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魯班工坊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通過“一塊品牌、兩類職能、三條理路、四個內涵、五項創舉”,不僅實現了對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培育、嵌入和提升,搭建起中國職教與世界交流合作的平臺,也對未來其他職業教育跨境項目培育乃至引領國際職教話語風潮具有深刻啟示:品牌質量優先,培育話語體系;傳導理路銜接,嵌入話語體系;內涵建設充實,提升話語體系;首創舉措頻出,引領話語體系。
[關鍵詞]職業教育;話語體系;魯班工坊
[作者簡介]眭川(1988- ),男,江蘇鎮江人,廈門理工學院,助理研究員。(福建? 廈門? 36102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福建省“我為建設新福建獻良策”(統一戰線專項)課題“‘一帶一路’與福建省應用技術型高等院校跨境教育合作研究”(課題編號:JAT22108)和廈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一帶一路’與應用型高等職業院校國際教育合作”(課題編號:2002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3)09-0043-08
著力培育、嵌入、提升中國特色職教國際話語體系并引領全球職教話語風潮,是全面提升中國國際話語體系、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義,也是服務好“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魯班工坊孕育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班墨”文化的深厚哲學功底,與時俱進地融入了“精益求精、創新進取、崇尚科學、心系百姓、胸懷天下、造福人類”的中國職教發展觀,對于未來其他職業教育跨境項目培育乃至引領國際職教話語風潮具有重要的啟示。
一、魯班工坊的核心要義: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構建框架
魯班工坊是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逐步形成一套較完整的系統,進而不斷嘗試國際化拓展、品牌化運營、體系化嫁接等的對外交流合作路徑,也是國內、國際產教融合、課證融通、理實一體雙循環的創舉。魯班工坊是以中國職業教育領域的首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十五年建設成果為總體支撐,以平等合作、優質優先、重能強技、產教融合、因地制宜為建設原則,以“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為教學模式,以中國教育部主導開發的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為基本依據,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質賽項裝備為主要載體①,以師資培訓先行及教材教學資源為必要保障,在境外創建的實施學歷教育和技術培訓的實體化合作機構。魯班工坊旨在為合作國培養熟悉中國技術、了解中國技藝、認知中國技能的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合作國青年高質量就業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話語是說話行徑與說話效應的有機映襯互構,體系指某種標準下的同種事物按照既定的秩序性和關聯性包絡組合而成的整體。話語體系是話語因子按照一定的序列與法則排列組合而成的話語包絡體,以結構化的直觀形式包納結構化形態所蘊含的集成效用與融通功能,是服務于一定話語主旨、針對特定話語概念、具有特色表達渠道的話語模式,在不同的話語語境與規定的問題情境中具有不同的深層內蘊與價值導向。根據對已有研究文獻的整理綜述,針對話語體系特征的主流釋義有以下幾種觀點:第一,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話語體系是一系列具有內在關聯價值的話語總和,具有共性和特性的統一性、主體建構性、文化基因性和實踐發展性②。第二,從政治學的維度出發,話語體系是思想體系、理論體系的外化表達模式,本身就具有學科特性,能在學科間互通互融,從而達成核心概念上的邏輯一致性③。第三,從教育學的向度發散,話語體系是在現代化發展背景下,依托現代文明語境形成的關于教育行業行動的總稱,也是教育行業內外信息交流的載體,投射出一國或一個地區的教育發展水準和影響力④。
根據魯班工坊的藍圖規劃、頂層設計、戰略布局和預期效能,其核心要義本質可以歸納為“一塊品牌、兩種功能、三條路徑、四個內涵、五項原則”⑤。這既是魯班工坊建設和發展的精華所在,同時也為我國職業教育話語體系提供了邏輯理路和構建框架。本研究在此基礎上,結合新時代特征和新態勢發展,試圖從品牌塑造、建設模式、內涵建設等方面來梳理魯班工坊的發展經驗及對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建設的啟示。
