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摘? ?要:鄉村振興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未來中國鄉村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基于此,通過系統分析藝術設計在鄉村振興中的應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發展路徑和策略,以期為促進藝術設計專業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思路。
關鍵詞: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鄉村振興;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23-0130-03
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對農村地區實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實現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提高、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和農村環境質量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1]。鄉村振興的核心目標是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協調一體化,通過整合城鄉資源,推動農業產業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提升農村內生動力和綜合競爭力,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藝術可以促進鄉村的文化傳承和創新。鄉村作為擁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的地方,有著獨特的文化特色和傳統藝術形式。通過挖掘和保護鄉村文化遺產,引入新穎的藝術形式和理念,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使鄉村煥發出新的活力。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實踐經驗的積累對學生未來就業與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藝術設計專業助力鄉村振興的研究,可以從藝術設計專業及課程的角度,為鄉村振興提供文化支持。藝術設計類大學生為鄉村設計不僅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需要,更是提升其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途徑。通過志愿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有助于提升青年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增強他們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責任感[2],期冀以藝術設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一、藝術設計服務鄉村振興的發展現狀
鄉村振興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大戰略,旨在推動中國鄉村的振興與發展。藝術設計在服務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提供創意和設計服務幫助鄉村實現形象改善、文化傳承和經濟發展的目標。當前藝術助力鄉村振興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藝術重塑鄉村文化,優化鄉村環境。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素之一,藝術則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手段。藝術家通過繪畫、雕塑、音樂等形式,以鄉村為題材,創作具有鄉村特色的藝術作品,展示鄉村文化的魅力,激發村民對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二是通過豐富的美育工作內涵,拓展高校美育新格局以促進鄉村建設。高校美育教育是指通過藝術和文化教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力和綜合素養,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高校通過開展藝術節、組織文化活動等方式,將美育活動帶入鄉村,為鄉村的文化建設貢獻力量,提升了農民群眾的創造力與參與度,加強了他們的社會融入感。三是通過藝術設計專業賦能鄉村建設。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方式,從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等方面展開研究,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上的文化動力。藝術設計進鄉村,旨在提升鄉村的文化品位,其主要體現在改造鄉村村落環境、規劃導視系統、修復古建筑、保護村落文化遺產等方面,通過藝術賦能鄉村建設,提升鄉村的文化氛圍,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
二、藝術設計助力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
(一)鄉村人才嚴重流失,缺乏創新藝術專業人才
中國鄉村地區的人才流失問題日益嚴重,其中缺乏創新藝術專業人才是當前鄉村地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鄉村地區人才的流失對鄉村的發展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如人口的老齡化問題,缺乏年輕人口的支撐,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活力不足。
鄉村地區的人才流失使得當地的經濟發展緩慢,產業結構單一。人才的流失導致鄉村地區教育的資源相對匱乏,鄉村在學校設施、師資力量等方面與城市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鄉村地區的基礎教育資源薄弱,缺少優質的藝術教育資源,使鄉村學生很難養成創新思維和藝術表達的能力。同時,由于鄉村地區的工商業發展相對滯后,很多鄉村青年不得不選擇外出打工或者進城就業,導致鄉村地區的人才嚴重流失。另外,鄉村地區的文化氛圍還需要進一步培育。鄉村地區的傳統文化豐富多樣,但由于長期的經濟發展滯后,這些傳統文化并沒有得到有效傳承和發展,這就需要有專業的創新藝術人才來挖掘和傳承這些文化資源,從而推動鄉村地區的藝術創新和文化發展。
(二)文化建設意識淡薄,傳統文化傳承舉步維艱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農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許多年輕人追求城市的發展機會和生活方式,導致鄉村地區的人口流失。同時,城市化的發展也帶來了外來文化和價值觀的侵蝕,許多農村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傳承意識變得淡薄。信息化的普及對鄉村文化傳承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這種新文化往往與傳統文化相沖突,導致鄉村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減少。農村的經濟發展也對鄉村文化的傳承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了發展經濟,許多農村地區將重心放在了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旅游業等方面,從而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這就使得傳統文化在農村地區失去了支持和保護的力量,導致鄉村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傳承意識減弱。
(三)藝術助農的途徑單一,未能發揮設計專業優勢
目前藝術助農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優化鄉村環境、藝術賦能鄉村建設等方面,這種方式雖然能夠幫助農村改變整體鄉村面貌,但未能增加農民收入,其范圍相對狹窄并缺乏創新性。藝術設計專業在創作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借助于專業在設計方面呈現的優勢,可以從多個層面去思考和解決農業農村的發展問題,例如針對現有農產品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創新設計定位、對農產品進行包裝設計和品牌推廣、對現有農村環境與景觀的規劃以及農村公共設施設計等,目前這些潛在的機會并未被充分發揮。同時,當前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體系仍然偏重于城市環境的設計需求,對農村發展和農業領域的需求了解不足。這種狀況導致設計專業的人才無法更好地適應農村環境和需求,不能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農村發展中,這也進一步限制了藝術設計專業發揮其優勢的空間和機會。
三、藝術設計專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路徑
(一)發揮藝術設計專業優勢,加強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改革
1.加強課程建設,發揮專業優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藝術設計專業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學科,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藝術設計專業提供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立足于藝術設計專業本身的優勢,它可以為鄉村振興的全過程提供智力支持,反之,鄉村振興也為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實施路徑。當前藝術設計專業所開設的課程中,如品牌形象設計、包裝設計、導視系統設計等課程都能有效地為鄉村振興提供服務。鄉村振興的相關課題,也將給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注入鮮活的血液,使其萌發出新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方向,促進課程的多維度發展。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將課程與課題、專業與創業緊密聯系起來,充分發揮藝術設計專業的優勢。
