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霞
【摘要】數學課程改革的發展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注重數學知識及數學技能的傳授,還提出了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教育的需求,使學生能從更加理性的角度進行數學規律的認知,以此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進行數學問題的解決及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教學是滿足課程改革發展要求的重要途徑,教師需要進行多元化滲透策略的探究與實施,以提升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思想;滲透教育;策略探究
引 言
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實用性的教學課程,學習數學知識是小學階段學生提升思維能力、實踐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教育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內涵及深度更是得到了極大的深化.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數學思想方法在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方面的重要意義,并通過多元化滲透策略的實施,來使學生逐漸進行多種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與運用,以此實現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優化及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有效構建.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教育的價值分析
數學思想方法是人們對數學內容的本質的認識,它作為數學學習的精髓,是對數學知識的進一步抽象與概括,對于數學知識向數學能力的轉化及學生良好數學認知、數學素養的形成意義重大.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滲透教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
1.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在小學階段,學生之所以會對數學學習產生畏難情緒,與數學知識表現形式的多樣化不無聯系,一個數學知識點在不同數學問題中的不同表現形式往往會對學生的理解造成困擾.而數學思想方法從某種程度上體現著數學知識的本質,能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降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內涵及基本規律.
2.有助于學生數學知識體系構建能力的增強
數學擁有完整的知識網絡,每個數學知識點之間都存在著相應的邏輯聯系,在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過程中逐漸進行知識網絡的呈現.在小學階段,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教育,能使學生在抓住數學基本思想這一主線的基礎上,進行自身既有數學知識的串聯與納入,以此呈現出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實現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有效構建.
3.有助于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培育已經成了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而數學理論知識及解題技能作為最基礎、最淺層次的素質能力,不應占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全部.這就需要教師將數學思想方法這一具有深度內涵的數學理論引入課堂,以此增強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數學文化素養,這樣有助于學生思維模式、數學文化意識及實踐運用能力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數學中蘊含的常見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作為一門綜合、復雜的自然學科,其中蘊含的思想方法非常豐富,而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相對簡單,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也相對淺顯,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奠基、啟蒙作用,常見的數學思想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項.
1.轉化思想
轉化思想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數學思想,也是一種基本的解題思路與方法,主要通過轉化將新知識轉變為已學知識,將復雜、隱蔽的數量關系轉變為直觀、具體的數學關系,將抽象、復雜的問題轉化為具體、簡單的問題.這樣就有效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及解題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類比思想
類比思想是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一種思想方法,它能通過兩類對象的相似或相同之處,經過推導發現其他可能存在的相似或相同點,是一種由特殊向特殊、由一般向一般的邏輯推理方法,是學生發現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規律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3.統計方法
統計方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蘊含的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它通過初步統計,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多樣性及問題結論的不唯一性、不確定性,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發散思維等思維品質的形成.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實踐探究
1.樹立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意識,準確定位數學教學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自身的教學意識是教學活動、教學行為的重要理論指導,也是科學制訂教學任務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應積極地進行教學觀念的轉變,樹立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意識,并在此基礎上明確滲透教育目標,以此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應深刻認識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意義,制訂明確的滲透教育目標.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核心素養這一先進教學理念為指引,科學地進行教學要求的把握,將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納入課堂教學的目標體系之中,使學生能在這一教學目標達成的過程中實現自身數學抽象思維模式的建立及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師應結合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程度,對滲透教育目標進行層次化的制訂.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其數學學習基礎、理解能力及學習興趣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在實施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教學時,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層次化滲透教育目標的設計,以此滿足各個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整體性提升.
2.結合數學教材,深入挖掘與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材是最為重要的一項教學資源,其中包含著所有小學階段學生應掌握的數學理論知識及數學技能,而數學思想方法作為數學教材中的一條暗線,也在數學教材中得到了滲透與體現.因此,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教育中,教師應緊密結合數學教材,對數學教材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深入的挖掘,并在不斷的滲透、鞏固中,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數學思想,以此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及正確思維模式的構建.如,在現行小學數學教材中,每個單元中都有“數學廣角”這一欄目,這不僅是新版教材中編排體系的更新,而且是在結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以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實例對應抽象數學思想方法的表達.因此,教師可以緊密結合數學教材中的“數學廣角”來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逐步滲透.例如,第九冊的“數學廣角”就通過植樹問題的解決向學生進行了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使學生在對植樹問題進行深刻理解的過程中學會利用圖形進行數量關系的轉化,實現數形結合思想的形成.
3.以教學過程為媒介,實施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教學過程的科學設計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它不僅是教師教學理念的落實過程,而且是學生進行數學知識體系構建、親身體驗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充分注重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設計,使數學思想方法貫串數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積極思考中對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深刻的認知,以此實現學生數學思想方法意識的樹立和能力的形成.
