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崢 胡振光 及方華 姚金環 黃紅霞



[摘 要]混合式教學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構建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校課程質量評價體系,對評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以化工工藝學課程為例,項目組從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制、混合式教學課程評價原則、考核指標及考核內容的選定等方面,對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校課程質量評價體系構建進行了研究,對評價結果的可靠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評價結果可靠性較好,可應用于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校課程質量評價體系中。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課程質量;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5-0044-04
一、構建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校課程質量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混合式教學(Blending Learning)是利用信息技術把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和網絡在線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教學方法。混合式教學是國際教育界對以美國為代表的“E-learning”教學實踐進行深入反思之后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也是當前高校教師創新教學方法的重要路徑[1]。傳統課堂教學的最大優勢是教師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教與學,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利于課堂知識的系統教學和教學過程的組織管理以及師生情感的有效交流。傳統課堂教學的最大不足在于缺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2]。在線教學的最大優勢是打破了教與學在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對于教師在在線課堂傳授的知識,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回放和反復學習,借助在線平臺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這樣有利于教師分層次教學,并實施個性化輔導,同時借助在線課程教學資源,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線教學的最大不足是失去了師生面對面的教學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師生互動交流較少、教師對學生的有效管控不夠等,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3]。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集傳統課堂教學和在線教學的優勢于一體,克服了兩者各自的不足,因此逐漸受到高校教師的青睞[4]。以化工專業為代表的工科類課程,因課程工程性較強,內容難度較大,因而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更具有優勢。構建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校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對評價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二、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校課程教學大綱編制
教學大綱是課程教學的綱要,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評定學生學業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5]。因此,編制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校課程大綱是構建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關鍵。高校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制,一是基于學生畢業要求,明確課程教學目標,深入理解課程目標對學生畢業要求的支撐作用;二是根據高校課程目標以及線上和線下教學課時量,明確線上和線下的教學內容;三是根據混合式教學特點,提出合理的考核方法和考核要求,以便準確評價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效果。
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學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化工工藝學課程為例,分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大綱的撰寫要點。化工工藝學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核心課程,共設置32學時,其中線上教學學時為8學時,占總學時的25%,要求學生線上自主學習時長達10周;線下教學學時為24學時,占總學時的75%。線上教學包括線上視頻學習、測驗、討論等方面,主要培養學生的低階思維;線下教學包括課堂搶答、成果展示、小組討論、小組互評、小組互考等方面,主要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化工工藝學課程線上線下教學內容和學時分配如表1所示,過程考核內容如表2所示。
三、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校課程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及應用
高校課程質量評價是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傳統的“一考定終身”的課程質量評價體系已經不適用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目前,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校課程質量評價原則[6]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評價結果的及時反饋,將學生的討論交流、互評、互考作為評價指標;其二,注重評價者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學生作為評價者親自參與到課程質量的評價中;其三,注意充分利用學生在線學習平臺上的學習數據,將這些數據作為指標納入課程質量評價體系中。
化工工藝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主要由學生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和期末考試的總結性評價構成。其最大的特點是設計了與學生能力評價相關的學習活動,如小組討論、小組互評、小組互考、成果展示等,并進行科學量化設計,以便對學生能力進行量化評價,以此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化工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如表3所示。
一般認為自編評價方法的Cronbachs Ahlha系數要在0.60~0.80之間,而標準化考試則要求在0.90以上[7]。本課程的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723,因此,可得出化工工藝學課程形成性評價結果可靠性較好。
四、結語
本文構建了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校課程質量評價體系,編制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課程教學大綱,在教學大綱中明確了課程的評價方法,強調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評價結果的及時反饋,強調了評價者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以桂林理工大學為例,構建了線上線下課程形成性評價體系,并應用于化工工藝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結果表明此評價結果可靠性較好,可應用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校課程質量評價體系中。
[ 參 考 文 獻 ]
[1] 李海東,吳昊.基于全過程的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以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程課程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21(5):65-71.
[2] 王勝.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21,23(6):33-37.
[3] 翟瑤.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J].智庫時代,2018(25):220.
[4] 李馳,王忠利,王貴軍.臨床醫學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的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13):90-94.
[5] 張迎慶,馬卓,尤祥宇,等.“成果導向”的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機制的構建與實施[J].化工高等教育,2021,38(1):61-67.
[6] 郭建東.混合式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成人教育,2020,40(12):19-25.
[7] 敬曉萍.利用統計軟件SPSS進行試卷質量分析[D].南充:西華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蘇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