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從《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出發,主要闡述筆者如何立足小學英語教學實際,根據教材內容、話題及核心語言知識,挑選英語繪本故事,在教學中開展繪本故事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主教材融合;繪本故事;整本書閱讀;實踐與探索
作者簡介:王艷,廣州市黃埔區教育研究院實驗小學。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到小學畢業,學生的英語水平應達到二級水平,要能讀懂不同的語篇類型,如故事、邀請卡、電子郵件、新聞、海報等,能從不同類型的語篇中獲取相關信息,理解主要內容,并能對語篇中的人物、事物、行為或觀點進行分析、比較,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廣州市小學三至六年級使用的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英語教材,共8冊,每冊內容均以模塊形式呈現,每個模塊有明確的話題,主題意義鮮明,但文本多以對話為主,語篇類型相對單一,如果要讓學生達到二級水平,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適當補充拓展其他類型的語篇,如英語繪本故事等。
英語繪本,即English Picture Book,通俗來說就是英語圖畫故事書,融插圖、文字為一體,情節豐富,圖文并茂,深受學生的喜愛。筆者自2020年以來嘗試結合教科版英語教材主題,融入繪本故事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探索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拓寬學生視野,拓展學生思維,教授學生閱讀策略和方法,為主教材教學提供適當的語篇補充,實踐證明,效果良好。下面筆者將結合繪本故事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案例與同行分享主教材與繪本故事教學融合的經驗與做法,提供一些借鑒。
二、選定與教科版小學英語教材相匹配的繪本故事
教科版小學英語教材每冊書均包含6個模塊,每個模塊有明確的話題,每個模塊有兩個Unit,其中三至五年級教材第一個Unit均有Sound Family,即語音知識板塊,結合每個模塊的話題及Sound Family板塊內容,筆者選定《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和《麗聲北極星自然拼讀繪本》兩套系列故事書作為與主教材融合的繪本故事整本書閱讀教學用書,為學生補充適當的閱讀文本。
(一)與教材話題和核心語言知識相匹配
根據教科版小學英語教材三至六年級教材模塊話題和核心語言知識,可以融合與之匹配的繪本故事補充到教學之中,結合教材內容,筆者選定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系列故事書作為語篇教學補充用書,從中選取與話題和核心語言匹配的故事,作為單元整體復習鞏固課的教學文本,在課堂中進行故事整本書閱讀教學,教會學生閱讀策略和方法,具體列表如圖1(見109頁)。
(二)與教材中Sound Family語音知識板塊相匹配
教科版英語教材三至五年級上冊均有Sound Family板塊,包括五個元音字母在重讀開閉音節中的發音規則、長元音及雙元音、輔音字母組合發音規則等,具體如下:
根據教材中的Sound Family語音知識板塊的內容,筆者認為,可以挑選內容合適的自然拼讀故事繪本作為教學補充內容,通過有趣的故事來引導學生學習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經過挑選,選定王薔教授主編、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麗聲北極星自然拼讀繪本》系列故事書,6套繪本故事涵括了英語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可以作為小學自然拼讀教學的補充教材。
三、與教科版小學英語主教材融合的繪本故事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
《麗聲北極星自然拼讀繪本》和《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兩套故事書各有特點,前者主要以語音學習為主,按照語音知識進行分級分類,突出在故事中學習英語中常見的自然拼讀語音知識點,而后者是話題為主,按照話題進行分級分類,故事情節生動有趣,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根據兩套系列故事書的內容及特點,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總結出一套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自然拼讀繪本故事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
自然拼讀故事書是通過故事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音,因此,在教學中,筆者認為應從將教學目標落實到語音知識的學習之上,從復習已學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音入手,引入要學的字母或字母組合發音,通過故事學習引導學生練習與掌握更多含有要學習的字母或字母組合發音的單詞,最終回歸到語音知識點的學習上。基于此前提,筆者認為小學英語自然拼讀繪本故事書閱讀教學可以遵循以下模式。(見圖2)
