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需要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不僅需要向學生講授知識,而且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為目標,優化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只有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才能夠充分發揮學科育人價值,讓學生真正地掌握英語知識,培養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對此,本文針對英語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究了中職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以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閱讀;閱讀技巧;策略;培養
作者簡介:朱素娜,深圳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閱讀能力是學生通過閱讀獲得關鍵信息的一種學習能力,英語閱讀能力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必備能力,與寫作能力相輔相成、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保持耐心。教師應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輔助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和掌握閱讀技巧。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有目的地閱讀,真正掌握英語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英語核心素養概述
(一)職場語言溝通能力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包括口頭表達以及書面表達能力,需要學生應能夠正確使用語法、拼寫和詞匯。正確準確地應用語言極為重要,因為如果表達不清晰、不明確,那么會影響溝通交流的效果。在溝通交流時還需要注重語氣,增強溝通交流的效果,在一些會議報告中使用恰當的語氣可以建立信任、專業的良好形象。
(二)思維差異感知能力
一些學生對于語言有著天生的敏感性,可以較輕松地掌握發音、語法等知識,這類學生可以更加流利地應用所學語言,并且可以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逐漸形成英語思維。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因此也會存在思維差異感知。但是,還有一些學生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努力才能掌握語言技能。教師在教學中應認識到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存在并針對性地采取教學策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跨文化理解能力
當前全球社會經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英語成為國際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語學習不單是學習語言知識,而且也需要學習文化知識。跨文化理解能力培養更加需要學生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價值觀、社會習慣等,有助于學生深入認知以及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避免文化沖突,提升及綜合素養。
其次,跨文化理解能力還表現為文化敏感性和文化適應性。文化敏感性是指學生通過自身能力感知,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文化適應性是指學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應變能力,包括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交流,以及適應不同的文化習慣的能力。
(四)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在英語學習中極其重要,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目標制定以及問題解決等,對學生日常生活中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中都十分重要。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參與英語活動、回答問題、討論問題,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互動,從而增強英語學習自信心以及溝通交流能力。
二、中職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豐富的閱讀材料
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如果缺乏豐富的閱讀材料,那么會影響學生閱讀技能的提高。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環節,有利于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掌握語法結構,并且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接觸豐富的文本內容,了解不同的文化,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思維層次。但是由于缺乏足夠的閱讀材料,學生不能進行充分的閱讀練習,這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水平的提高,無法體現學科育人價值。
(二)缺乏閱讀策略教授
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缺乏閱讀策略教授,主要體現在教師不能積極教授學生閱讀策略,使得學生無法得到閱讀技巧方面的指導,也缺乏應用閱讀策略的機會,導致學生閱讀只停留在對于文本內容的表層理解上,忽視了對文本的深入分析。
(三)缺乏互動和實踐機會
互動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有助于學生在良好的語境情境下應用所學知識,但是如果缺乏互動交流,那么學生則無法主動進行閱讀實踐,也沒有與教師同學溝通、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想法和感受的機會,這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其次,閱讀實踐往往側重于書面答題或者考試,忽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學生只能被動接收信息而缺少應用知識的機會,更無法鍛煉用英語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這都會影響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
(四)缺乏個性化教學
中職英語閱讀教學方式往往較為單一,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學生英語水平方面的差異,這種教學方式以教材作為基礎,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中職學生文化背景、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需要教師展開個性化教學,但是如果教師對此有所忽視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會感覺教學與實際不相吻合,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生英語閱讀技巧與策略的培養路徑
(一)豐富閱讀材料,培養閱讀技能
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比如報紙、雜志、短篇故事等,這些材料應涵蓋不同的主題、題材和難度,從而滿足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教師應根據學生能力水平、興趣愛好向學生推薦閱讀材料,保證學生能夠獲得自身所需的閱讀材料,貼近學生的生活、專業和未來職業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材料的選擇。
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主題分析、推理判斷、信息提取等。
(二)教授閱讀策略,培養語言溝通能力
教師應向學生講解不同的閱讀策略,比如粗讀法、精讀法、跳讀法,通過向學生做出示范并且輔助學生掌握閱讀策略方法,學生可以學會針對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采取不同的閱讀策略。教師可以組織練習活動,讓學生應用這些閱讀策略方法解決閱讀中的問題,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應用合適的方法提取文本中的關鍵信息、推測作者的寫作意圖。通過不斷的練習,學生可以熟練掌握閱讀策略。
