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國際貿易往來愈發頻繁的背景下,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的中職英語教學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中職英語課程改革被提上議程。順應改革要求,中職英語教材開發也需進行改革,為了向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英語應用型人才,中職學校應綜合考慮主客觀影響因素,全面建設中職英語教材。本文結合CBI理論及中職英語教材現狀,探究了基于CBI理論的中職英語教材建設對策,以期為中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CBI理論;中職英語;教材建設
作者簡介:劉燕玉(1978.01-),女,福建人,福建經濟學校,講師,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
CBI理論是典型的語言教學理論,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能夠為中職英語教材建設提供理論參照。中職英語教師應結合學科屬性及基本學情編寫教材,以學科內容為核心,從多個渠道整合語言材料,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確保學生能夠掌握科學高效的英語學習技巧。對于英語這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來說,傳統說教式的教學模式已不適用,教師應在依托教材組織開展課內外教學活動的同時擺脫教材和課堂教學的局限,將更多新鮮血液和時代色彩注入課堂,全面建設中職英語教材體系,讓學生能夠享受英語學習,實現觸類旁通和樂學善學。
一、CBI理論概述
CBI理論以外語教學理論為基礎,強調語言學習需要以主題內容為依托,不局限于語言本身。基于該理論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四種:主題模式、課題模式、輔助模式和專門用途英語模式。從微觀視角來看,CBI理論的特征較為明顯,它十分注重教材的編寫和應用,以主題內容或學科為核心,以新信息學習為主導,以滿足學生的特定需要為目的。因此,在中職英語教材開發中,CBI理論備受關注,該理論的踐行與滲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自信心,發展學生的第二語言習得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習得的技巧,并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扎實的理論基礎。
二、中職英語教材現狀
在中職教育體系中,英語學科的專業性較強。為了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選擇合適的教材,全面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但是當前的中職英語教材還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學科內容與技能訓練沒有緊密結合。教師在課堂上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導致培養出來的英語人才不符合市場的需求。第二,中職英語教材的定位比較模糊,沒有站在職業教育的視角進行定位。第三,中職英語教材中,原版英文文章所占比例較小,學生接觸原版教材的機會比較少。第四,教材的難度系數偏高,詞匯量大,知識跨度大,而且零亂、不夠系統。中職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難以深入透徹理解教材。第五,中職英語教材內容比較單一和僵化,涉及的題材不夠廣泛,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上述問題表明現行中職英語教材已跟不上時代發展潮流,中職英語教材改革迫在眉睫。教師應意識到自身的責任擔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積極參與課程改革,開發出夠用、適用、實用的英語教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幫助學生重拾中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培養優秀的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
三、基于CBI理論的中職英語教材建設對策
在全面建設中職英語教材時,教師應以CBI理論為指導,理性分析教材的新穎性和時代性特征,高度關注教材語言的原生態特點,綜合考量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及職業規劃需求,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及認知期待科學設計中職英語教材,以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生涯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以學科內容為主線,與技能訓練相結合
中職英語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在職場環境下應用英語的基本能力為目標,教師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應轉變固有的語言教學模式,圍繞學科知識組織教學內容,精心組織開展與學科知識密切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全面建設中職英語教材時,教師應以學科內容為主線,實現學科內容與技能訓練的無縫銜接,確保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將英語作為職場交際工具。以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職教材《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Unit1“Enjoy the wonderful campus life!”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根據Listening and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設置多個教學板塊,將與學校設施、建筑物所處位置、校園生活相關的詞匯及句式融入教材,引導學生通過教材學習有關問路與指路的詞匯和句式,同時培養學生用所學詞匯和句式表達不同設施和建筑物方位及在生活中用英語進行問路和指路的技能。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科內容為主線,將學科內容與技能訓練相結合,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CBI理論倡導教師以學科內容為根基,結合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指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教師應深度剖析中職英語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主動嘗試多種語言教學模式,實現對癥下藥,以推動中職英語教材建設。
(二)明確中職英語教材的定位與教學目標
中職英語課程設置應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應用為目的”為準則,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初步的英語應用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工作崗位和生活中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教材是為培養人才服務的,在編寫教材時,教師應明確教材定位,讓學生能夠運用英語,滿足職場交際的需求。另外,教師應站在不同的角度合理分解教學目標。第一個層次的目標以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為核心;第二個層次的目標是學生可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實現學以致用;第三個層次的目標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與實踐而逐步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
(三)盡量用英文原版材料編寫教材,設計貼近生活的真實語言情境