二、魯班工坊的品牌塑造: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培育
目前主要面向亞非歐定點開辦魯班工坊,培植中國職教國際品牌。在塑造品牌的同時,還針對不同的接受對象設置與之需求相適應的職能定位。由此,以顯赫的品牌優勢和全方位覆蓋的職能細分,在國際職教領域嶄露頭角。
(一)魯班工坊國際品牌的創塑
魯班工坊作為發源和成熟于天津市的中國特色職教輸出平臺和中華班墨文化交流基地,是天津市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整體外交戰略話語體系,推動國內特別是天津市內的優質職教理論和實踐成果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載體和品牌門戶。當前,已先后在泰國、柬埔寨、葡萄牙等24個國家落地了26個魯班工坊項目,覆蓋亞非歐三大洲域,為合作建設國培養出批量支撐當地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支柱性產業技術骨干和領軍人才,涵蓋中職、高職、本科三個教育文憑層次,涉及新能源、工業機器人、大數據、云計算、鐵道運營、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學科門類和細分專業,僅接受學歷教育的就達3000余人,另外還面向企業培訓了萬余對口緊缺人才。同時,魯班工坊還開發了數十個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并被納入“魯班工坊”合作建設國的國民教育體系。此外,魯班工坊還加強自身規劃和品質控制體系建設,推動形成品牌立項、品質建設、規劃發展、效能評估、體系研究、模式推廣“六位一體”的完整閉環。為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以及為中國特色職教話語體系的構建和推廣保駕護航,魯班工坊建設聯盟應運而生,首批就有32家合作公司和18所院校共50家單位入盟,當前已擴展為72家成員單位,協同締結國際化產教學研融合的政校企合作紐帶,縱深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在亞非歐國家的本土化落地實施,探索、培育并推廣職業教育的中國方案和中國品牌,推動形成中國特色職教話語體系。
魯班工坊項目的建設過程,就是國內應用技術型院校和境外合作伙伴協同探索高標準踐行政產教融合、政校企合作的過程⑥;魯班工坊品牌的架構過程,就是中國職教話語體系、模式和標準在世界職教舞臺以精華萃取的形式展示中國職教發展成果的過程。其中,亞洲魯班工坊(5國5個)是品牌創設的奠基者,歐洲魯班工坊(5國5個)是品牌擴展的開拓者,非洲魯班工坊(14國16個)是品牌深化的領航員和集大成者。
(二)魯班工坊的職能定位
魯班工坊主要通過輸出工坊獨有的教育資源,為合作建設國培育經過系統學習考核、符合學分學制要求從而獲得學歷學位證書的畢業生,以及為合作建設國培養經過短期階段性培訓獲得專項技術技能的管培生。可見,魯班工坊的職能定位主要分為學歷學位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兩種,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在整體的職能定位區劃下,結合目標市場所在地的需求,又可以細分區劃小領域。例如,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和印度金奈理工學院合作共建的魯班工坊,主要針對中國5家出口企業和印度本土企業的需求,對數控設備和工業設計人才開展短期培訓;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和葡萄牙塞圖巴爾理工學院合作共建的魯班工坊,主要針對葡萄牙企業對于電氣自動化專業應用技能人才的需求,既通過學歷教育培養專業的高素質人才,也通過短期專業研修培養“即插即用”的人力;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和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學合作共建的魯班工坊,主要是為提升合作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訓條件,以培養更多的高學歷高素養專業人才。
三、魯班工坊的建設模式: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嵌入理路
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嵌入,不僅是一個值得商討的學術問題,更是一個政府關切、市場關注的實踐性問題。換句話說,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不能僅停留在理論探討層面,還需要深入到實踐層面,找到適宜的嵌入理路。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本質上帶有主體性和權力性,表現為多主體角度的權力科層結構。從這一結構出發,結合目前魯班工坊的發展模式和建設經驗,可以導出以下三種嵌入理路:
(一)學校間合作建設模式
該模式主要是學校根據自身發展需求自主開展對外合作,在辦學辦班、交流互協的基礎上挑選合作伙伴,共建魯班工坊,典型代表主要有印度魯班工坊和馬里魯班工坊。印度魯班工坊由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和印度金奈理工學院合作共建,主要面向以金奈為中心的區域開展學歷教育與技術培訓,為當地中資企業和本土企業輸送高素質工業技術人才。馬里魯班工坊由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馬里巴馬科科技大學聯合建立⑦,為當地輸送醫療衛生領域的技術骨干和創新人才,推動兩國在傳統醫療領域特別是中醫領域的通力合作,加速中醫技術和中華文化在當地的傳播,顯著地助推中國特色職教國際話語體系的本土化嵌入。
(二)學校與企業間合作建設模式
該模式主要是由學校與中資企業或者中外合資企業合作,在目標國所在地直接落地魯班工坊,或者在合作企業的牽線下,與當地學校共建魯班工坊,典型代表主要有肯尼亞魯班工坊和烏干達魯班工坊。肯尼亞魯班工坊由天津城市職業學院會同中資企業華為公司在當地的馬查科斯大學建立,創辦宗旨是為當地中資企業和本土企業培植ICT領域的高學歷技術骨干和高水平實訓人才,培養職能涵蓋四年本科和短期進修培訓。烏干達魯班工坊由天津工業職業學院借助植根烏干達21年的中資企業——天唐集團的獨家渠道,在埃爾貢烏干達技術學院創辦而成,主要面向烏干達當地青年提供數控加工和自動化技術等高端技能培訓,以滿足當地企業的用人需求并帶來更多的就業窗口,顯著地助推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社會性嵌入。
(三)政府間合作建設模式
該模式主要是在中央政府之間的戰略合作框架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友好交往備忘錄基礎上,雙邊共建魯班工坊,典型代表主要有葡萄牙魯班工坊和柬埔寨魯班工坊。葡萄牙魯班工坊是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見證下在里斯本簽署協議創建的,這是繼英國魯班工坊后第二個在歐洲本土建立的魯班工坊,主要涵蓋本科和研究生層次的自動化機械制造和機器學習應用型工程教育,標志著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獲得了西方先進國家的認可,顯著地助推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高端性嵌入。柬埔寨魯班工坊是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海南主持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國家領導人會議上提出要上馬的建設項目,后期由外交部和教育部轉交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在柬埔寨國立理工學院啟動和運作,并獲得了柬埔寨政府授予的勛章和首相的簽名,顯著地助推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高層次嵌入。
隨著魯班工坊品牌建設和職能定位從務虛到務實,從推演到實戰,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得到長足潤養和培育。通過學校之間、校企之間、政府之間等合作路徑的暢通疏導,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得到全方位、多維度、權威性的嵌入。
四、魯班工坊的內涵建設: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質量提升
魯班工坊是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知名品牌,在國際上的職能定位清晰且合作路徑暢通,其發展前景和建設質量事關國家戰略實施的可見成效度和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全球影響力。因此,在當前魯班工坊全球廣泛布局落地生根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建設質量和發展內涵。換句話說,魯班工坊的內涵建設是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質量提升的關鍵所在。具體來看,魯班工坊的內涵建設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一)教學模式
