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受到更多教師的重視。而單元整合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文章首先對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其次對單元整合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進行解釋,最后就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策略進行討論,旨在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提供一些思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
作者簡介:朱忠升(1972—),男,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龍潭實驗學校。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單元整合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選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單元整合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構建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一、實施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的重要性
所謂單元整合教學,其核心要義就是教師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基于教材中的單元主題開展的一系列教學活動。在這些教學活動中,教師承擔著引導者的角色,將知識按照一定主題,系統呈現給學生,使學生不僅可以深入理解所學知識的內涵,還能厘清知識之間的關聯性,搭建知識框架。
將單元整合教學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教學的開展和學生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單元整合教學不是單純講解教材中的知識與培養學生相關技能技巧,而是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讓學生從熟悉的環境中獲取信息并將其轉化為自身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單元整合的優勢來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應用,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學習方法。其次,在單元整合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將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拆分重組,這不僅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組織和管理課程資源,而且能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掌握更多知識。最后,在單元整合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將英語教材中的一些抽象性詞匯以及語言材料作為輔助工具開展課外閱讀、情景再現等活動,或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開展實踐活動、比賽,從而促進教學質量與效率提升,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不僅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完成課程內容的呈現和教學整體規劃的實施,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素養。
二、實施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的必要性
(一)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一方面強調了教學中的素養導向,要求教師對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做整體優化;另一方面明確指出要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加強知識間的內在關聯,促進知識結構化。新課標召喚新教學,新教學需要新設計。新課標明確了英語教學的邏輯起點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要求教師從單課時教學向單元整合教學轉變,改變碎片化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科教學和素養培養的有效對接。
(二)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英語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在單元整合教學中,教師需要整合單元知識,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進而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英語核心素養是多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實施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有助于將英語核心素養多方面的內容充分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有效提升課堂效率的需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僅進行單課時教學,而不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整合教學內容,就容易導致課堂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而在單元整合教學中,教師出于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慮,需要對單元知識進行拆分與重組,使之更好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合理規劃課堂教學的時間,還能體現單元知識內容之間的關聯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策略
(一)在主題引領下確定單元教學目標,細化課時教學目標
在單元整合教學中,教師需要基于學情,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圍繞單元主題確定好單元教學目標。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1 My classroom屬于“人與自我”主題范疇中的“學校、課程,學校生活和個人感受”,教師可以基于這一主題群展開教學活動。對此,教師可以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學情,確定單元教學目標。
1.語言能力方面:學生能聽、說、認讀單詞,如classroom、blackboard、window、door、light、
picture、fan、near、really。學生能夠在語境中聽、說、認讀核心句型,如“What's in the classroom?” “Where is the...?”“Let's go and see!”,以及以動詞原形開頭的祈使句。學生能夠根據a-e的發音規律拼讀單詞,能夠根據a與a-e的發音規律拼寫單詞,能借助圖片及關鍵詞讀懂小故事,能掌握特殊疑問詞“where”引導的特殊疑問句。
2.文化意識方面:學習禮貌用語和行為,能夠對請求、道歉等行為做出恰當反應;熱愛校園,保護校園環境以及注意衛生整潔。
3.思維品質:觀察身邊事物,主動向他人介紹自己和自己身邊的環境。
4.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其樂于學習和模仿發音,敢于嘗試,不怕出錯,積極參與小組練習,提升使用英語的熟練度。
這樣的單元教學目標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而具有連續性、遞進性特點的課時目標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注意的是,指向核心素養培養的單元教學目標需要以單元主題為引領,教師應從教材語篇中提取信息,制訂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的單元教學目標。
(二)在主題引領下靈活調整教材內容,優化教學內容
在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中,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應對單元整體內容有全面的把握,并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和調整,如知識的呈現順序等,從而高效實施教學活動。這意味著教師不能簡單地根據教材中的課時順序來完成教學活動,而需要從整體出發,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同時根據實際情況補充課外內容。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的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將語言對話部分前置,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句型,并在完成基礎內容的教學后組織學生進行對話練習,以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對此,本單元的課時可進行如下調整:
第一課時:Let's learn,Write and say.
第二課時:Main scene,Let's try,Let's talk.
第三課時:Let's learn,Role-play.
第四課時:Let's try,Let's talk.
第五課時:Read and write,Tips for pronunciation,
Let's check,Let's wrap it up.
第六課時:Story time.
綜上,調整后的課時內容更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而教師可以適當補充課外資料,開闊學生眼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三)在主題引領下運用多元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活動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有待提升,難以理解相對復雜的內容。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內容,教師需要采取多樣化的策略。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對課文主題、教材背景的分析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涵;其次,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英語活動或比賽等,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如播放英文歌曲、英文電影等,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理解教材內容。
教師還可以通過發布學習任務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es he do?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發布“Family survey”的學習任務單,讓學生詢問父母的職業,這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某一職業的了解;還可以發布“Share your mind map”的任務,引導學生對不同職業進行分析和比較,并制作思維導圖,互相分享,使其明白不同職業有不同的要求和特點,使學生形成“每一種職業都值得被尊重”的價值取向。總之,任務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其核心素養。
除了使用任務教學法,教師還可以運用其他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例如:應用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學,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應用小組合作模式和開展情景對話等,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有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促使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情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單元整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要能根據不同內容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四)在主題引領下制作單元評價表,落實教學評一體化
在新時期,教師需要關注教、學、評在育人過程中的功能,樹立起教學評一體化觀念。指向核心素養培養的單元整合教學也需要注重教學評價的實施,評價越科學,越貼合教學目標,越能檢驗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制作可以體現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單元評價表和課時表現性任務評價表,將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及時了解學生的發展動態,從而調整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5 Whose dog is it?的第二課時教學中,教師可以制作如下的課時表現性任務評價表,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有效評價(見表1)。
表現性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表現或某一階段的成果,這一評價模式不僅可以檢測學生的能力發展情況,也能體現學生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情況。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根據主題任務制訂具體的評價規則,從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等維度來設計評價細則,最終形成可考量的評價表,對學生的發展進行詳細評價。
結語
核心素養的提出倒逼了教學模式的改革,這要求教師主動更新教學方法,從單個知識點、單一課時教學轉變為大單元教學,從整體視角出發實施教學。在單元整合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在主題的引領下確定教學目標;其次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確定教學內容;再次根據教學內容,有機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實施高效教學;最后需要開展表現性評價,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萬麗,朱蓉,魏瑣琴.實施單元整體教學 促進核心素養落地:以劍橋小學英語(Join In)(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上冊Unit 6 Games為例[J].英語學習,2023(3):64-67.
張云芳.基于核心素養,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22(24):76-78.
濮寒莉.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分析[J].新智慧,2021(15):63-64.
楊敏娟.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0(4):4.
陳振亞.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實施單元整合教學的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