基于CBI理論,教師在中職英語教材編寫過程中應整合利用多元文本以及影像資料,在權威平臺選取英文原版材料。原版影音資料發音地道,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英語本身的美感和韻味,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原版材料中富含西方優秀文化素材,通過學習,學生會對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有更深的理解。除了使用原版材料,教師在設計情境教學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關注學生的課內外表現,綜合考量主客觀影響因素,高度關注教材語言原生態的特點,分析學生的專業情況以及終身發展要求,結合CBI理論重新定位語言教學方向,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語言情境,布置難易適中的學習任務。教師鼓勵學生聯系個人的生活實際和生活背景自主探索新知,遷移新舊學科知識,深入理解語言知識的本質及奧秘,嘗試利用所學習的語言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以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職教材《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Unit3“Sports refresh me”為例,教師可以圍繞聽、說、讀、寫這四大板塊整合教材,從學生的日常實際著手,用真實可感的交際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師在布置預學任務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國內外報紙、雜志及網絡搜索中西方國家關于運動方面的英語報道和歷屆奧運會的影像資料,這些報道和影像資料應是英語原版的。這個單元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主要是讓學生圍繞興趣愛好、業余活動進行聽說訓練。教師可以先下載有關英語國家學生興趣愛好、業余活動的影像,供學生學習,然后創設相關情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展開實踐操練。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主要是關于校園網頁上的信息和學生在校園網頁上發布的評論,這些材料都是轉載的英語原文,是非常好的教學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好好學習。除了讓學生認真學習并掌握課本上的內容,教師還要結合事先設定的多維目標,有針對性地增加閱讀材料,以實現預定教學目標。在學完“Sports refresh me”這個單元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2008北京奧運會的相關材料,也可以讓學生閱讀關于運動有益健康的資料,以此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依托語言材料開發教材時,教師應設計配套的內容,緊密融合教材中的學科內容與工作實踐,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交際環境中鍛煉個人的職業能力和語言能力,為日后從事工作做好準備,能夠勝任各項工作中與英語相關的任務,具備較強的職業競爭力和社會適應力。
(四)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CBI理論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視角著手,高度關注學生的內心訴求,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探索新知,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傳統的中職英語教材枯燥乏味,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應以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本目標,貫徹任務驅動以及校企合作的教材編排理念,直觀展現原生態的學科內容,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言學習規律,獲得良好的語言學習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精心編寫英語教材,充分考量中職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英語學習需求,避免空洞的語言知識介紹,有效整合實際工作內容,為后續的授課做好鋪墊和準備,在滿足學生專業學習訴求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個人興趣。教師應關注教材語言的難度,綜合考量學生的認知基礎,盡量避免教材難度超出學生的英語水平。如果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語言知識、解決語言問題,就會極大挫傷學生的語言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這就要求教師精心篩選話題,結合職業教育的育人標準,依據CBI理論的實踐要求設置具體學習內容。中職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少,英語基礎薄弱,可以適當降低語法、寫作、翻譯的難度,對比較難的語法不做硬性要求。教學內容要以中職生比較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現,如排序、填詞、看圖說話、采訪、信息匹配等,以此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降低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學生能夠在獨立探究、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任務,激發積極情感,保持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當然,也不能一味降低難度,應該根據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布置更有挑戰性的任務,防止有的學生“吃不飽”而失去英語學習熱情。
(五)精選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學習內容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場所,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是學校的職責。當今社會,不管哪個企業、哪個行業,都需要綜合能力強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綜合能力包括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市場判斷力、團隊合作精神、敬業精神、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所以教師在編寫教材時,要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生優秀品質的材料,明確教材編寫的目的、具體內容以及重點,結合基本學情和教情開發實用性強的英語教材。在教學實踐和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逐步檢驗、更新和優化教材內容,確保所開發的中職英語教材契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學生通過學習這些材料,有效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比如,為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可以在教材中融入口語交際的功能性語言,如引薦與介紹、問候與道別、詢問與提供信息等對話場景;可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縱深思維、發散思維和全局思維;提供給學生英語閱讀材料,并要求學生細讀,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需要學生合作完成的任務融入教材,如合作制作校園網頁、廣告,創編話劇、微電影等,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讓學生填寫學生卡、申請表、個人履歷表,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創新思維,加入有特色的元素。以上教材內容與編排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教材建設不容忽視,其直接關乎中職英語教學成效。基于CBI理論的中職英語教材建設要求教師圍繞英語語言的工具性和應用性,以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為目標,著力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發展學生的職業素養,確保學生能夠接受專業系統的英語教育,順利完成學業并走上工作崗位,實現個人理想,成長為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葉紅.基于CBI理論的中職英語校本教材開發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46):14-15.
[2]杜珩.基于CBI教學理念融入中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29):158.
[3]樊笑霞.基于CBI理論的高職會計英語課程改革探討[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20-22.
[4]戴榮清.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與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調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5]趙鳳君.CBI的理論研究及其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