2.鼓勵大學生畢業后返鄉創業和工作,推動農村農業經濟的轉型發展。隨著大學生畢業人數的增加,就業壓力逐漸加大,返鄉創業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尋找就業機會的新途徑。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創新意識,他們的回歸將為鄉村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學生返鄉創業為鄉村發展帶來全新的思維,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提升了藝術設計專業在校大學生的藝術思維和設計實踐能力。藝術設計專業的大學生回到鄉村,將有助于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借助藝術專業知識和先進的設計理念,推動鄉村文化和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二)推進“文化+”發展模式,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鄉村建設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不僅要實現經濟上的振興,更要實現文化上的振興。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藝術設計專業應深入挖掘鄉村的歷史文化資源,探索“文化+”的發展模式,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改造和創新應用。
1.傳承傳統文化技藝,弘揚地域特色文化。鼓勵鄉村居民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技藝,如傳統繪畫、剪紙、木雕等,培養鄉村青年對傳統文化技藝的興趣和熱愛。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想讓活態的鄉土文化傳下去,深入挖掘民間藝術、戲曲曲藝、手工技藝、民族服飾、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把我國農耕文明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新時代內涵,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讓我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在新時代展現其美麗和風采[3]。傳統文化承載著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卓越的智慧,通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讓鄉村居民產生高度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進而增強鄉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心態。
2.借助“互聯網+”,實現傳統文化創新和改革。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應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充分利用信息和互聯網平臺,將農村傳統手工藝、鄉土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鄉村建設中。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可以憑借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手段,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相結合,創造出更加多元、更富有創意的文化展示途徑,如數字藝術、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應用,同時通過互聯網平臺傳播,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實現鄉村的文化振興。
3.產教融合,構建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應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立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將傳統文化融入鄉村建設中。依托鄉村特色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產教融合為目標,構建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以產教融合為抓手,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有效實現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服務鄉村經濟發展的目標。
(三)依托實踐平臺,鼓勵學生參加各類設計競賽助力鄉村振興
1.依托“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平臺拓展助農路徑。“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平臺可以為創新創業項目提供展示和宣傳的平臺。創新創業類競賽,調動了學生助力鄉村振興的意識和積極參與的心態,使大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應用到線上的助農活動中,賦予農業、農村、農產品新的活力。通過提高農產品的曝光率、增加線上銷售渠道,為鄉村地區提供更專業的科技推廣資源,將全新的農業技術和理念傳授給農民,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提高農業整體生產水平。
2.結合高校數字藝術大賽助農賽道拓展助農路徑。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是由工信部主辦的全國白名單競賽。目前國內高校通過課程改革措施,逐步實施了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以吉林警察學院藝術系為例,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了數字藝術設計大賽,通過項目驅動式教學的方式,將賽事的各模塊結合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核心課程,通過完成不同類別的比賽,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科思辨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近年來,助農頻道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助農路徑和渠道,學生對助農賽道有著極高的參與熱情,這也是學生近距離與農村對話、與農民對話,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案例中。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實現了設計助農,更提升了學生參賽的積極性,通過參賽實現了用所學知識賦能鄉村振興的目的,并有效利用本專業的特長及優勢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助農賽道,借助藝術設計專業優勢,設計獨特創意的農產品加工工藝和包裝形式,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推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的發展。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的平臺,可以為農業發展注入創新元素,提高農業領域的產業附加值和藝術價值,進而推動農村文化發展、農業科技推廣和鄉村旅游發展,同時提升鄉村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也為高校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創意能力的平臺,促進了數字藝術與農業產業的融合發展。
四、結束語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在鄉村振興實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發揮藝術設計專業優勢,結合“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數字藝術設計大賽的帶動以及“文化+”模式的應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為鄉村振興帶來全新的活力和創新的方法。在實施路徑上,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可以鼓勵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畢業后返鄉創業和工作,結合國內白名單賽事,將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與各類比賽相結合,組織藝術設計專業在校大學生參與“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和數字藝術設計大賽中的助農賽道,鼓勵學生積極投身到鄉村振興事業中來,并嘗試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合作開展鄉村振興相關的實踐活動等。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將繼續探索在鄉村振興道路中的有效實施路徑,為鄉村振興發揮重要作用,為鄉村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李蓉.藝術設計類高校志愿服務鄉村振興實踐育人的路徑探究:以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為例[J].大觀,2020(8):101-102.
[3]? ?邢閻艷,楊亮.“雙高計劃”背景下藝術類高職院校鄉村振興與設計扶貧研究[J].包裝工程,2022(6):362-365.
[責任編輯? ?文?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