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基于主題教育的英語整本書閱讀對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優秀的品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等起著重要作用。本文結合對Who Moved My Cheese?整本書的閱讀和研習,探討如何在主題語境下利用英語整本書閱讀對學生進行主題教育,以達成立德樹人的目標。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核心素養;主題教育;實踐
作者簡介:黎興霞,重慶市永川北山中學校。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出明確要求:必修課程階段課外閱讀量平均每周不少于1500詞,總量不少于4.5萬詞;選擇性必修課程階段課外閱讀量平均每周不少于2500詞,總量不少于10萬詞。因此,教師紛紛對課外閱讀進行探究。其中,英語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與探究受到了很多教師的關注。
與傳統的課本教學相比,英語整本書閱讀通過讀完整的書,加大學生閱讀量,提升其閱讀質量,能更好地發展其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很多教師為了應試,只讓學生刷閱讀理解題,這種碎片化閱讀無法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也不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要落實新課標提出的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整本書閱讀是有效途徑。
開展整本書閱讀,首先要解決選書的問題。書籍的選擇要考慮四個要素:書籍的教育價值、文本的語言難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文本類型。筆者認為,無論是選英文原著還是分級讀物,都要考慮這四個要素,且教育價值是首要的,確定教育價值后再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水平選擇難度適宜的書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筆者在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中致力于對主題教育的探究。
新課標指出,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是英語課程內容,它包含六個要素,主題語境是其中之一。所有的語言學習活動都應該在一定的主題語境下進行。主題語境包括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優秀的品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英語整本書閱讀來達成上述目標。比如,Charlotte's Web 探究人際關系,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語境,學生閱讀這本書可以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誼并探索生命的意義;Soul探究認識自我、豐富自我和完善自我,屬于人與自我主題語境,學生閱讀此這本書可以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過好每一天;A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探索地球奧秘,屬于人與自然主題語境,學生閱讀這本書不僅可以學到許多科學知識,更能學習主人公黎登·布洛克教授堅韌不拔、致力于科學研究的精神。
下面筆者以閱讀Who Moved My Cheese?為例,闡述如何在英語整本書閱讀中對學生進行主題教育,以達成立德樹人的目標。
一、選材背景
Who Moved My Cheese?這本書適合高一新生閱讀。該書屬于人與自我主題語境。通過閱讀這本書,學生可以認識自我、豐富自我、完善自我,從而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態度。
高一新生從初中進入高中,學習和生活發生巨變。他們既對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滿懷期待,又有不同程度的憂慮和不安,不知道該怎么與新同學交流,不確定是否能適應新老師的教學方法,不知自己是否還會像初中階段那樣優秀。面對這些挑戰和壓力,有的學生適應能力強,會很快調整自己去適應高中生活;而有的學生感到迷茫,不知道該怎樣調整自己,要么長久處于懷念過去的狀態,要么疲于應付繁重的學習任務。教師應幫助新生盡快從心理上適應高中學習、生活是新生教育必不可少的問題。筆者認為,初高中銜接教學不能僅限于學科知識的銜接,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幫助學生平穩過渡,順利適應高中學習、生活。結合學科學習,筆者考慮以英文整本書閱讀的方式對學生心靈進行啟迪,使他們順利完成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
Who Moved My Cheese?無疑是最佳讀物。該書講述了兩只小老鼠嗅嗅、 匆匆,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尋找奶酪的故事。在面對奶酪不見了的生活巨變時,他們作出不同的反應和行動,最終有了不同的結果。這本書還呈現了一群同學在面臨生活、工作的改變時不同的態度和方式,以及他們的自我反思和總結。這樣的內容非常貼合學生實情,有利于學生產生共鳴,啟發學生思考,從而起到心理教育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整本書分析
(一)作者簡介
斯賓塞·約翰遜,美國人,醫學博士、全球知名的思想先鋒、演說家和暢銷書作家。他善于運用生動的故事講述現實的智慧,其作品的語言輕松活潑,既讓人深受鼓舞,又讓人深受震撼。
(二)該書結構
(三)該書主要內容
序言部分通過一群老同學在聚會上講述各自生活的變化而引出Michael分享的故事Who Moved My Cheese?。該故事是這本書的主體部分。故事中,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小矮人哼哼、唧唧在迷宮中尋找奶酪。他們在C站找到奶酪后,小老鼠一直保持警惕,奶酪消失就去尋找新的。小矮人難以接受,不過唧唧最終改變想法,找到了新的奶酪,而哼哼卻待在原地。結尾部分,這群老同學通過討論和思考,發現自己在面臨生活或工作的改變時多多少少像故事中的哼哼,從而思考自己應該作出改變,對未來有了新的期盼。
三、整本書閱讀
(一)讀前詞匯準備
初中畢業生要掌握1600個單詞,實際上學生的詞匯量可能低于1600個單詞。Who Moved My Cheese?中相當一部分詞匯是高中課標詞匯。要保證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詞匯的難度不能太大。所以,教師要在讀前引導學生做好詞匯準備。在讀前,筆者制訂生詞索引,為學生閱讀排除障礙。例如:
該生詞索引按原著頁碼排列,方便學生查閱。
(二)導讀
在整本書閱讀中,導讀過程一般為“需求-目標-自主”。在導讀課,筆者引導學生閱讀這本書序言部分,了解該故事的起源及講述背景,并討論自己在升入高中后產生的困惑,產生解決自己困惑的愿望,從而生成閱讀興趣。同時,學生閱讀序言部分,可了解故事中四個主人公不同的性格特征,找到與自己的相似點,為閱讀故事產生共情打下基礎。
(三)主體故事閱讀
主體故事閱讀分泛讀和精讀兩輪。
1.泛讀故事。
泛讀故事的主要目標為獲取故事情節,初步了解不同的人物在面對相同的改變時作出的不同反應和做法。筆者設計了一些問題,希望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達成上述目標。例如:
When the cheese was becoming less and less, what did they do?
