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匠們一代代的勞動實踐,孕育和發展了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工匠精神,新時代背景下仍在不斷豐富和發展。將工匠精神所凝練的“守正、專注、精技、創新”品質貫穿于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之中,以工匠精神引領聽障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使聽障大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穩步提升,實現高質量就業或自主創業。
[關鍵詞]工匠精神;職業能力;聽障大學生
新形勢下,聽障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依然嚴峻,聽障畢業生大多從事技術含量不高的工種,就業穩定性不高,對于自主創業、靈活就業,較多的是觀望、猶豫。
一、聽障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
就業是聽障大學生的基本權利,不僅關系到其生活水平的提高,還關系到聽障大學生能否實現人生價值,過上有尊嚴、有價值的美好生活。聽障大學生因社會偏見,自身職業觀念、職業能力以及生理和心理,工作支持性環境欠佳等因素影響[1]。聽障大學生就業質量普遍不高。不少聽障大學生畢業后沒有在本專業的崗位就業,從事低技術含量的重復勞動型工作,存在職業發展前景不廣闊的問題。受家庭觀念及自身職業價值觀的影響,聽障大學生對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競爭環境感到排斥、憂慮,畏難情緒讓不少聽障大學生對自主創業望而卻步。提升聽障大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使聽障大學生面對職業崗位具有就業競爭力,能在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道路上穩步前進,不僅僅是聽障高等職業教育教育的培養目標,更是一種道德與社會責任。
二、聽障大學生就業創業困境原因分析
(一)職業觀念保守,缺乏職業自信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聽障大學生家庭以及個人認為只有在企事業單位工作才是就業,陳舊的職業觀念,讓聽障大學生不愿意主動選擇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方向[2]。聽障大學生作為相對優秀的殘疾人群體,他們一方面在工作、學習的認知上有一定程度上受限,同時,對于工作期望度又非常高,他們既希望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又對與普通大學生處于同一就業環境的競爭中感到擔憂;因而,聽障大學生在面向就業時容易產生心理落差,出現不愿意就業等問題。
聽障大學生需要更新職業價值觀,改變傳統的就業思維方式,樹立職業自信,建立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主體意識,積極主動學習,提升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才能更好就業或自主創業。
(二)職業發展空間狹窄,職業素養有待提高
聽障大學生因聽力受損,能選擇的專業具有一定局限性。他們在就業時,職業崗位的選擇面比普通大學生要小很多。即使是同樣的專業,相對于普通大學生,由于溝通、交流以及專業能力等方面的障礙,在就業中也不具備競爭優勢。
從學校進入到企業,再到社會,對于聽障大學生而言,不僅僅只是學習、工作場所的變更,卻是人生面臨的一個重大轉折[3]。由于聽力受限,與人溝通交流不暢,聽障大學生適應職場生活面臨不少困境。有些聽障大學生可能因為沒有弄清工作要求,導致工作上出差錯而讓領導不滿,同時,由于自身語言、聽力障礙的原因,與同事溝通不暢,很少能獲得工作上的幫助。目前情況下,聽障大學生在工作中,團隊間的深層次協商、溝通往往也缺乏無障礙技術支持,工作團隊一般沒有為小部分聽障成員而專門在工作場合配備手語翻譯或無障礙工具等,聽障職員在工作中接收的信息量與一般員工要少很多,限制了他們的工作能力的發揮和個人職業的發展,造成難以適應工作環境,常常導致離職。
三、工匠精神引領提升聽障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內涵
聽障大學生職業可持續發展需要提高職業能力、提升綜合素質。聽障高等職業教育需要改變重技能傳授、輕職業素質培養的普遍現狀。有學者指出,就業能力對于大學生來說,是指在校期間通過知識、技能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獲得的能夠實現就業理想、滿足社會需求,從而實現自身價值的本領。對于聽障大學生來說,要提升就業競爭力,自主創業要走向成功,重點要提高專業技術能力,溝通能力、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職業素質[4]。工匠精神凝練“守正、敬業、精益、創新”等豐富內涵,能讓聽障大學生體會到職業品質、職業能力對于將來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使聽障大學生職業價值取向和職業行為更加符合企業的要求。使工匠精神貫穿于聽障高等職業教育,讓工匠精神在聽障高等職業教育中“扎根”,引領聽障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將促進聽障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四、工匠精神引領提升聽障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現實意義
(一)工匠精神引領有利于聽障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提升聽障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不僅僅是聽障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培養聽障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更是一種社會責任。聽力障礙限制了聽障大學生某些方面的能力發展,但身體很多機能是健全的,甚至是超常的,能夠通過功能代償提升自身職業能力[5]。聽障高等職業教育要把“工匠精神”培養放到重要位置,這是提升聽障大學生職業發展潛力,提高就業質量的現實需要。聽障高等職業教育應注重就業崗位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需要更新辦學理念,將“工匠精神”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二)工匠精神培育是聽障大學生職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對于聽障大學生來講,在工作崗位只有吃苦耐勞品質是不夠的,還應該把吃苦耐勞精神上升為精益求精的職業品質。通過“工匠精神”培養將專業精神、人文素養和職業態度的高度統一,貫穿于人才培養過程中。工匠精神引導聽障大學生職業成長,才能較好提高其就業崗位競爭力,促進殘疾學生的就業和未來職業的發展。工匠精神滲透反哺聽障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內化生成,工匠所蘊含的守正、踏實、嚴謹、專注、鉆研、韌勁的精神內涵引領聽障大學生對勞動價值和職業價值的認同,發展實踐創新的技術技能。
五、工匠精神引領提升聽障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路徑探索