另外,教師還應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調整能力、評估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預測內容、判斷信息的重要性。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反思,學生可以了解自身閱讀習慣以及經常使用的閱讀策略,從而提升自身英語綜合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如何在閱讀前依據標題、圖片或者其他信息預測內容,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積累相關背景知識,鼓勵學生推測單詞、語句的含義或者作者的觀點,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之后輔助學生識別主題句或者關鍵詞,有助于學生建立文本結構并且與其他細節信息進行聯系,讓學生抓住一些轉折詞、因果關系、舉例等,輔助學生理清文章的邏輯關系和推理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提供互動和實踐機會,發展高階思維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習,促進學生溝通交流。比如,將學生進行分組,不同學習小組負責不同的閱讀材料,之后讓學生共同解決存在的問題或者討論閱讀文本的主題、分享閱讀感受,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學生通過溝通交流可以從其他同學的觀點中有所收獲。
教師可以組織情景模擬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鍛煉閱讀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選取某一場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提供給學生相關的信息,讓學生進行英語對話,有助于學生結合實際情景進行閱讀理解,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
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創新性的閱讀活動,比如閱讀分享交流會,使得學生有機會分享自己的閱讀過程、閱讀感受等。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強調解決問題式的閱讀模式,即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去閱讀,形成一種結果導向的觀念和多元思維。
例如,外研版中職英語第一冊Unit2“It's easy to make friends”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讓學生針對這一文章進行深入閱讀,之后對學生進行分組,安排每個學習小組內的兩名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行交流,彼此建立友誼,可以談論關于交朋友有關的話題,比如興趣愛好、飲食習慣等,學生在討論時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或者經驗,從而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另外,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關于交朋友的視頻,讓學生進行討論,進而引出教學主題,學生可以掌握交朋友的技巧,學會應用英語解決問題,之后學生閱讀相似的內容并進行反思,從而掌握閱讀策略。
(四)注重文化背景知識教學,拓寬視野,培養文化品格
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與所學內容有關的材料,介紹相關文化的知識,中西方文化差異,比如傳統節日、歷史事件等,也使得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傳統。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文化背景對于閱讀的影響、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價值觀或者傳統習俗,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相同之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以此推動師生、生生互動和交流。
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文化比較和探索,可以向學生推薦有關不同國家或者地區文化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分析其文化特點以及價值觀等,學生通過閱讀和探討可以對比學習不同文化的異同并且思考產生的影響。教師還可以提供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或者提出問題,輔助學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關聯以及影響,有助于增長學生見識,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比如,教師可以組織閱讀與寫作一體化的教學活動,活動目的在于堅定學生文化自信,學會用英語介紹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美食。選擇與Chinese festivals and traditional food相關的文章、故事或詩歌,讓學生進行閱讀,展開討論,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背景、意義和慶祝方式,以及傳統美食的制作方法和特點。要求學生選擇一個中國傳統節日或傳統美食進行深入研究,寫一篇關于該節日或美食的作文,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和體驗,表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學生可以在班級內分享自己的文章,互相交流,也可以邀請其他班級或學校的師生參加,擴大交流范圍,還可以通過制作海報、PPT演示、小組講解等形式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和美食的知識呈現出來,也可以在學校或社區內進行展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五)開展個性化教學,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個性化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與需求量身定制教學內容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可以進行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或者學習風格進行分組,設置相應難度的學習內容,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自身學習水平范圍內展開學習,有利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和動力。
此外,教師可以在充分了解學生興趣愛好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材料進行閱讀,為學生設計一些閱讀任務,比如一些學生對于運動感興趣,那么可以選擇與運動有關的材料進行閱讀。學生根據自身興趣選擇材料進行閱讀可以激發閱讀積極性,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
最后,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評估方式,側重于對學生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創造能力的評估,而不是過度側重于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教師可以設置開放性問題、項目、具體實踐操作等,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創新能力。
比如,教師通過評估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習風格、學習興趣了解學生學習需求,之后為學生設定具體的閱讀目標,比如增加詞匯量、提升閱讀能力等。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多種類型的閱讀材料,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輔助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比如每周的閱讀任務、時間安排、學習方法等,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積極有效地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應了解到中職英語核心素養包括職場語言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之后應認識到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為閱讀教學目標,輔助學生掌握英語閱讀技巧與策略。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教授其閱讀策略、創造互動和實踐機會、注重文化背景知識教學、展開個性化教學等,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成娟利.中職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5):180-181.
[2]王彥.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效課堂構建和策略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 科研,2023(1):109-112.
[3]趙麗芳.中職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J].廣西教育,2020(3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