首先,教師應以滲透教學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深化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教學兼容性強,具有多樣化的表現形式.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將深奧的數學思想方法融入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中,以此實現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深度理解.如,在“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12×3+14×2”這一算式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購物場景進行結合,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由感性向理性的發展過程中樹立一定的建模思想,從而實現數學模型思想的滲透.
其次,教師應通過數學問題的科學設計,引導學生開展數學思想方法的思考.數學問題的提出是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實施方式,它不僅能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有效引導,而且能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如,在對學生進行“搭配(一)”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你能進行怎樣的搭配”這種具有開放性、拓展性的問題,使學生在對卡片進行自由組合的過程中開展自主思考,以此對學生進行排列組合思想的滲透.
4.關注教學探究,積極開展有效的數學思想方法探究活動
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日益凸顯,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及綜合能力提升的需求了.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多元化數學探究活動的開展,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對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挖掘、認知及深刻的理解,并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深化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與運用.如,“雞兔同籠”是一類極具探究性的數學問題,教師在對其進行講解時,可以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和小組內成員之間的合作討論,來進行這一問題的解決.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時,先不要急于告訴學生正確答案,而應引導學生進行自己小組解決思路、解決方法的介紹,并在這一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數形結合思想、假設思想、化繁為簡思想等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5.結合具體的數學思想,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滲透策略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小學數學教學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既具有多樣性,又都存在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教師要在通過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過程中,結合各個數學思想方法的特點,實施具有針對性的、因人而異的滲透策略,以此獲得良好的滲透教育效果.
首先,教師可以以數學知識為載體,進行分類思想的滲透.數學思想的滲透教育是以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為基礎的.教師在對分類思想進行滲透教育時,應以數學知識為載體,使學生在對數學知識規律的總結中進行分類思想的理解與掌握.如,在小學一年級下冊的“分類與整理”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有效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并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進行分類思想的滲透、引導,實現讓學生理解與掌握分類思想的目標.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相關例題的講解,進行轉化思想的滲透.轉化思想是一個內含較為廣泛的數學思想,既可以是由數量關系向圖形的轉化,也可以是復雜問題向簡單問題的轉化.因此,教師可以在具有實踐運用意義的例題講解中對其進行滲透,使學生掌握這一良好的解題思路和思想方法.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11-9”這一20以內退位減法例題的講解時,就可以將題目結合生活,將枯燥的算式轉化為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購物、消費場景,以此進行轉化思想的滲透.
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對學生進行模型思想的滲透.在數學教學中,模型思想是體現數學與現實生活之間聯系的數學思想,通過模型思想的滲透,學生能通過一個典型問題的解決,掌握一定的數學規律,從而實現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目標.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問題情境———建立模型———應用模型”的基本步驟,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進行相應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以此實現對數學知識本質的提煉,促進模型的構建,這樣就使模型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了滲透.
6.提升師資建設,積極注重教師數學思想方法專業素養的培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角色與定位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這就要求教師應由以往的“教書匠”向專家型教師進行過渡,使教師不僅應為學生傳授數學基礎知識,還應對學生進行數學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培養.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在優良師資隊伍的構建中,實現學生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教育效率的提升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
首先,教師應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完善自身專業知識體系.現階段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為教師的自主學習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及資源的支持.教師應積極樹立自主學習意識,通過自主學習來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知識的學習,以此來完善自身的數學知識體系,構建完整的數學認知,以此實現教師專業素養的更新與提升.
其次,學校應注重科學培訓制度的健全,提升教師隊伍的學科教學能力.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學校應更加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結合教師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培訓計劃的制訂,使教師在參與相關專業培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意識,并對他人優秀滲透教育的經驗進行實踐與運用,以此實現教師滲透教育能力的提高,促進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教學效率的提升.
結 語
綜上所述,數學思想方法作為人們對數學知識本質的認識,能從更加理性的角度闡述數學知識,對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及數學知識體系的完善具有顯著的教育意義.因此,教師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正確教育意識的樹立、數學教材的結合、教學過程的設計及探究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多元化滲透,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及數學綜合素養得到極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盛燕.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空間想象力的發展分析[J].亞太教育,2016(13):11.
[2]何素云.不忘初心潛心教學[J].讀寫算,2019(32):197.
[3]陳海林.由反例,學正理: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反例教學[J].小學生(中旬刊),2020(5):79.
[4]徐云青.在課堂中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J].科普童話,2014(35):73.
[5]王麗娟.開放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J].新課程學習(上),2012(5):48-49.
[6]徐讓河.淺談小學數學快樂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下旬),2020(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