魯班工坊采用的教學模式是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模式,簡稱EPIP模式,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最高獎項,是目前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最顯著標識。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模式以工程創建為框架,以企業實踐為抓手,以創新能力為宗旨,以在工程創建過程中通過加強企業實踐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主線。亞洲第一家泰國魯班工坊和第二家印度魯班工坊是貫穿使用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模式的集大成者和典型范例。泰國魯班工坊建立“工程實踐創新項目體驗中心”和“中泰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一坊兩中心”融“教、學、做、賽、訓”為一體,為工程實踐創新職業教育體驗樹立了標桿,并且促使泰國大城府基礎教育服務部成為工程實踐創新聯盟建盟成員單位。印度魯班工坊也成立了“工程實踐創新教育研究中心”,并組織“工程實踐創新項目師資研修班”,以工程實踐創新為主線,完成包括專業理論學習、專業實踐實訓、企業現場觀摩、理實一體考核等在內的研修流程,推動“工程型”“實踐型”“創新型”融入印度本土師資培育的始終,為魯班工坊教學模式在印度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教學標準
魯班工坊教學標準是在教育部職業教育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的基礎上,通過梳理國際化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的承接匹配情況,堅持產學研一體融合發展的課程設置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最終形成的全方位專業教學標準。一是場地建設標準化,理論教學活動空間和實踐實訓活動空間相互獨立且錯位布置;二是實訓裝備標準化,實訓裝備需要滿足專業建設、專業評估、賽事要求、教育培訓和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規模化和高水平需求;三是師資培訓標準化,更好地幫助外方進修教師深刻理解中國職教文化、職教理念、職教模式和職教標準,進而更為顯著地推動中國特色職教國際話語體系植根于外方師資的根本認知觀中;四是教學資源開發標準化,中外合作開發或中方獨家開發的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教學資源應該是紙質和流媒體立體化且模塊標準化的。
(三)質量評估
魯班工坊作為中國特色職教話語體系的集大成者,有著嚴格的質量認證體系和規范的質量評估標準,涵蓋了每一個項目構思、創設、實施、反饋的全程閉環。這是借鑒德國“雙元制”和澳大利亞“TAFE模式”的先進經驗、全盤考慮國內和國外的職教發展實情之后,最終衍生出的具有廣泛普適性和多維機動性的質量評估標準體系。項目構思和創設階段的質量評估重心落在項目架構核心元素的標準化建設上,項目實施反饋階段的質量評估重點在于項目專業教學模式和教學標準是否被全面或部分接入合作國國民學歷教育體系和職業資格證書認證體系⑧,以此閉環的圓滿完成來確保中國特色職教話語體系得到強化和提升。
(四)保障方式
魯班工坊的項目建設始終得益于宏觀和微觀上的有力保障。宏觀上,背靠祖國強大的經濟政治實力和文化教育驅動力,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加持和全球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普及的助力下,推動國內輸出資源本土化并充分調動合作國的本土資源,依靠合作國本土企業、本土院校和本土師資,融入合作國國民學歷教育體系和職業資格證書認證體系,服務于雙邊職業教育交流往來并最終服務于雙邊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微觀上,注重師資培訓和教學資源的同步開發,魯班工坊“工程實踐創新師資培訓項目”是在建設之初對于合作國教學師資和管理隊伍進行常規性和系統化培訓的基石性工程,“工程實踐創新教育研究中心”開發“基于工程實踐導向、現場任務驅動”的教學資源,從而有力推動了合作國教學師資和管理隊伍職教水平的整體提升。如此一來,魯班工坊教學模式、教學標準等教學資源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中國特色職教話語體系才能真正得到強化和彰顯。
五、魯班工坊的創新舉措: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引領路徑