工匠精神凝聚守正、嚴謹、專注、創新的匠心品質,工匠精神引領聽障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在職業品質方面建立以“守正創新”為綱領、以“大國工匠”精神為追求,在職業能力上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為目標的工匠精神培育體系,為聽障大學生職業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賦動能。
(一)工匠精神引領專業能力、創新意識培養
在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中,只有提升職業素質,增強創新意識的培養,才能夠提高職業競爭力,通過工匠精神的引導,培養聽障大學生敢于面對困難挑戰,勇于自我能力提升,從而激發聽障大學生的創新潛能。認同工匠精神,培養工匠精神對于聽障大學生個體職業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在聽障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案中,應增大職業素質課和專業實踐課比例,工匠精神引導多樣化專業實踐培育,提升專業能力;同時,將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幫助聽障大學生更新職業觀念,樹立職業自信,提升職業能力,堅定職業理想。工匠精神激發創新意識、敬業精神、提升就業能力。工匠精神融入專業教學與實踐實訓,為聽障大學生工匠精神培育提供良好實踐載體。
在專業課程教學與實踐中,將職業道德、職業素質融入到職業崗位能力培養中,引導聽障大學生明確職業崗位對職業能力的要求,刻苦學習,增強就業本領。課堂教學是專業能力和職業品質培養的重要載體,應融通課程思政、專業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充分利用“互聯網+”,積極應用新教育技術手段,形成合力推進工匠精神培育。校企合作是提高聽障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促進專業與課程設置的合理調整,培養聽障大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通過課程體系與崗位能力對接,課程內容與崗位標準對接、實習實訓與生產過程的對接,使聽障大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當中,實現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充分融合,“學中做,做中學”,知行合一[6]。工匠精神貫穿校企合作育人全過程,對聽障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產生正面引導與熏陶,通過工匠精神的引導,聽障大學生堅定職業理想,合理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成為有職業發展前景的應用型聽障技術技能人才。
(二)工匠精神引領聽障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工匠精神引領下,聽障大學生認識到行業、企業對技能人才崗位能力和職業素質的需求,聽障大學生基于這種需求不斷提高自身專業實踐能力,同時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具體工作中。現代學徒制在教學情境與情境化教學中,能夠讓聽障大學生真正體會到技能是如何為生活和工作服務。
現代學徒制,是校企深度融合、工學交替的育人制度。在這種特殊的校企合作的實踐方式中,聽障大學生在專業教師、企業技師共同培育下成長、進步,切身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師傅們與聽障大學生結對幫扶學習方式,聽障大學生不但可以掌握師傅們積累的職業技能,更能切身體會到“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團隊協作,追求卓越,勇于創新”這些工匠精神的真正內涵,聽障大學生在無形熏陶中逐漸培育自身的工匠精神。現代學徒制培育下,聽障大學生角色發生變化,其在真實工作環境中領悟和提升技能,學生在提升實踐能力的同時,也體會到“敬業、專注”對于做好崗位工作的重要性,并意識到個人職業發展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支撐。
(三)工匠精神引導聽障大學生更新職業觀念,樹立職業自信
聽障大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一些不足,生活意志頑強,學習上更加勤奮刻苦,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以及就業機會。聽障高等職業教育應更新辦學理念,推動聽障高等職業教育階段的融合教育發展。融合教育為殘疾學生與普通學生創設零距離的共同學習環境,對增強聽障大學生職業素質,就業創業自信心起到重要作用。殘疾人職業教育,應增加教師團體輔導的頻率和類型,將教師團體輔導與融合教育模式相結合;開展融合教育對聽障大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提升有積極作用,教師團體輔導對聽障大學生職業規劃自信心的提高效果顯著。在教師團體輔導下,鼓勵聽障大學生將設計出的作品經過技術研發,做出新的產品,提升創新意識,進而增強聽障大學生自主創業信心。
六、結語
“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團隊協作,追求卓越,勇于創新”是時代“工匠精神”的共同特征,這也是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學生所要具備的核心品質。工匠精神促進聽障高等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提高,提升聽障大學生職業發展能力,使其更加充分地融入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參考文獻:
[1]李芳,胡萍.聾人大學生就業制約因素初探[J].勞動保障世界,2019(14).
[2]杜林,鄧猛.美國殘疾人自主就業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殘疾人研究,2017(3):8.
[3]葛蕾蕾,保津.聽障大學生就業傾向影響因素質性研究[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9(2):9.
[4]孫威.基于就業能力培養的聾人高等教育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8(2).
[5]張蔚然,石偉平.如何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美國社區學院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2).
[6]周姊毓.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途徑—以黑龍江省為例[J].綏化學院學報,2019(4)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項目名稱:工匠精神引領下聽障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XJK19BZY042)
作者簡介:周澤輝(1977.8-),男,漢族,湖南湘潭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聽障高等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