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導圖具有直觀、系統、針對性強等優點,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該方法可以有效解決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介紹了思維導圖的概念及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作用和優勢,在此基礎上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各個方面的應用(單元教學、詞匯、閱讀、寫作等)一一作了簡要分析和說明,同時也提出了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為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英語教學;實踐;應用
作者簡介:張麗蓉,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莆美后湯小學。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是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國家對人才綜合能力和素質教育的重視,小學英語教學也在不斷地調整和改進,逐漸側重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意識,強化學生的應用和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此背景下一些更加科學、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逐漸被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其中以引領式、啟發式為主要教學思路的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目前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被廣泛采用,效果顯著,潛力巨大。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及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作用和優勢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The Mind Map),也稱為腦圖、心智地圖、心智導圖、思維樹枝圖等,最早由英國學者Tony Buzan提出,是一種觸發大腦發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其以圖文結合的形式,以一個中心主題作為起始點,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或相關的層級圖展現出來,使得目標主題與相應的圖像、形狀或顏色、文字圖碼等建立記憶聯系,激發人的發散性思維,達到連續性、系統性記憶和理解的效果。
大量實踐證明,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當前新課程改革正不斷深入,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和文化意識等核心素養,思維導圖這種學習形式與目前的教學要求是完美契合的,因此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和開發潛力。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以“講-聽-練-考”為主的教學方式刻板單調,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教師只圍繞教材設計教學內容,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對口語、閱讀和寫作等語言的實踐和應用方面的訓練重視不夠,“聾啞式”英語和“堆詞式”英語現象普遍。思維導圖的引入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知識講解由單向輸入變為發散式拓展,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教師的教學內容也更加全面系統,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升。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的構建方式有很多,如圖解式、等級式、關聯鏈條式等,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設計符合教學要求的思維導圖,將其變成課堂教學的利器,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思維導圖在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方面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教改”工作的推進,單元整體教學逐漸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方式,思維導圖因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條理性,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發揮重要作用。首先,單元整體教學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構建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小學生認知特征的知識框架,更有效地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整合相關的新舊知識,形成更加豐富和具體的知識脈絡。例如,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的主題是“The Universe”,教師在構建思維導圖時可以從學生熟悉的內容入手,如sun、moon、earth等,啟發學生展開發散思維,發現不同天體的特點,進而引出star、planet、satellite等概念,幫助學生理順單元知識點,最終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其對The Universe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其次,單元整體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和邏輯推理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導圖本身就是一種簡潔、系統、邏輯關聯強的表達形式,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學習單元整體的知識內容,促進他們提升概括、總結和提煉等能力,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形成發現問題——找到線索——歸納要點——簡要表述的學習習慣,培養了學習思維,又鍛煉了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5“Occupation”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布置課后根據自己對某個職業的理解創編思維導圖的作業,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提升表達能力。
(二)思維導圖在英語詞匯教學方面的應用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英語作為一門外語,缺乏語言環境,無法通過日常的交流和應用來積累英語知識,只能靠強化記憶來學習,因此在英語詞匯教學中,難點和重點都是提高學生的詞匯記憶效率。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啟蒙階段,天性好動,對知識有一定的渴望卻缺乏持久的專注力,這些特點是不利于培養良好的詞匯記憶習慣的。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來看,小學階段詞匯學習的效率是偏低的。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找到記憶詞匯的線索,根據線索展開聯想和拓展,形成記憶鏈條,從而加深對詞匯的印象,達到強化記憶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自己設計思維導圖,激發其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獨立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具體而言,英語詞匯學習常用的思維導圖有兩種,一種是歸納式,即確定一個主題,在這個主題之下進行分類和歸納,圍繞這個主題對所涉及的詞匯有針對性地加以區分和記憶。以閩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5為例,Part A和Part B的主題是“Months of the Year”,教師設計思維導圖時就可以圍繞這個主題引入相關內容,如圖1所示。另一種為關聯式,即在已確定主題下進行相關詞條的拓展,從主題引出與其相關聯的知識點。以news這個單詞為例,可以從字源開始進行適當拓展,如圖2所示。