在不到7年的時間內,魯班工坊從概念設想到落地生根,從屢次首創到頻獲佳績,從政校企三方互通合作到創新型骨干人才培養,連通著國內國外職業教育文化理念和實踐創新的雙循環,跟隨著“一帶一路”偉大倡議,踐行著“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價值觀,從以下五個維度推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逐步引領全球職教話語風潮。
(一)政府、校校、校企之間協同互通
魯班工坊從建設伊始,就深深地打上“一帶一路”的烙印。隨著魯班工坊在“一帶一路”沿線諸國的戰略性布局,在亞非歐三洲已成規模,特別是在非洲地區已形成氣候。
在已創辦和運營魯班工坊的國家,其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創建之初就積極聯系我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就建設理念愿景、計劃方案、投入實施、運營權責和產出成效等展開多輪磋商,在政府之間友好協商的前提下簽訂協議、創立運營,這樣就將魯班工坊整體架構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有利于推動中國特色職教話語體系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引領全球職教方向。葡萄牙魯班工坊是在習近平主席的見證下在里斯本簽署協議創建的,柬埔寨魯班工坊是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海南主持“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國家領導人會議上提出要上馬的建設項目,柬埔寨首相洪森在柬埔寨魯班工坊所在學校負責人的證書上親筆簽名,印尼總統佐科考察并高度肯定印尼魯班工坊,雙邊中央政府的密切合作和親切關懷確保了魯班工坊的發展前景。
雙邊院校是未來魯班工坊落地和運轉的主陣地,是否互通有無、有序配合和銜接到位,不僅關系著魯班工坊的發展前景,更關系著中國特色職教話語體系能否充分體現引領作用,能否進一步助力“一帶一路”倡議走廣走深走實。天津第二商業學校和英國奇切斯特學院共建英國魯班工坊,天津高校頒發的中餐烹飪教學標準準入英國職業學歷框架,相應教學技術納入英國學歷教育體系,揭開了中英職教標準對接、互認銜接的合作序幕。
跨國企業和本土企業本身對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具有訂單式需求,因而對堅持產教研融合、培養面向企業單位應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魯班工坊建設具有強烈的參與動機,甚至主動尋求與院校合作,希望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為響應國家戰略,同時也為更好地進入非洲市場,聯合天津城市職業學院和賽爾網絡有限公司,與肯尼亞馬查科斯大學共建魯班工坊,為企業也為當地培養熟悉計算機網絡技術、產品和標準的培訓師資和應用人才。
政府、校校、校企之間協同一致、通力合作,通過職教資源共商、共研、共建、共享,促使雙邊職業教育資源投入產生層次遞增邊際收益,有力提升魯班工坊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實際效用和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引領作用。
(二)合作院校和專業精心遴選
魯班工坊外方合作院校均根據標準精心遴選而出。首先,合作院校均來自地緣政治穩定、戰略地位重要的國家,如英國、泰國、肯尼亞等。其次,合作院校在本國多具有較高職教聲譽和影響力,如素有“埃及清華”之稱的艾因夏姆斯大學、被英國女王授予“女王紀念獎”的奇切斯特學院、就業率高居葡萄牙國內第二的塞圖巴爾理工學院等。最后,合作院校均有很強的合作意愿且領導層對職教合作抱有極大熱情,如印尼教育部部長親自考察魯班工坊無人機項目,埃及教育與技術教育部部長認為魯班工坊將帶來先進的職教資源和技術等。
合作專業均為合作國產業發展所需和國內合作院校優勢所在,在合作國具有良好的生源質量、辦學條件、政策支持,能夠推動當地魯班工坊學歷教育納入國民學歷教育體系,并且能夠加強雙邊產學研融合和職教思想文化交流,有利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才培養和就業增加。例如,印度魯班工坊所選的數控、光伏、工業機器人等專業,就是印度重點支持的支柱性產業、中國天津機電職業學院和輕工職業學院的優勢學科與中資企業緊缺用人所需專業的三重疊加。
(三)實訓基地建設和輸出設備技術國產化
魯班工坊講究“做中學、學中做、做學結合”的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模式,因此學習教室必須有足夠大的空間,操作設備必須有足夠的數量和達標的質量,以滿足理實一體化的日常操作需求。例如,英國魯班工坊利物浦教育教學中心落成為“魯班旗艦餐廳”,占地面積高達六百平方米,融合教學、研發、實踐、評測、商業等多項功能,綜合發揮出魯班工坊職業技能培訓、技能成果展示、技能商業化運營等復合性作用。
