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登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高中教育教師在提高學生文化知識水平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讓學生具備正確的世界觀和情感態度。高中數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本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滲透德育元素,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本文主要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融入德育元素進行了探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 德育教育 策略
前言: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而在數學學科中也蘊含豐富的德育元素,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德育元素的挖掘,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善于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學習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學生在文化知識水平提高的同時,德育素質也一并得到提高,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一、做好教材中德育元素的挖掘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想做好德育的教育與引導,教師必須做好教材中德育元素的挖掘,以此將數學知識與德育相融合,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數學家的故事來進行德育教學,在數學教材中一些重要的數學理論都涉及到一些著名的數學家,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這些數學家的成長經歷和成功的故事來渲染,讓學生們認識到學好數學需要堅持不懈的精神。[1]如在進行“集合”知識教學中,可以介紹創始人康托爾的事跡,讓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感受到康托爾堅持不懈、熱愛科學的精神。在學習“解三角形”時,介紹古希臘“三角術”的發展和成就,介紹阿基米德、海倫等數學家發現求三角形面積的海倫公式的過程,同時也介紹一下我國南宋著名數學家秦久韶也獨立地發現了從三邊求三角形面積公式的事跡,讓學生也認識到我國古代學者同樣已經具備很高的數學水平,從而增強學生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增強了為國家民族復興而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其次,在德育元素的挖掘中可以融入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重大科學發現和發明,它們改變了人民生活和工作方式,比如電子計算機、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全球定位系統、大數據應用等等都與數學密不可分,對于這些知識教師可以對學生作一些基本介紹。對于有天賦并且有興趣的學生,教師還可以朝科學研究方面引導,對學生要從小播下“愛科學”的種子;同時,教師還可以對我國先進科學技術進行簡單講解,讓學生了解到國家的強大是多么重要。
最后,教師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這樣能夠讓學生理性看待生活中的事情,提升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元素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德育的滲透不是盲目的,而是要能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課程內容,合理滲透,深度挖掘,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2]教師要掌握好學科教學與德育教育之間的主次關系,要能在提升學生數學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講授“拋物線”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中國奧運健兒在奧運會上乒乓球比賽的實況錄像,乒乓球打出的弧線是呈拋物線的路線,從而來引出對于拋物線知識的教學。
三、創設有效的德育實施環境
育人環境對于德育教育的實施至關重要。作為高中生,他們介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間,有知識、有思想,也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但他們的綜合能力仍然需要提升,有時遇到學習上、生活上的困難或者思想上的困惑,容易情緒化。所以,教師要在教好學生的同時,還要多關注學生們的思想狀態和學習狀態,經常和學生們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們的愛好、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及時給予鼓勵。對于遇到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私下了解情況,尊重學生,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鼓勵他們,讓他們認識到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努力,一定會改變這一切。數學科目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習難度大,有一部分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對于這部分學困生,教師要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后和他們一起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習上的困難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能力也需要一個過程,教師首先要與學生耐心交流,從個人的愛好和特長入手,肯定個人優點。如果學生能夠和教師交流,又得到教師的表揚和肯定,他的內心一定是高興的,也才會敞開心扉接受教師的指導。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是德育工作能夠成功開展的根本保證;民主、和諧、團結、奮進的班級氛圍是最好的育人環境。
結語:高中數學教學要想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長期保持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加強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學生有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了真正想學好的內生動力,學習數學才能夠持之以恒,也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錢玉飛.實現數學學科育人價值的途徑分析——談高中數學德育滲透[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2(23).
[2]伏軍龍.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路徑[J].中學課程輔導,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