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我國小學數學教學重視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今后小學數學教學奠定了高質量、高效率的堅實基礎.同時,也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促進小學數學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為了小學數學教育的進步,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本文主要闡述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中,教師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提高數學核心素養的終身學習能力,從而全面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主動探究;創新教學方法
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下,促進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教學中應用創新教學方法,巧設情境教學新穎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小學數學學科的知識內容,教師把數學的概念理論融入實際生活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掌握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設計的內容中注入了多元化教學元素,幫助學生整合了教學資源,通過展示不同教學方式和方法,促進學生快速理解小學數學知識概念,并且靈活運用到實際解決問題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創新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明確教學目標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小學教育也不斷創新教育改革的新思想理念.小學數學通過教師不斷創新教育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主動探究和拓展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新思路和新途徑.教師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達成,巧設情境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數學教學設計內容,結合新課標的改革要求設計具有創新性的數學核心素養內容,將數學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深刻研究和全面分析,以確保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1],如圖1所示.
同時,教師還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實際學情,了解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情況、整體智力發育水平以及對待數學學科的學習態度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優化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才能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素養,增強學習動力,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 核心素養視角下探究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是當前新課標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思想理念,將趣味性、游戲化的教學知識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設計具有創新性、多元化的教學課件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在游戲中結合教學內容掌握數學知識的學習效率.這種創新的教學方法,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維方式,設計具有創新性的分層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個性化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教師通過采用多樣化的創新教學方式,如項目式學習、游戲化教學等教學方法,從而提高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在教學實踐中培養了學生理解和應用的綜合素養能力.[2]具體如下.
2.1 以習題專練培養高階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是學生數學學習中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師要求學生掌握數學運算的法則和規律,并結合課堂教學引領正確掌握相關運算公式和法則,培養學生熟練運算能力,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深入學習數學知識,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用習題專練的方式訓練學生的高階運算能力,通過少而精的優質題目,來檢驗和篩查學生的學習疏漏,從而幫助學生提升運算準確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運算的法則和規律,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數學素養.此外,教師還通過創新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例如,組織數學競賽、開展數學探究活動等,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
例如,在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中“兩位數加兩位數”這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片中的例題進行習作,使學生能夠正確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培養學生結合具體的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意識,提高了學生采用多樣化方法解決問題的靈活性.例如,教師提問學生:36+30=?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算法:6+0=6,30+30=60,60+6=66.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計算、口算、豎式計算和驗算,其中36+30=66的豎式計算如圖2所示.
教師通過訓練學生,采用填空題型促進學生掌握計算能力,例如,小動物計算、氣球計算等花樣的趣味性計算方法,強化學生在腦海中記憶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步驟,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2.2 合理設計問題深度,引導學生拓展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數學概念后,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問題,學生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與討論,深入探索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解題過程的方法.
例如,在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平移與旋轉”教學中,首先教師在課前導入課堂新知內容,通過觀察觀光電梯的圖片,促進學生掌握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直線運動.掌握了生活中平移的現象,如電梯的升降、抽屜的推和拉等,觀察大型旋轉游樂項目和直升飛機螺旋槳、電風扇葉子的旋轉等旋轉現象,認識和觀察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等例子,促使學生掌握平移、旋轉的概念,以及認識旋轉現象具有的共同點.教師引發學生思考問題:怎么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怎么正確判斷、區別平移和旋轉現象?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與交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和討論問題,從而對平移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與認識.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平移概念后,教師提出更復雜的問題,如:“如果對一個圖形進行平移后,圖形的面積是否改變?為什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考慮平移的性質和影響,進一步加深對平移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判斷和推理等數學思維能力,并幫助學生持續增強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問題不斷深化,學生需要進一步探索和思考,教師再次提問學生:“在平移過程中,圖形的形狀是否發生改變?為什么?”這樣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平移的概念和性質,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在“數學練習”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
數學練習是數學解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數學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圍繞不同的數學思想,編創典型的數學練習題,引導學生掌握數學思想,積累解題經驗.
例如,以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中“植樹問題”教學為例,教師引導學生經歷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4]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不同的問題進行畫圖,認識了植樹的方式與棵數和間隔數的對應關系,掌握了數形結合思想、模型思想等數學思想.如圖3所示,教師編創難度不同的“植樹問題”練習題,學生分析條件1:有一條全長100m的小路,條件2:每隔5m栽一棵樹(兩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樹?100÷5+1=21(棵).
學生在解決練習題的過程中,可以遷移課堂認知,分析題目、提取關鍵信息、認真作圖、確定解題思路、列式解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借助同一件植樹問題故事,轉換題型或者加深難度,提問學生20米能栽幾棵樹?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探索、分析,從而掌握了一一對應、數形結合等思想,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堂所學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數學應用能力.
2.4 合作任務中發展學生構建模型思想
小學數學教師通過教學設計合作任務,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并回答問題,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有明確的目標,讓學生在實踐中抽象提煉出數學問題,鍛煉學生的概括和整理能力.教師帶領學生觀察圖片或者視頻后,在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可以靈活應用不同的模型,比如對汽車中的數學問題的探索,學生可以利用虛擬工具,來獲取視頻資料中的模型信息,再找出信息之間的關系,同時列出各種關系式,最終求解結果.求解之后,學生還需要進行討論,分析模型和結果差異的原因,以及討論哪個模型更合適,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應用模型,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追加提問,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探索,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總之,教師運用模型思維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通過實踐和討論來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5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中多媒體教學工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良好的交互性、較高的集成性等優點,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小學數學中的抽象概念和公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通過教師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提供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中,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多媒體教學課件還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制作課件,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圖象、視頻、音頻等多媒體素材,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不斷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核心導向,不斷優化課前、課中以及課后不同教學環節的設計.為了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采取趣味多元化的導入活動,如數學游戲、數學故事和數學謎語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同時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和探究性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學情,觀察學生之間的數學水平存在的差異,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訓練模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知識和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自主學習和數學綜合素養能力.
參考文獻
[1]郭藝羨.數學建模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42):57-58.
[2]宗娜.數學建模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求知導刊,2022(2):5-7.
[3]溫亞軍.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J].當代家庭教育,2023(20):185-187.
[4]陳益朋.聚焦核心素養打造動感課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構建策略探究[J].科普童話,2023(1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