魯班工坊輸出的設備和技術均是國產化的,并且是我國相關領域最高水平的代表,同時展示了我國在相關領域深度對接國際高標準的技術實力和裝備水平,有利于進一步發揮中國特色職教話語體系的強大能量和引領作用。例如,葡萄牙魯班工坊所配備的中國國產國標儀器設備全部達到ROHS國際化認證和CE認證標準,是目前為止建設時間最短、建成水平最高的項目。
(四)國際化師資培訓和教學資源開發
除我國合作院校派出教師前往合作國魯班工坊授課外,還培養更多技術過硬、擅長教學的本土教師,以達到“授之以漁”的應有之義。培訓方式可以是對方派人到我國合作院校進修,也可以是我國合作院校派出教師在前往魯班工坊授課的同時主持培訓工作,但培訓時長必須有保證,培訓內容要以理論為輔、實操為主,說教為輔、理念為主,微末處為輔、重難點為主。同時,還通過生產過程和教學過程相融合、工程實踐和課堂任務相結合開發教學資源,既體現中國特色職教理念和職教話語體系的先進性和引領性,又符合合作國當地的職教發展實際和企業發展需求。例如,印度魯班工坊合作院校金奈理工學院公派首批六名教師帶頭人到國內合作院校天津輕工職業學院和天津機電職業學院“EPIP師資培訓班”接受標準化進階式培養,后續又開辦多期師資培訓班,天津兩所合作高校還主導開發了國際化教學資源和雙語教材。
(五)創新型骨干人才培養
傳統職業教育注重培養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魯班工坊注重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廣袤海外視野⑨、掌握國際游戲規則和公司發展規律等達到更高標桿的國際化創新型骨干人才。魯班工坊為合作國職業教育領域提供了兩層創新型骨干人才培養的全套模式,包括第一層技術師資培育和第二層學徒學生培育。
技術師資培育主要與魯班工坊培養國際化創新型本土師資的基本理念一脈相連,從規模和效率上提升了魯班工坊教育教學的傳導水平,為其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中國特色職教理念和職教話語體系進一步凸顯引領性和吸引力埋下伏筆。學徒學生培育主要與魯班工坊為合作國培養國際化“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核心目標一脈相承,培養對象包括參加學歷教育的在校學生和技能培訓的企業學徒,還能兩者兼顧,讓學生在獲得學歷的同時提升職業技術技能、增加就業理想度,從而深刻印證并廣為傳揚了中國職教理念。例如,埃塞俄比亞魯班工坊采用“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教育模式對合作方院校骨干教師進行理念、技能等全方位的多期輪訓,并與考核結果優秀的骨干教師攜手讓學生、學徒更加深刻地認識國際商業環境,體驗公司運營流程與方式,將書本上的定式文字轉化為真實動態場景中的具象化實踐。
六、魯班工坊的經驗總結: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建設的未來路向
從亞歐非24國26家魯班工坊的構想、創設、運營的過程與效果來看,魯班工坊很好地搭建起中國職教與世界交流合作的平臺,積極探索出符合合作國重點產業發展要求的教學標準和職教模式,培養了符合當地企業和中資企業急需緊缺的創新型骨干人才,宏觀上促進了中國特色職教國際話語體系從培育、嵌入、提升到引領的蛻變式發展,主動且高效地服務了“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亞非歐諸國的深入人心。以魯班工坊的發展經驗為鏡鑒,未來其他職業教育跨境合作項目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循序漸進、逐步推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進一步建設。
(一)品牌質量優先,培育話語體系
要基于更多的職業教育跨境合作項目培育中國特色職教話語體系,必須堅持品牌建設和質量優先的基本戰略,關鍵在于制定并嚴格執行標準、堅決踐行政校企工學結合和國際產教融合、堅定本土化可持續發展戰略。
首先,制定并嚴格執行標準是項目品牌質量的根本保證。魯班工坊創立之初即制定并執行嚴格的標準,按照國際化輸出項目的建設相求,標準化工坊建設面積、師資培養、實訓場館設施、課程標準、教學資源等品牌質量核心要素。其次,堅決踐行校企工學結合和國際產教融合是項目品牌質量的決定因素。魯班工坊是由中方和外方雙邊政府、學校、企業等多方力量共商共建共管共享而成,服從政府外交戰略,服務企業用人需求,實現商業、行業、企業、職業和學業的五業聯動融合,促進品牌效應的廣泛輻射和廣為傳播。最后,堅定本土化可持續發展戰略是項目品牌質量的持久動力。魯班工坊授合作國本土教師以“漁”而開枝散葉至本土學生和學徒,并推動工坊主導制定的專業標準和培養模式準入合作國國民教育體系,為品牌扎根本土注入持久動力。
(二)傳導理路銜接,嵌入話語體系
要在職業教育跨境合作項目實踐中嵌入中國特色職教國際話語體系,必須堅持理路創新拓展、銜接到位,多元協同加快項目建設,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校校、校企、校政、政企、政政之間攜手共建、合作運營等。
