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群 許柏鳴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兒童早期閱讀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良好的閱讀環境對學齡前兒童認知和閱讀興趣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類兒童公共閱讀場所開始興起,場所中的兒童家具則是保障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文章通過線上案例搜集以及線下實地考察,對24家兒童公共閱讀場所展開調研,運用觀察法、影像記錄法以及問卷法,對場館的空間布局、家具配備、用戶行為、用戶使用情況以及用戶建議進行深入調研與分析。結果表明,目前我國兒童公共閱讀場所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空間單一、家具缺乏設計感和童趣、尺度成人化、缺乏統一形制以及數量不足等問題,導致兒童在閱讀空間中的興趣度和參與互動程度不高,并且無法充分滿足兒童及家長的閱讀需求。基于此,文章結合我國兒童公共閱讀場所兒童家具市場現狀和用戶使用痛點,在充分考慮兒童心理學和人體工程學等基本家具設計原則的基礎上,從關注家具及整體空間的情感表達、提高舒適性和互動性、注重空間差異性和年齡差異性三個角度,提出兒童公共閱讀空間家具的改進方向,以期滿足兒童的身心特點以及親子閱讀需求,創造出更加舒適、有趣的閱讀場景,優化兒童閱讀體驗,為兒童公共閱讀空間的建造者和設計師提供設計思路。
關鍵詞:兒童家具;兒童公共閱讀空間;市場調研;親子閱讀
中圖分類號:TS664;TU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8-0-03
0 引言
當今,閱讀能力已成為影響個人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0~8歲兒童家長會在孩子2歲前開始引導閱讀,并且平均每年帶孩子去閱讀場所3次以上,公共圖書館、兒童主題書店、繪本館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閱讀空間越來越受到歡迎。家具是閱讀空間場所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確保讀者擁有舒適的閱讀環境,有利于培養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1]。以往的兒童家具設計研究大多針對家庭空間,對公共閱讀空間領域的兒童家具設計研究較為薄弱。為了指導今后的設計優化工作,本文對兒童公共閱讀空間家具設計進行探究。
1 兒童公共閱讀空間中家具的重要性和意義
兒童公共空間與兒童家具設計在我國已經具備一定的理論指導以及實踐基礎,理論上兒童家具一般按功能、材料、結構、年齡和使用場所等進行分類[2]。兒童公共閱讀空間中的家具作為使用場所分類的一種,相較于家庭空間中的兒童家具,相關研究文獻較少。外部環境對人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3]。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指出,必須為兒童創造條件,使他們能夠獲得書籍、設備、服務并優先為他們提供公共服務的空間[4]。然而,當前的兒童公共閱讀場所往往更注重書籍展示和視覺效果,缺乏系統的用戶研究或行業標準,未充分考慮兒童閱讀時的實際需求。因此,對兒童公共閱讀空間的家具設計進行分析,對幫助兒童養成良好閱讀習慣、保障兒童的成長和教育具有重要意義[5]。
2 調研方法
2.1 網絡調研與實地調研
以“兒童繪本館”“兒童圖書館”“兒童書店”等為關鍵詞進行線上檢索,查詢消費者評價及滿意度較高的兒童公共閱讀場所,發現人流量較多的場所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為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對南京12家兒童公共閱讀場所進行實地調研并采取影像法進行記錄。線上及線下共調研整理24家兒童公共閱讀場所的相關信息,結合文獻資料,將兒童公共閱讀場所按照運作方式進行了大致分類,包括繪本館、教育服務機構的兒童閱覽區、書店和公共圖書館的兒童閱覽區[6]。此外,分別對不同公共閱讀場所的空間及家具進行分析梳理,了解家具的配備及用戶使用情況。
2.2 問卷調研
家長陪同孩子到公共閱讀場所時,會關注閱讀空間的舒適性及安全性,其熟知孩子日常行為習慣,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兒童家具設計建議和訴求[7]44-45,因此,向兒童家長發放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55份。問卷內容包括:一是家長和兒童的基本信息;二是家長對兒童閱讀的重視程度;三是家長對公共閱讀場所兒童家具的尺寸、造型等方面的看法;四是家長對公共閱讀場所兒童家具及空間設計的需求和建議。
3 調研結果與分析
3.1 兒童公共閱讀場所家具的配備和使用情況
