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敏
【摘? 要】隨著高中政治教育的發展和進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引導,加強學生自主勞動意識,加深學生政治知識的理解與認知,提高自我素養,滿足他們實際學習需求。
【關鍵詞】勞動教育;高中政治;教學滲透
勞動教育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對學生的個人意識和思想觀念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勞動教育的本質內涵,將其有效應用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一、勞動教育滲透概述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為了進一步提高高中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實現對學生具有針對性的引導,需充分把握勞動教育內涵與詳細要求,通過不斷滲透勞動教育,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勞動教育實際上是一種實踐性教育,與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綜合考慮國家的現代化發展,通過勞動教育反映學生實踐層面的問題,增加學生的戶外課程。勞動教育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提出,有著較強的實踐意義,其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實踐機會,注重學生個人勞動技能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強化學生的勞動認知。
二、勞動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滲透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本質要求
在現代社會發展背景下,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和標準,為了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需要進一步突出立德樹人的本質要求,注重學生的道德教育,強調學生個人思想觀念的發展,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要求引導學生感知自身對社會和國家發展的影響,對自身的社會定位有著深刻的認知,形成較強的社會責任感,規范自身的行為,強化個人責任意識,不斷提高自身價值,積累更多的政治知識,突出個人發展的個性化特征。勞動教育的滲透能夠幫助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獲得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考慮自身在實踐勞動過程中的價值感受,不斷反思和總結,促進個人成長,進一步強化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落實立德樹人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的本質要求。
(二)突出思想政治教學的實踐性
在高中階段,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對學生自我發展的影響十分重要,為了切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需要充分把握思政教育的本質內涵,不僅要求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需要突出學生的個人實踐能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勞動教育的滲透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發展的本質要求,能夠進一步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促使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內容得到擴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內容,多角度豐富學生勞動實踐的內涵,從而進一步促進高中生全面發展,重點關注學生勞動實踐的感悟,進而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性認知,產生自我價值感,獲得積極自主的學習體驗。
(三)提高政治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在高中階段學生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為了確保學生具備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更好地走上社會,教師需要充分發揮政治教學的價值體現,不僅需要引導學生深化政治理論,還應帶給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體驗,突出政治價值體現,提高政治教學效果和質量。勞動教育的融入能幫助教師形成先進的勞動教育理念,有效結合政治知識內容與勞動教育內容,突出思政課堂教學引導與實踐,帶領學生對政治知識點進行深入的解析,提高學生學習與理解能力,進一步實現政治課堂教學目標,關注學生的個人全面發展,確保學生未來就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三、勞動教育在高中政治課堂滲透存在的問題
分析
(一)教師不重視勞動教育的應用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融入的重要性,通過勞動教育的要素分析,能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完成實踐活動的規劃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深化學生對政治知識的認知與個性化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勞動教育能夠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形式呈現,彌補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內容,促使高中生得到長期穩定的發展,對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但實際上,大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往往引導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不重視學生的知識應用和實踐,沒有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大意義,導致勞動教育在政治課堂上的應用率較低,且大部分教師對勞動教育的態度往往較為敷衍,沒有深入分析和把握勞動教育的相關要素,導致勞動教育在政治課堂教學中的融合度較低。
(二)勞動教育形式單一
雖然高中生有著較強的自我意識,對于個人的未來發展有著一定的規劃。但是,在思政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在最大限度上促進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規范化發展,確保學生的思想意識更加積極健康,有利于學生未來更好地走上社會,提升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F階段,大部分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勞動活動的接觸較少,家長和教師對學生的勞動行為缺乏具體的引導,往往要求學生完成自身的學習任務,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生個人勞動發展的重要性。教師在勞動教育的課堂應用過程中,對勞動教育形式的設計缺乏規范性和科學性,往往敷衍了事,沒有真正融入具有針對性的勞動內容,導致學生的精神品質無法在活動中得到強化和發展,無法深化學生對勞動知識的生活化認知,不利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發展,在實踐活動中無法帶給學生積極的活動體驗。