When the cheese was over, how did they feel and what did they do ?
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對比小老鼠和小矮人的行為,有助于學生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同時要求學生翻譯理解迷宮墻上的文字,初步理解小矮人唧唧在改變過程中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讓學生明白改變的艱難,但敢于改變最終會取得理想的結果。
2.精讀故事。
精讀故事的主要目標為:
(1)學會一些詞匯表達。
(2)能翻譯一些寓意豐富的句子并從中領悟人生道理。
(3)學會如何描述人物驚訝和惱怒。
(4)學會分析人物復雜的思維和想法。
(5)能畫出故事情節發展的思維導圖。
(6)能以小老鼠唧唧為第一人稱復述故事。
上述目標緊扣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自主精讀整本書的能力,培養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總結故事的能力。
語言能力:學習如何描述人物的心理和動作,學習講述故事。
文化意識:通過閱讀原著積累外國文化,體驗故事中的文化,提升文化價值判斷能力,形成得體的文化行為取向。
思維品質:學習通過人物語言和行為分析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
為達成以上目標,筆者制訂了導學案,該導學案分讀中和讀后兩個部分。
讀中:
在閱讀時,學生通過尋找目標詞匯學習運用豐富的詞匯表達人物心理活動和感情;通過翻譯句子學習描繪人物心理活動和動作;通過用關鍵詞概括人物心理,訓練歸納總結能力。同時,所有問題的設置均以唧唧的心理變化為線索,讓學生能深切體會唧唧在面臨奶酪不見了這一改變后的心理變化過程,從而明白在遇到改變和困難時,不能很快適應變化是正常的,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反反復復是正常的。
例如:
Read P 8amp;9 and find out three words which describe a person who loses heart and feels bad.
“This empty feeling has happened to me too often,” he thought. He felt like giving up. Haw was losing his physical strength. He knew he was lost and was afraid he would not survive.
①Translate the sentence.
②How did Haw feel?
③What idea helped Haw overcome his fear?
He pulled off his shoes, tied the laces together, and hung them around his neck in case he needed them again.
How did Haw change ?
讀后:
本部分設置兩個任務:第一,繪制思維導圖,總結該故事;第二,假設你是唧唧, 以第一人稱簡要復述這個故事。通過完成這兩個任務,學生鍛煉了歸納總結能力和講述故事的能力,同時以輸出的方式理清故事主人公的心路歷程,為后面思考自身問題打下基礎。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動手能力。而復述故事既能體現學生在語言學習上的收獲,又能體現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四)結尾閱讀
在本書結尾部分,一群老同學將故事與自身情況相結合進行對比討論和反思。結合他們的討論,筆者先用表格的形式對比他們與哼哼的相似之處,再設置一系列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為最后的反思做準備。
1.Who were like Hem among the persons in the discussion? List them and give the reason why they were like Hem.
2.How did Michael actually put the story into use in his company?
3.Do you think that Hem ever changed and found new cheese? Why?
4.Are you afraid of change? Why?
5.What is your “new cheese” when you get to the senior high school?
6.What do you need to let go of and what do you need to move on to in your life?
四、讀后反思
整本書閱讀結束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讀后反思。不少學生表示,他們在閱讀這本書時,受到主人公行為的啟示,找到了自己作為高一新生的困惑和解決困惑的辦法,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有的學生說,自己像嗅覺靈敏的嗅嗅,能夠提前預知危機,做到未雨綢繆;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像行動迅速的匆匆,所以自己需要做的是找準方向行動,有信心適應高中的學習和生活;有的學生覺得自己以前像保守的哼哼,在認識新同學上不主動,總是懷念初中時的老師,沒有積極接受高中老師的教學方法,浪費了不少時間;有的學生感慨自己在適應高中生活時猶豫不決,浪費了不少時間。
總之,通過Who Moved My Cheese?整本書閱讀學習,學生不僅在英語學習方面收獲頗多,更重要的是不少困惑得以解決,增強了學習信心,加快了適應高中新生活的步伐。
五、結語
基于主題教育的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的目標不止于語言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突出主題教育,達成立德樹人的目標。教師在實施英語閱讀教學時,要立足語篇,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語篇的主題意義,并讓學生自主構建對主題意義的解讀。這樣,對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才能真正落實,主題教育的目標才能實現。在實施基于主題教育的整本書閱讀前,教師需要對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變化和相關現象進行研究,規劃適合不同階段的主題教育,選擇合適的主題書籍,提早做好文本解讀和探究,適時進行閱讀實踐,以取得最佳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戴聰萍.“三步走式”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初探[J].英語教師,2021(23):19-21.
[2]張金秀.中學英語整本書閱讀:精品課例選粹[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3]錢雪芹,鐘家寶.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探討[J].海外英語,202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