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
摘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在學習更復雜和探索性的知識時,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掌握更好的基礎知識,讓學生逐漸掌握一些更有效的記憶方法和學習策略,才能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鍛煉,更好地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作者對初中化學有效記憶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探討,以供相關專業人士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 ?有效記憶 ?教學策略
1復述記憶
教師應先讓學生解決所學的知識點,然后讓學生將知識點重復多次,最后讓學生記住知識點,使他們能牢牢記住。重復要求學生從整體上理解知識點,掌握知識點的客觀規律,學生能夠增強對知識點的歸納,進而借助這些知識點達到長時記憶的效果。因此,在平時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除了選用這些化學語言外,還應當需要多次重復知識點,從而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1]比如“元素”這門課,目前元素周期表中有118種元素。因此,教師借助記住每個元素的寫法和讀法,能夠采取使用重復記憶的方法,讓學生在寫字的時候,在口中重復數次這些元素,幫助學生牢記在腦中,讓學生看懂如何巧妙地閱讀和學習。鑒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較多,學生應當需要有規律地、定量地重復,這樣才能有效地長期記憶,否則重復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2概括記憶
目前對初中化學有效記憶有兩種概括。一種是順序總結,即將化學知識點按順序排列,總結時突出順序,讓學生理解知識的順序。如在用排管法采集氧氣時,實驗步驟通常分為“一檢、二裝、三定、四充、五加熱、六收、七移管、八滅”,這個序列的總結涵蓋了整個實驗的重點和細節,讓學生能快速理解老師講的內容,也便于學生深刻記住實驗過程。第二種是數值推廣,主要用于化學實驗。[2]比如過濾作業要“一棒二下三依”,化學品要遵循“三不”,酒精燈的使用要“兩個絕對”,污染水體的因素等知識點。
結語
綜上所述,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方法很重要,建設高效穩定的初中化學課堂,應當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可開展各類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麗媛.化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記憶力[J].青海教育,2002(11):42.
[2]李彩霞. 關于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赤子(中旬),2014(0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