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閱讀與寫作如同語文教學的“雙翼”,唯有雙翼齊飛,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文章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闡述了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語文創意表達教學的必要性,從閱讀經典、依托教材、尊重童性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小學語文創意表達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創意表達;寫作
作者簡介:盧通(1992—),男,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跨塘實驗小學。
創意表達,指的是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素材,描寫自己覺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或感悟最多的內容,力求在習作中表達和記錄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作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語文能力的關鍵環節,是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1]。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引導并教會學生準確地抒發自己的觀點、思想和情感等,提升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為其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
一、小學語文創意表達教學現狀
提升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是新課程改革以后衍生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其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較少在實際教學中開展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活動,導致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薄弱,溝通交流及創意表達能力不足。
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在小學教學中的不斷貫徹與落實,讓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注意到了培養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并圍繞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設計了相應教學策略。然而事與愿違的是,很多教師并未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師并未真正了解創意表達的真實內涵,且沒有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學習需求展開教學,最終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是受教學觀念的束縛,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并未投入大量精力來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導致最終效果不盡如人意。
二、簡析小學語文創意表達教學的必要性
第一,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其思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依托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在新形勢和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加持下,探究小學語文創意表達策略,培養學生的文學創作和創意表達能力,符合新課程改革中“加強以讀促寫,培養學生文學閱讀和創意表達能力”的教學理念,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小學閱讀與寫作教學模式的改革。
從宏觀角度來看,語文創意表達教學是力促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舉措,也是未來小學語文教學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從微觀角度來看,實施語文創意表達教學對學生個人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創意表達教學策略探究
(一)閱讀經典,積累語言素材
新課程改革以后,與以往的小學語文教材相比,新的教材融入了圖文結合元素,增加了有利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經典文章。通過閱讀這些經典文章,學生能夠認識生字生詞,加深對文章情境、節奏和韻味的感受,感受文學之美,拓展語文思維,從而為創意表達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2]。
例如,《蟋蟀的住宅》是一篇非常經典的文章。作者以第一視角觀察蟋蟀的住宅情況,在寫作的過程中采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蟋蟀及其住宅與人類和人類的房子進行對比,以風趣幽默、言簡意賅的語言風格,讓人們看到了蟋蟀住宅的“華麗”和實用性,并體會蟋蟀的勤勞與智慧。通過學習文章,學生掌握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筆者借助該篇文章的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首先,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動物世界》中關于螞蟻的一段視頻,展示螞蟻眼中的世界。通過高清攝像頭,學生能清晰并直觀地看到螞蟻巢穴內部的真實景象,也能看到螞蟻打洞的情景。
待學生看完視頻后,筆者要求學生圍繞“螞蟻眼中的世界”這一主題,以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出螞蟻的住宅和螞蟻搬家、螞蟻修建新家等場景,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根據自己所看、所感、所想和所覺,描繪出自己心目中真實的螞蟻世界。
閱讀經典文章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素材,掌握寫作技巧和寫作手法,學生將其應用到寫作中,有助于創意表達,創意性地闡述自己的感悟和觀點。
(二)依托教材,落實口語教學
讓學生在教學中積累語言素材,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提升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基礎[3]。為了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口語教學,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的編排特色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