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大型兒童公共閱讀場所的普及程度高,整體空間寬敞,根據主題風格對空間及家具設施進行了配色和形態設計。家具主要是樹型的書架系統,設計拱門、臺階和圓形獨立空間,供兒童和家長休息與閱讀。借閱區與閱讀區融合在一起,空間更大的場所會利用書架自然地將整個空間劃分為不同大小的區域。此類家具通常固定、不可移動,兒童以跪或俯臥的姿勢在臺階上或在狹小的孔洞中閱讀。坐具類與憑倚類家具數量較少,有少部分蒲團、軟墊類家居物品。然而,兒童正處于骨骼發育時期,以此類姿勢閱讀非常不利于兒童身體的健康成長。
公共圖書館的兒童閱讀區通常無明顯的主題風格,借閱區和閱讀區之間存在明顯的劃分。借閱區的書架通常是彩色的普通立式書架,高度較高,孩子們很難拿到高層的圖書。閱讀區通常由縮小版的成人桌椅組成,顏色和造型均缺乏童趣。這些場所通常沒有年齡限制,家具尺寸統一,不能滿足不同年齡的孩子以及家長的使用需求。據觀察,家長在陪孩子讀書時,經常半坐在小板凳上,場所中的家具無法給父母和孩子提供足夠舒適的體驗。
還有一種兒童公共閱讀場所位于商業區的書店,不僅能滿足成年人的社交和娛樂活動需求,人流量大,且各類圖書儲備量高。然而,此類場所人員較多,座位少,只提供少量蒲團或軟墊,不適合兒童長時間閱讀。同時,場所中的大量文具、玩具、周邊禮物和家居裝飾用品的布置銷售會分散兒童的注意力。
近年來,繪本館作為新興產業發展迅速,通常由私人在社區周邊建立,以會員充值和閱讀課程為盈利方式。內部分區有藏書區、親子閱讀區、自由閱讀區、教學區、家長休息區和辦公區等,職能空間多樣。調查顯示,我國民營繪本館的平均面積不到100平方米[8]。我國大部分繪本館僅有單一空間,設施有書架、坐具、桌子和教具等,數量和布局因空間大小而異,其他陳設擺放隨意,坐具尺寸、顏色、材質、造型不統一,書架對空間的隔斷缺乏科學性,不符合兒童的審美趣味,且空間內用戶行為動線混亂[9]。
3.2 問卷調研結果與分析
3.2.1 被調查者基本信息
被調查者以3~6歲兒童居多,其次是7~12歲兒童。家長年齡集中在25~40歲,這部分年輕父母的消費觀、教育觀與上一代父母差別較大,注重兒童的早期教育。80%的家長認為幼兒時期的閱讀習慣對未來十分有益,并鼓勵孩子閱讀,但有43%的家長反映孩子目前不愛讀書,讀書時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家長陪讀。3~8歲兒童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一般為15分鐘左右,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技能的提高,其時長有所增加,家長在陪讀過程中通過講解和溝通,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主動性、趣味性,這將使他們更容易從學習中獲得快樂,并培養更多樣化的
興趣[10]114-115。
3.2.2 兒童公共閱讀空間家具的現存問題
兒童公共閱讀空間家具現存的問題主要有五個。一是尺寸成人化。大部分桌椅都是成人家具的縮小版,缺乏童趣,造型單一[11],甚至部分閱讀場所中只有成人家具。二是書架太高,兒童無法自主取書。三是桌椅種類單一,無法滿足個性化的閱讀需求。在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長期坐在地板上看書會對兒童脊柱健康造成損害。四是桌椅尺寸不能滿足親子閱讀需求。桌子太低,不方便家長使用,而使用成人桌椅,又會導致兒童和家長的視線水平不一致,親子閱讀體驗不佳。五是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身高差異大,家具未根據年齡進行區分。
3.2.3 用戶的建議與期許
家長對兒童公共閱讀空間家具的使用需求,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性和環保性;其次,是否能夠親子共用;最后是能否調節高度、造型是否有趣以及其他附加功能。在色彩方面,家長認為應該使用具有活力的主色調并點綴其他顏色。在家具材質方面,傾向木質,其次是皮革、布藝等軟包。在區域職能方面,家長希望閱讀空間有明確分區,如兒童自由活動區、親子互動閱讀區、手工繪畫等兒童體驗區、家長休息區、餐飲區等。
4 兒童公共閱讀空間家具的優化方向
兒童公共閱讀空間家具設計方案應著重考慮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遵循安全健康理念、舒適性理念、人體工程學設計理念等。除了這些設計理念之外,通過調研,針對兒童公共閱讀空間家具設計提出如下建議。
4.1 關注家具及整體空間的情感表達
在公共閱讀場所,兒童的情感需求可以從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得到滿足。通過情感體驗設計,可以滿足各年齡段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優化閱讀體驗。家具和空間的色彩不宜雜亂,應選擇明快、柔和的顏色為主色調,并點綴其他顏色,刺激兒童的感官,以視覺上的變化讓兒童體味閱讀的樂趣[12]。同時,利用空間和家具以及其他裝飾物打造模擬情境,將書本上的內容立體化、形象化地展示出來,讓兒童身臨其境地體會和感受書本中的內涵和思想感情[13],從而獲得某些情境性的知識,加深記憶,提高兒童閱讀理解、獲取知識以及深化認知的能力[14]。
4.2 關注親子閱讀時的舒適性和互動性
3~8歲兒童的心理和生理快速發育,他們的認知能力,如學習、語言、記憶、想象力和邏輯思維等,在這一時期會大大增強。因此,這個黃金時段非常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溝通。在開展親子閱讀時,常見的行為有懷抱、90°側坐、面對面與平行閱讀[10]114-115,家長坐在不舒適的座位上就會不斷變換姿勢,對閱讀體驗造成影響,因此親子閱讀家具的設計要符合人體工程學,同時考慮家長和兒童的尺寸需求[15],促進父母和孩子交流互動,找到彼此最舒適的共讀姿勢和距離,創造更好的共讀交流模式和氛圍,幫助兒童從書籍中獲得更多的知識[16]。
