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群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我國的教學已全面由知識本位轉移至素養本位,這意味著在課堂教學期間,除了要培養學生相應的知識與技能,還需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綜合培育,助力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實踐教學中,跨學科主題學習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本文詳細分析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構建方式,旨在全面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助力學生的核心素養生成.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主題學習
核心素養視野下,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策略,以圍繞學生綜合發展、全面發展為目標,構建起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計劃跨學科主題學習可促進學生的自主建構,是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因此,探討核心素養視野下如何開展初中數學課堂上的跨學科主題學習,對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提升,助力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極高的現實意義.
1 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可行性分析
跨學科主題學習是跨學科學習與主題學習的綜合體現.
跨學科教學是一種以某個學科為核心,在該學科中選擇一個中心主題,圍繞該主題,將其他領域的知識或技能引入本學科中二次加工、重構,以實現學生綜合發展的一種學習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跨學科教學要考慮到不同知識、技能間的邏輯關系,建立學科間的聯系,將多個學科或領域的知識合理整合,構建起符合學生目前認知發展規律、直指核心素養教育的融合式課堂,從這一角度看,跨學科學習本身便是圍繞著一個明確的主題開展的一種融合式學習.
而主題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通過圍繞某一核心主題開展的一系列課程,是一種不囿于某一領域、某一知識開展的系列性課程,是以教學核心主題為樞紐,在整個程序或體系構架內,建立起多要素聯系,并使各個要素發揮出其協調作用、相互作用,設計出的一種能夠達成核心教育目標的綜合課堂,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是合理、可行的.
2 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重要性
數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為目標的基礎性課程,數學學科中蘊含著豐富的邏輯思維,但這些邏輯思維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培養和引導.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對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養,而跨學科主題學習可以將數學與其他學科融合,通過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將不同學科內容進行整合,跨學科主題學習可以將多種學科內容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數學,并以不同學科知識為基礎解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究數學問題的本質,讓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的全面認識和理解.
在跨學科主題學習中,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并設計具有層次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的主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并以此為基礎培養學生多學科知識的融合與應用能力,此外,跨學科主題學習還可以加強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傳統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科內容間的區別,忽視了兩者之間的聯系,跨學科主題學習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數學問題,并以此為基礎理解數學知識背后所蘊含的意義.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養.
3 核心素養下構建初中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基本原則
3.1 針對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的針對性,一方面指整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必須緊緊圍繞著學習主題,確保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學習方法有較強的針對性,始終與學習主題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要突出整個跨學科主題學習對學生的針對性,保證本次學習任務有一定難度,能夠滿足學生思維發展、學習能力提升等基本需求,但不能超出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導致學生難以完成學習任務,出現消極心態或厭學心理.
3.2 主體性原則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跨學科教這,是各學科之間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種教學方式,是一種主題性質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務必要突出對學生數學知識技能及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教育,堅持學生本位、數學教育本位,突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與數學在跨學科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強調數學學科的本質內涵,讓學生逐漸了解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應用方式,以及數學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的聯動形式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使用數學知識解答、使用數學思維思考,構建起既跨學科,又能突出數學主體、學生主體的課堂.
3.3 開放性原則
跨學科主題學習應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應由教師引導,明確本次主題學習的主要教育目標,隨后給學生提供足量的學習資源,但不要過多限制學生的思維和操作,給學生一個相對自由的開放性學習空間,讓學生盡情發散自己的思維完成本次學習活動,開放性的跨學科主題學習,可以給學生自由的學習平臺,能夠滿足學生現階段最核心的學習需求,也可以使數學課堂更加自由,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進而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使學生逐步生成必要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3.4 實踐性原則
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務必遵從實踐性原則,強調讓學生親自體驗,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獨立思考的空間以及小組合作的平臺,讓學生在與其他同學共同學習交流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在多人的思維碰撞下,學生也會在原有的基礎上生成新的想法與思路,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探索跨學科知識連續性及跨學科知識應用方式的興趣,繼而實現對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數學思維等多項核心素養的培育.
4 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構建策略
4.1 整合學科概念,創設主題情境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設置的跨學科主題教學,要突出數學學科的主體地位,并打破不同學科間的邊界,探索多個領域知識間的關聯性教師需要認真分析教材,明確本階段教學主題的基本概念,再從主題概念出發,逐漸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內容,完成多項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的整合學生應在跨學科主題概念的引領下,使用跨學科的眼光看待問題,形成從整個布局入手探索科學道理的思維習慣教師創設的主題情境,既可以突出本次跨學科主題學習的主題,又可以作為多學科知識互相聯系的重要節點.總而言之,主題要緊扣教育價值、教育取向和教育目標.
