;彎道賽車,提高性能”三個完整的情境,從用Scratch設計賽道,到感知賽道,添加偵測控件,再到優化腳本,提高性能,適應彎道。通過將一個完整的設計賽車游戲分解成一個個的具體的任務,最后將三個任務進行合并,形成一個完整的賽車游戲,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情境中學習建構新知。這個完整的項目既是對學生綜合的能力的鍛煉,也是對學生整體性思維的培養。這節課情境設計有趣,學生都非常認真、積極地探索角色的繪制、腳本的搭建、程序的優化,體驗成功的喜悅,整節課學生學得投入,教學效果好。項目式情境的創設,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有利于整體思維的培養。
創設德育情境,培養學生道德品質
德育化情境就是在信息科技課堂中,巧用情境創設,借助情境的感染力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信息科技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的有機整合,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在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中健康成長。
例如,在“Scratch主題創作”一課中,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剛學的角色、動作、場景變換功能等進行綜合創作,教師開展了感恩母親,制作“母親節動畫賀卡”的主題活動。圍繞這一主題,教師介紹母親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付出的勞動,引導學生分享小時候母親養育自己的小故事,讓學生在感恩中結合我們學習過的Scratch知識創作動畫賀卡。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去創作,熱情非常高漲,最后呈現的作品也異常精彩。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信息科技課堂情境創設方法多樣,不同類型的情境適用的教學內容和環節不是一成不變的[1]。作為一名信息科技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己對核心素養的認知理解,通過創設合理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新知、掌握技能、提升核心素養,讓核心素養在情境的沃土中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程建娜. 從“一課二迭”的三版本教學改進中探討計算思維教學——以《基于枚舉算法的問題解決》一課為例[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0(24): 35-37+51.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
編? ?輯:王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