4.3 關注空間差異性和年齡差異性
為創造舒適靈活的閱讀環境,可以采用模塊化的家具設計,將不同元素、造型、功能結合起來,使家具更加多樣化。此外,兒童公共閱讀場所需要多樣的職能空間,具體可以利用家具進行功能分區,打造通透、靈活、自由的空間,滿足多樣化的使用需求,提高空間資源利用率。學齡前兒童身高差異大,需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進行產品形態、使用形式、使用場景的創新設計[17],并對不同家具模塊進行組合設計,使兒童家具具有可成長性。此外,兒童智力發育非常迅速,有趣的動手操作能夠引導兒童產生良好行為,家具的可玩性和趣味性能夠激發兒童的想象力以及鍛煉兒童的思維和行動能力[7]46-47。
5 結語
隨著國家政策和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兒童公共閱讀空間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0~12歲兒童身心都在飛速成長,周圍的環境每時每刻都在影響兒童的發展。然而,目前兒童公共閱讀場所的家具設計普遍缺乏對用戶需求的關注,無法很好地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因此,在后續的設計中應考慮到實際使用場景,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設計,讓兒童能夠享受閱讀、習慣閱讀。要始終堅持以兒童為中心,深入分析總結兒童與家長的需求,為閱讀空間家具設計提供更好的設計思路,打造更適合兒童閱讀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白萬東.兒童圖書館家具設計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5.
[2] 朱劍剛.兒童家具[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98-99.
[3] 彭永月,許柏鳴.基于行為特性分析的學齡前兒童家具整體解決方案設計思考[J].家具,2018,39(3):57-60,64.
[4] 趙文萱,馮川玉.三孩政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兒童混齡閱讀模式實踐探索[J].圖書館學刊,2022,44(5):34-39.
[5] 范瑤琪.學齡前兒童收納產品引導性設計的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8.
[6] 梅坤. 3-6歲兒童繪本閱讀空間調查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7.
[7] 潘雨婷,關惠元.幼兒園兒童椅設計[J].家具,2022,43(6):44-48.
[8] 姬桂紅.我國私營兒童圖書館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3.
[9] 杜船.兒童繪本館室內空間與家具使用后評價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20.
[10] 王世欣,苗艷鳳.親子閱讀兒童家具設計研究初探[J].包裝與設計,2021(5):114-115.
[11] 蔡宜靜,富艷春.基于模塊化的幼兒園家具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8):32-33.
[12] 朱蕓.中外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情感體驗設計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21,34(5):48-54.
[13] 任東升,劉紫丹.情景化閱讀在少年兒童圖書館應用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5):116-118,123.
[14] 沈佳蓓.基于體驗式學習理論的兒童繪本館設計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9.
[15] 郭婧,陳果,仲曙林.親子閱讀家具設計研究與分析[J].家具,2017,38(4):48-50,54.
[16] 袁迎迎,陳于書.基于兒童行為導向的玩具收納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4):185-186.
[17] 張楠,關惠元.基于差異化戰略的設計定位與用戶細分:以我國兒童家具行業為例[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1(3):106-113.
作者簡介:李超群(1998—),女,山東日照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家居設計與工程。
許柏鳴(1962—),男,江蘇蘇州人,博士,教授,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家具設計與工程、產品戰略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