(二)分級繪本故事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
分級繪本故事以話題為主,故事內容豐富,在教學中,筆者結合主教材話題,挑選與話題匹配的繪本故事,從研讀語篇文本入手,采用圖片環游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故事,教授學生閱讀策略和方法,如猜讀、跳讀、精讀等,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經過梳理,筆者認為,分級繪本故事教學可采用以下模式(見圖3)。
四、繪本故事與教科版小學英語教材融合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方式
《麗聲北極星自然拼讀繪本》及《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兩套系列故事叢書冊數較多,而小學英語每周課時有限,新課標頒布前,三至五年級每周三節英語課,六年級四節課,新課標頒布后課時縮減至兩節和三節,課時量減少,教需時間已是非常緊張,如果還要加入繪本故事整本書閱讀教學,更是課時不夠。如何在有限的課時里面有效地融入繪本故事教學,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午讀和課前5分鐘開展持續默讀活動
將兩套繪本故事用書再細致分類,將生詞量較少、內容稍為簡單的繪本挑選出來,例如《麗聲北極星自然拼讀繪本》中的字母音故事和輔音字母及字母組合的故事,作為持續默讀活動閱讀用書,利用午讀及課前5分鐘時間開展持續默讀活動,讓學生做好記錄。
(二)課堂中教學融入繪本故事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
根據教科版英語教材話題和語音知識版塊,教師可選擇相匹配的繪本故事融入課堂教學之中,作為教學補充文本,利用繪本故事的有趣性和情境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會學生閱讀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例如,教學教科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Sound Family板塊中元音字母ou的發音規則時,筆者選用了《麗聲北極星自然拼讀繪本》第六級中的故事Maggie Mouse,故事主要講述了小老鼠Maggie找到了一個新家,它在這里尋找食物、玩耍并且住了下來,最后被家中的主人發現。故事中有多個含有字母組合ou的單詞,ou的發音規則在繪本中反復出現,貫穿全文,如out、shout、loud、found、sound、around、house、mouse,學生朗讀文本和拓展活動中,可以充分且有效地感知ou的發音。
又如,在教學教科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Module2 “Daily Routine”時,筆者選用了《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三級中的故事Zob is bored作為單元拓展閱讀教學文本,本故事主要講述Zob在周一至周五有繁忙的活動安排,苦惱于周末如何度過的故事,最后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個有意義的周末活動,時態涉及一般現在時,其話題及核心目標語言正好契合主教材內容。
(三)推送繪本故事教學微課,開展家庭閱讀活動
網絡信息時代多媒體教學方式多樣,教師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開展家庭閱讀活動。微課制作簡單,且不受時空限制,筆者認為,可挑選內容較難、篇幅較長的繪本故事制作成系列微課,推送給學生在家觀看學習,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指引,既可節省課堂教學時間,而且微課可以反復觀看,利用率高,又能為學生提供有效的閱讀支撐,為學生開展家庭閱讀活動提供便利。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筆者與工作室成員共同制作了近30節繪本故事教學微課,通過工作室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給學生,受到廣泛好評。
五、結語
繪本故事整本書閱讀與教材的融合教學并不是簡單在課堂中穿插講述一兩個故事,而是需要教師開啟智慧,結合教材內容和核心目標語言,選擇適當的繪本,將它作為教學的有效補充,讓學生可以接觸更多的語篇類型,這正是順應新課標的要求。同時,通過開展課內外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學會閱讀策略和方法,擴大閱讀量,拓寬知識面,在閱讀中發散思維,培養學習能力,提升思維品質,最終可以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畢玲.基于小學英語語音課的繪本與教材融合的案例研究[J].小學教學設計,2020(24):61-62.
[3]張麗寧.主題意義引領下的教材與繪本融合的模式探究[J].小學教學設計,2021(10):43-46.
[4]錢希潔.小學英語課內外教學融合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2(3):1-7.
[5]錢文晶.小學英語繪本與教材有效融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2(14):42-44.
[6]陳夏鮮.基于單元主題的小學英語繪本與教材語篇融合授課分析[J].成才,2023(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