校校模式要求廣泛調研和現場考察,遴選優質且意愿強烈的合作院校,雙邊資源優勢互補,泰國魯班工坊采用此類模式。校企模式要求選取海外品牌知名、市場較大、業務繁多的中資跨國企業,注入自主研發的教學模式,培養企業需要的本土人才,印度魯班工坊采用此類模式。政政模式要求國家政府之間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院校在此框架內展開具體合作,柬埔寨魯班工坊采用此類模式。
(三)內涵建設充實,提升話語體系
要提升職業教育跨境合作項目的建設質量,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影響力,必須堅持加強內涵建設、充實話語體系的內容,關鍵要從教學模式、教學標準、質量評估和保障方式四個場域出發,確保內涵建設厘清方向、精準發力、措施到位。
首先,要采用中國自主設計的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教學模式,這是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最顯著標識。亞洲第一家泰國魯班工坊和第二家印度魯班工坊是持續貫徹落實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模式的集大成者和典型范例。其次,要在教育部職教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的基礎上,通過梳理國際化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的承接匹配情況,堅持“產學研人”一體融合發展而最終形成全方位的專業教學標準,亞洲第一家泰國魯班工坊和歐洲第一家英國魯班工坊均核準實施中國合作院校原創的教學標準,并將其納入國民學歷教育體系。再次,務必高標準建成嚴格的質量認證體系和規范的質量評估標準,并涵蓋項目的構思、創設、實施、反饋的全程閉環。最后,要從宏觀和微觀上給予項目有力保障。宏觀上包括經濟政治實力和文化教育驅動力等,微觀上包括師資培訓和教學資源開發等。埃及魯班工坊就是在埃及政府職業教育2.0時代愿景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宏觀上制定標準、出臺政策、完善體系,微觀上加強培訓認證、促進教師轉型、構建能力本位課程、提高職教就業相關性。
(四)首創舉措頻出,引領話語體系
要不斷擴大職業教育跨境合作,充分體現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引領作用,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持續推出首創舉措,關鍵要從政校企三方聯動、合作院校和專業精心遴選等維度介入,確保舉措原創得當,效果顯著吸睛。亞非歐24國26個魯班工坊項目均是從相應維度推出首創舉措,促使雙邊職業教育資源投入產生層次遞增邊際收益,迭增魯班工坊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實際效用和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引領作用。
[注釋]
①呂景泉,楊延,芮福宏,等.“魯班工坊”——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新支點[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617(1):48.
②劉國瑞,路曉芳.新時代新征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建設的使命、任務與策略[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4(1):1.
③⑤周建松,陳正江.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話語體系的構建[J].現代教育管理,2019(1):68.
④李敬.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教育話語體系建設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42(31):60.
⑥呂景泉,李力.亞洲魯班工坊項目建設、品牌創建及推廣應用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21(10):4.
⑦呂景泉.非洲魯班工坊項目建設、發展策略及管理政策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21(5):10.
⑧楊延,王嵐.中國職教“走出去”項目“魯班工坊”國際化品牌建設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2):124.
⑨董銳.“魯班工坊”合作辦學模式面臨的現實挑戰及應對策略[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9(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