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陳煒
【摘 要】增值評價是目前最前沿的教學評價方式之一,它關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扭轉了只注重結果的不良評價導向。本文以增值評價作為一種評價思想,設計培養和提升學生空間觀念的評價量表,以及具有思維進階的學習任務,最終實現學生的空間觀念的增值。
【關鍵詞】增值評價 空間觀念 思維進階 評價量表
一、研究背景
2020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明確指出:“應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作為國際上最前沿的教育評價方式之一,增值評價的基本理念是“不比基礎比進步,不比背景比努力”,扭轉了只注重結果的傳統評價導向。以往增值評價的落地依賴統計模型和技術,實際上,增值評價更應該是一種思想、理念,當教師以“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有發展”為工作導向和評價方向,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增值。
小學數學的“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師應以保護學生先天的空間觀念潛質作為起點,以有效提升空間觀念水平為終點,最終使學生在幾何素養上形成某種增值。
要想實現數學學習的增值評價,需要先明確數學學習評價的內容,包括知識技能、數學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情感態度。針對數學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檢測,可以通過書面測試來實現,而數學思維能力的評價不容易落實,鑒于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總是從低階逐漸過渡到高階,增值評價理念引導下的有效學習的核心是設計表現評價量表及布置具有思維進階的學習任務,從而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本文將以人教版一下“認識圖形(二)”為例,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小學生提升空間觀念的增值評價策略。
二、空間觀念量表的制訂
1.基于知識維度的評價策略
為貫徹“雙減”政策,小學一、二年級不舉行紙筆考試。那么,根據增值評價的關鍵是抓“增長值”,教師又該如何判定低年級學生的發展呢?在此,需要將“評什么”進行量化,即明確學生通過學習后,在目標和內容方面應到達何種狀況和水平。
人教版一下的認識平面圖形的教學是基于一上認識立體圖形進行的。將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中抽取出來。學生從三維空間的立體模型中,通過觀察、操作,辨認出二維空間的平面圖形的特征與性質。像這樣從整體直觀感知到研究局部特征的安排,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就顯現出來了,為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打下基礎,使學生能夠平穩過渡到后續對視圖、折疊、展開的空間想象中。另外要注意教學目標中的“辨認圖形”,如果只要求學生會用自己的語言形象表達,僅僅是認識圖形的最低級階段。與經驗感知不同,本課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經歷實物到幾何圖形的抽象過程,通過摸一摸、畫一畫、說一說等操作活動,實現三維到二維的轉化,進而發展了抽象能力與空間觀念。以上建構了本課核心素養與學習任務之間的關聯,為制訂課程評價提供依據,旨在通過認識平面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素養。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顯然水平1的空間觀念要高于水平2、3。在教學中,通過相應的學習活動,如果學生的思維水平能從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那么教師的課堂教學就是有效的,并在本課中就實現了空間觀念的有效增值。
2.基于情感態度的評價策略
教師在課程設計中合理安排操作活動,促進學生積累活動經驗,以便讓學生充分體驗“做”的過程。在“摸一摸”中,感知“面”在“體”上;在“畫一畫”“說一說”中,把握了平面圖形的幾何特征,形成空間表象;在“拼一拼”后,得到了進一步認知和體驗;在“合作交流”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如表2,以學生的情感態度層面為例設計評價量表。
在情感態度中運用自評與生生互評的方式,學生通過自評,學會用恰當的語言激勵自己;通過互評,懂得欣賞別人,增強彼此的認同感,在交流中間接提升自己的想象力與表達能力,體會了思考的樂趣。體現了增值評價中向著高階能力發展的教學目標。
三、問題引領,實現思維進階
無論是操作活動還是合作交流的過程,都應該是抽象、推理、驗證、思考、總結的過程,因此設計進階式的變式訓練是深化空間表象很好的途徑。進階問題有利于創設連續性思考的思維場,引導學生感受到將無從入手的難題進行分解,在逐步探究中逐漸提升空間觀念。
1.基于幾何潛質的喚醒策略
進階問題一:我們用的黑板表面是()。
A.長方形B.圓形C.三角形D.正方形
進階問題二:可樂罐、魔方、電腦屏幕、酒杯這幾個物品中表面有正方形的是__________。
進階問題三:右圖中,有( ? ?)個正方形,(?)個三角形。
問題一正確率很高,一年級學生依靠先天的空間觀念潛質,可以從具體物體正確抽象出幾何圖形。到了進階問題二,學生在思維中抽象出幾何圖形后,通過觀察、對比,能夠在數秒內從這些實物圖中辨析出哪些物體有正方形。問題三有明顯的進階,錯誤率也猛然提升,錯因是在不同視覺角度下,把旋轉后的正方形當作平行四邊形。三道題目是遞進關系,喚醒了學生的空間觀念潛質。
2.基于發展空間想象力的策略
進階問題一:用長方體一定不能畫出()。
A.三角形B.正方形C.長方形
進階問題二:下面()圖形是用長方體描下來的。
A.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C.
進階問題三:折一折,用 __________做一個正方體,“5”的對面是________。
在對幾何圖形觀察與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可實現從直觀形象向抽象邏輯的過渡。經歷課堂上“畫一畫”的實踐后,深刻體會到了由“體”到“面”的轉化,并把握了幾何圖形的特征,故完成問題一難度不大。問題二圖形較問題一復雜些,但只要熟悉長方體六個面的圖形構成就能成功解答該題。針對問題三充分考查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當展開圖中的各個部分圖形越相似,判斷相對位置就越難,教師可引導處于平面視覺水平的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折一折,在折疊與打開的過程中,形成正方體展開圖的表象,發現間隔的兩個面是相對的。如果學生是在大腦里通過想象對圖形進行折疊,猜測正方體每個面之間位置的特性,可判定這類學生達到思維進階的“分析”層次,從動手折疊變成在腦中進行折疊,外顯動作表征內隱為心理活動表征,空間想象與空間推理能力逐漸形成,從而實現空間觀念的增值。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鼓樓第一中心小學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宋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