“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中提到“從數據談節水”,教育主題為數學學科的統計學知識,而聯系節點主題則為“節約用水”,那么在本次跨學科主題學習中的主題情境,便要以節約用水為跨學科大概念,將其作為學科主題,穿插導入多學科知識的核心概念,便可構建起跨學科學習網絡.
4.2 搭建學習支架,發展核心素養
跨學科主題學習務必要建立在真實的跨學科學習背景及情境中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或分析問題,并以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這是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系統流程.跨學科主題學習中,教師設計的問題或教育目標多半是相對開放的,同一個問題下有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案,答案及探索過程均是不確定的,學生的探究行為與學習行為相對自由,有了更多的分支、可能,會導致學生無從下手,或在學習的過程中偏離學習主題,嚴重影響學習效率.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搭設適當的學習支架或問題支架,引導學生自主發展,避免學生陷入思維誤區,找不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路徑,因此,在跨學科主題學習中,教師搭建的學習支架,是引導學生自主發展,推進跨學科主題學習順利完成的必要舉措.教師要從本次學習的主要內容中提煉出主題,并設計緊緊圍繞著主題的各種實踐探究任務.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整合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體現出本次跨學科主題學習中知識的多樣性,以任務驅動學生的學習行為、探索行為,讓跨學科知識自然地融入本次探究活動中,此時,學生自然會圍繞著主要的驅動任務,并對其中的數學問題進行系統分析,綜合性地使用多學科知識探究解決問題的方式,創造性地完成本次學習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便會不斷積累學習經驗、跨學科整合經驗,并從本次探究活動中獲得更深層次的感悟,實現核心素養的生成.
依舊以“從數據談節水”為例,教師要從節約用水這一個大主題入手,提出多個與之相關的小問題,首先便是數學學科問題,即如何從數據中得到重要信息,這對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篩查能力、整合能力進行了培育,是數學統計學領域的主要技能,從此入手,還可以對學生的數據應用意識、運算能力、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能力作出整體性培養此外,圍繞節約用水導入社會科學方面的教育,依舊從數據入手,帶領學生分析水資源現狀,讓學生在數據分析中探究現實問題,培養他們的責任、態度、科學思維,再自然引入語文問題,讓學生組織語言,講講身邊浪費水的現象,融合藝術問題,引導學生設計“節約用水倡議書”,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環保意識及社會責任感.
4.3 健全學習評價,實現以評促學
初中數學的跨學科主題學習,其根本目的是要讓學生跳出單一的學科知識、學科經驗,培養學生的跨學科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育,而在主題學習的過程中,教學評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構建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評價,應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生成、培養學生跨學科素養為導向,將多學科的教育目標、素養培育目標交叉融合、滲透,構建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教育模式與評價體系,助力學生的核心素養良性發展.
首先,確??鐚W科主題學習的評價與本課的主題教育目標緊密聯系,教師要提前制定相應的課程評價量表,教師也可以在正式開展主題學習前,教師可以將本次的評價指標直接告知學生,學生會有目的、有意識地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以評價指標為導向完成學習活動.
其次,關注學生在整個主題學習中過程的學習情況,明確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探究、發展、合作學習的形成性評價,強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對各種問題的理解,對跨學科知識的應用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作出系統、真實的過程性評價,確保每個環節均有反饋,每個階段均有評價,以此全面掌握學生的素養生成過程,便于后續逐步調整跨學科主題學習方式,使學習計劃更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身心發展規律.
5 結語
通過跨學科主題學習,讓學生了解圍繞該主題的知識脈絡,可以促進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框架,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生成的有效舉措,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堅持針對性、主體性、開放性與實踐性四大原則,在跨學科主題學習中,整合學科概念,構建真實情境,搭建學習支架,構建任務驅動,健全學習評價,實現以評促學,真正發揮出跨學科主題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促進學生的跨學科素養與學科核心素養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偉迪.跨學科理念指導下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探索[J].智力,2022(26):96-99.
[2]王紅權.項目學習:初中數學跨學科綜合實踐的主要方式[J].中國數學教育,2022(17):10-14.
[3]孫虎.指向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跨學科項目實施研究——以日本初中數學教材跨學科內容設置為例[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2(08):67-70.
[4]任學寶.跨學科主題教學的內涵、困境與突破[J].課程.教材.教法,2022(04):59-64+72.
[5]馬麗.初中數學中的跨學科項目化教學研究[J].亞太教育,2022(07):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