四、勞動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的具體策略分析
(一)注重勞動精神的體現,提高勞動教育的效果
在勞動教育的滲透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內容應用的重要性,為了真正確保勞動教育融合的效果和質量,教師需要把握勞動教育的精神體現,通過具體的勞動精神應用,促進學生對勞動教育知識的思索,不斷提高學生的個人精神品質,同時能夠突出高中政治教育的本質要求。高中政治教育的勞動精神體現,教師可以充分把握學生對勞動的態度,大部分學生能夠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但是對勞動的行為認知缺乏深刻性,且自身不具備積極勞動的態度,針對這種情況,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相關先進人物的事跡,深化對勞動精神的認知和理解,從根本上分析勞動的價值和內涵。例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收集相關資料,引導學生在政治課堂上學習塞罕壩人的先進事跡,引導學生感受塞罕壩人的勞動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勞動價值感知能力。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完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
勞動教育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有著強烈的個人意識,對于自身的學習和生活有著深刻的認知和理解,為了真正帶領學生逐步學習勞動知識,在實際的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最大程度地尊重學生的個人發展,對學生的勞動行為學習有著個性化認知,明確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性,從勞動教育出發,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學生的勞動教育知識學習情況,教師需要完善評價體系建設,從學生的個人思想發展層面出發,了解學生在政治知識學習過程中的勞動教育認知情況,讓學生能夠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內涵,實際上是人民群眾的文化,而勞動教育有著基本的文化內容體現,教師需要設置具體的課堂問題,考查學生對于勞動文化內容的深入思考,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進一步提高學生課堂評價的效果和質量。
(三)革新勞動教育形式,帶給學生積極的實踐體驗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教育形式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性,推動教育形式改革,考慮勞動教育知識內容融合的具體策略,把握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勞動教育資源,促使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將勞動教育知識形象生動地呈現給學生,深化學生的政治知識理解。在進行“經濟與社會”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融入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對勞動與生產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在小組中完成生產勞動的討論,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逐步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社會職業的發展情況,設置具體的討論課題,引導學生對社會職業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擇業觀、就業觀,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偉大成就都是通過勞動實踐得來的,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思想認知,提高學生的勞動學習效果。
(四)確定勞動教育目標,適當調整教學進度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勞動教育內容,教師需要明確勞動教育的本質要求,并不是要求學生完成具體的勞動活動,而是需要引導學生在勞動實踐活動中獲得深刻的政治知識認知,充分把握政治課堂和勞動教育的內在聯系,通過勞動教育突出課堂的良好反饋。為了真正突出勞動教育滲透的優勢,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勞動狀況,設置具體的勞動教育目標,反映勞動教育的本質要求,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德育,對學生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因此,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勞動態度、價值認知、思想觀念,適當拓展政治教育的范圍,帶給學生積極的情感反饋。例如,在教授“哲學與文化”的知識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學生良好的勞動教育認知,認識到勞動與人類發展的重要影響,引導學生明確勞動精神在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具體體現,進一步明確幸福人生需要奮斗,明白勞動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
(五)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勞動素質
勞動行為的應用在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著較為突出的優勢,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自身社會責任的認知和理解。為了真正突出勞動教育的優勢,教師需要有效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學習勞動理論知識,還需要考慮日常生活中勞動實踐的行為,促使政治課堂教學更輕松愉悅,帶給學生更深刻的勞動認知。因此,教師可以設置具體的議題模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日常生活中的勞動行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父母做家務、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等,理解在社會生活中個人的勞動貢獻,踐行自身的社會責任,在此基礎上理解勞動實現人的具體價值的知識點,服務他人、服務社會,強化學生的勞動素質。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政治教育,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勞動教育的滲透過程,引導學生深入感受政治教育的實踐性體現,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學生的個人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棟林.勞動教育與高中政治教學融合的路徑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9):193-194.
[2]曹彬.高中數學課堂中勞動教育的滲透[J].教學與管理,2020(1):49-50.
[3]馬忠福.勞動教育與高中政治教學融合的路徑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4):19-20.
[4]張小燕.勞動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實現路徑[J].新智慧,2021(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