(三)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方面的應用
據研究顯示,閱讀是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具備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是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小學階段的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詞匯語法方面的積累有限,而且也不熟悉英語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再加上中西方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差異,大多數小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閱讀障礙,即便能流利地朗讀甚至背誦,但對于不熟悉的題材也不能夠很好地理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閱讀教學。
首先,圖文結合,圖像結合,啟發學生思考和聯想,豐富閱讀的方式方法。先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參考相關的圖片和影像資料等對閱讀材料初步閱讀并進行分析;再根據思維導圖理順文章的脈絡,進一步細讀,明確自己還沒明白的地方;然后帶著問題結合思維導圖再去閱讀文章,最終通過總結和歸納,充分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找到答案。
其次,師生共同參與,優化閱讀教學的分析和討論環節。教師在設計思維導圖時,要明確核心主題,提煉出關鍵的信息線索,注意標明層次和聯系,盡量突出思維導圖的啟發和引導作用。在討論時,教師也要積極和學生互動,這樣通過思維導圖,既拉近了師生距離,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進行,也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充滿活力。例如,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3的主題是“Food and Health”,教師可以從主人公Ben的視角設計線索,通過他喜歡什么食物和不喜歡什么食物,引出Food and Health的關系,多采用一些引導式的疑問句,通過how、why、what等引進問題,啟發學生主動思考,自己通過閱讀找到答案。
最后,解決課文的疑點和難點。小學高年級的英語課文中有一些復雜的長難句和不易理解的語法知識,這些難點往往又是考試的重點和學生步入中學前需要突破的學習瓶頸,對此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句子的脈絡、成分結構和核心內容具體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再多舉一些相似的案例促進學生理解記憶,通過圖文結合、層次分明、去繁就簡的方式使得長難句和復雜語法知識不再令學生望而生畏。
(四)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教學方面的應用
小學高年級開始強調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寫作也最能體現學生的語言學習水平。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影響寫作的最大因素就是來自母語的干擾,很多學生的詞匯量不少,語法也掌握得不錯,但就是寫出的作文語義不通,讓人讀起來不知所云,歸根結底,漢語的思維方式限制了學生對于詞匯和語法的運用,“漢語式寫作”不僅是寫作規范的問題,更會影響到學生中學乃至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效果。
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從根本出發,改變教學方法。可以采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了解詞匯和語法的正確用法,幫助學生分辨英語與漢語在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上的不同,進而使學生適應英語的語言規律,寫出地道的英語作文。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開展教學:
首先,適當放寬對學生的寫作限制,為其英語寫作訓練提供一定的自主發揮空間。例如,以往英語教師給學生布置一篇作文,題目是“愉快的假期”,小學生對英語的運用遠不如漢語順暢,同時也習慣了嚴格遵守教師的各種要求和限制,很可能從起床寫到睡覺,既不符合題目要求,也不利于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教師可以通過構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假期其實也可以分成若干階段,不一定要把每個階段都記錄下來,可能一場電影或者一次游樂園之旅就可以代表自己愉快的假期,放寬寫作要求,讓學生理解寫作的要點和技巧。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要求得越多,他的思維就越僵硬,教師應該利用一定的教學手段如思維導圖等,引導學生掌握鍛煉寫作能力的正確方法。
其次,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與漢語在結構和表達上的區別。像英語多長句,漢語多短句;英語多從屬結構,漢語多并列結構;英語多變化,時態、復數、比較級都有嚴格的規定,而漢語多重復,不需常變換表達方式等等。這些知識點繁冗復雜,學習起來難度較大,這就需要找到它們之間內在的聯系,發現它們的規律,構建適合小學生學習需要的思維導圖,再結合一定的練習,幫助學生有效提高寫作的能力。
三、小學英語教學應用思維導圖的注意事項
思維導圖是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的方法,但不能替代所有的教學手段,也并不適合所有的教學內容。歸根結底,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習起來并沒有捷徑可走,唯一方法就是多記、多練、勤復習、多積累。思維導圖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可以讓學生掌握一些學習規律,少走一些彎路,但對于英語教學而言,絕大多數的知識還是需要付出辛苦和汗水才能掌握的。思維導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便捷、高效的學習方法,但并不是投機取巧的途徑。
思維導圖具有四個基本特征,一是聚焦性,核心主題要突出;二是發散性,要有一定的拓展;三是分層性,各分支和節點具有層次等級;四是關聯性,各個元素間存在邏輯聯系。只有符合這四個基本特征才可稱之為思維導圖,但現在部分教師對思維導圖的理解存在偏差,一些概念圖和流程圖也被當作思維導圖來使用,這樣做不但不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還可能造成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偏離。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不應只重形式,還要認真學習,掌握其正確的構建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思維導圖真正發揮作用。
四、結語
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實用的學習工具和教學手段,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發揮巨大作用,且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和潛力。小學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其將來進行高階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會香.巧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J].廣西教育,2023(10):118-121.
[2]申甜甜.引導思維導出樂趣:小學英語思維導圖應用路徑探究[J].科普童話,2023(23):10-12.
[3]許婕.小學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2023(17):129-131.
[4]趙杰.探究如何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J].英語教師,2023(3):100-102,119.
[5]陶益明.發揮思維導圖的教學價值[J].小學科學,2023(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