能力。
統編版小學語文的每一冊教材都設置了“口語交際”板塊,教師可組織學生圍繞單元學習內容開展口語交流活動。比如,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板塊安排在第七單元,主題為“我是小小講解員”。基于這一主題,筆者讓學生圍繞本地富有特色的文化建筑進行創意講解。
在講解的過程中,學生可自由發揮,結合自己的實際經歷,或通過網絡搜索等方式搜集信息,整合材料,采用多種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形成富有個性且富有創意的講解風格。
通過開展這一口語交際實踐活動,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信息搜集能力、閱讀能力等都能有所提升。
(三)尊重童性,寫出真言真我
每個學生由于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其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差異性,他們在表達情感的過程中往往會體現出童性與個性,表達真言真我。如果教師不能尊重學生的童性與個性,阻礙學生在寫作和表達過程中表達真言真我,將會大大阻礙學生的創意表達,阻礙其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童性與個性,讓他們寫出個性,寫出真性情[4]。
例如,在學習完《景陽岡》一文后,學生不僅了解到老虎的兇猛,也感受到打虎英雄武松的英勇。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筆者讓學生圍繞“景陽岡之我遇大蟲”這一主題,自由發揮,自主創作,并提出要對最具創意性的作品給予一定的獎勵。
在獎勵的鼓勵下,學生腦洞大開,充分發揮想象力,展開創意寫作。其中,有一位學生的習作創編了自己與老虎的對話。他以幽默風趣、有理有據的勸說,將老虎勸離了景陽岡。這樣極具戲劇性的作文腦洞大開,表達出了真言真我,體現出小學生童性的一面。經過教師的評選,他最終獲得了第一名,得到了相應的獎勵。
尊重小學生的童性,鼓勵并引導他們在寫作過程中寫出真言真我,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意表達能力的關鍵。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童性,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勇于表達自我的真實情感。
(四)崇尚個性,尊重創意表達
從某種程度上說,作文寫作并沒有固定模式。甚至可以說,“真實”才是寫作的靈魂所在。如果教師要求學生根據固定模板進行寫作,便會阻礙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意的衍生。因此,在作文寫作過程中,凸顯學生個性,讓學生創意表達,是讓文章出彩的要點之一[5]。
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便要為學生創意的衍生和個性的凸顯創設適合的環境,引導并鼓勵學生在思想表達和情感抒發上不拘泥于形式,運用說、寫、畫、演等多樣化形式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感受,這樣才能為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提升助力。
在結束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將相和》一文的教學后,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創意寫作活動。活動中,筆者將班級學生分成了三個學習小組,要求小組成員在交流和探討之后,簡練地復述課文中“負荊請罪”的故事。
待所有小組復述完畢后,筆者讓學生圍繞“負荊請罪”這個主題進行創意寫作。在寫作的過程中,筆者鼓勵學生擺脫以往僅以紙筆寫作的形式,創意性地融入說、畫、演等多種形式,將故事中人物的表情、動作、語氣等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
在開展創意表達活動的過程中,有的小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達對文章內容的認識與理解,有的小組以演講的方式進行表達,還有的小組以繪畫的方式展現自己對文章人物情感的理解和對文章內涵的感受。可見,新穎靈活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發揮出學生的個性,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助力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提升。
再比如,教學完《白鷺》一文后,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創意表達寫作活動。教師可先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文章了解作者對白鷺玩耍、覓食等活動的描寫,再結合網絡視頻中其他鳥類筑巢、照顧雛鳥、玩耍的生活場景,讓學生以第一視角完成一篇有關鳥兒的創新習作,以此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挖掘學生的寫作潛力。
(五)學生為主,構建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反思和完善自身的關鍵教學舉措。教師可在開展創意表達教學的同時,將教學評價融入其中,為學生語文整體能力的提高鋪磚添瓦[6]。
教師在對學生的創意表達作品進行評價時,不能采取單一的評價標準,而應進行多元化評價。比如,在教學完《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后,筆者開展了一個創意習作活動,以“盤古開天地”為題,要求每一位學生通過寫作展現自己想象中盤古開天辟地的宏偉景象。
筆者發現,每個學生對盤古開天辟地的景象及人物形象的描寫都不盡相同,但所有學生的作品都體現出了一個共性,即創意元素的融入。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敢于創新、勇于表達的意識和習慣,在評價學生的習作時,筆者采用了生生評價和師生評價兩種評價方式,圍繞學生的寫作內容、語言表達、文章結構、人物形象打造和創新思維體現等多個方面,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評價。
對學生的創意作文展開多方面、多角度、多主體的評價,能夠讓學生全方位認識到自身習作存在的不足,從而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提高創意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煜暉.新課標與語文學習任務的進階[J].中學語文教學,2021(5):4-10.
[2]李煜暉.高中語文專題教學中的寫作情境[J].中學語文教學,2020(6):9-13.
[3]潘涌,趙丹.語文教育:走向積極語用新境界[J].語文建設,2017(36):4-8.
[4]鐘啟泉.從“知識本位”轉向“素養本位”:課程改革的挑戰性課題[J].基礎教育課程,2022
(11):5-20.
[5]安富海.促進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11):59-64.
[6]陸志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修訂的整體思路[J].中學語文教學,202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