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智融合的教學改革是當前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本文探討了數智融合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面臨的挑戰,包括“學生基礎薄弱,缺乏全過程的教師陪同”“教學模式陳舊,對數智技術的兼容性差”“教學資源匱乏,急需開發在線資源平臺”“評價機制陳舊,未有數智技術的有效介入”等。針對這些問題與挑戰,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并提出了一系列實踐策略,包括“構建智慧教學平臺,實現數智教師的全過程陪伴”“虛實融合,打造數智教學新環境”“完善智慧教學平臺,豐富教學資源”“數據驅動,實現多元化智能評價”。這些策略旨在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化教學流程,提高教學效率,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信息素養。教師和教育管理者需要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化素養,以適應教育的數字化發展,確保中職英語教學在數智融合的大潮中蓬勃發展,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數智融合;混合式教學;個性化學習;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陳林晶(1988-),女,福建福州人,福建經濟學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
將數智技術融入現代教學,是當前教育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和發展方向,其核心在于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融入教學設計與實踐中,進而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推動教學創新與變革,實現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數智融合不僅為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工具和方法,而且深刻影響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轉變。
一、研究背景
數智融合是指將數字技術、人工智能(AI)、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相融合,實現對各類數據源進行智能、高效處理與分析,從而為相關從業者提供更加全面、精準、實時的決策支持。近年來,將數智技術融入教學設計與實踐,是實現教育改革的一大技術突破。在數智引領的教育變革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改革創新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緊跟數智技術迭代、正確應用數智技術,實現諸如個性化教學和多元化評價等教學過程的改革創新;如何確保數智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有效融合,避免技術應用的表面化。這些問題亟待探究和解決。
二、研究意義
盡管數智技術在推動職業教育變革方面展現出巨大潛能,但其實踐途徑仍有待進一步探究。本文通過系統研究數智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實踐策略,以期為中職英語教師提供科學的指導和參考。具體研究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闡明如何有機整合數字教材、多媒體資源、在線課程和虛擬現實等技術,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全面數字化,這對于豐富中職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揭示如何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助力教師正確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和智慧教學平臺等工具,構建智能化、個性化、沉浸式教學環境,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成效,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研究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在教師備課、授課、評價與反思等環節的應用,闡述這些技術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支撐途徑和實際效果,使教師更好地利用數智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挖掘數智技術在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和自主性學習方面的具體途徑。
三、數智融合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
(一)學生基礎薄弱,缺乏全過程的教師陪同
由教育教學實踐發現,中職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普遍較為薄弱,在課后學習過程中若遇到問題,缺乏教師的即時指導,進而阻礙學習進程,削弱學習積極性。因此,如何利用數智技術為學生的課前、課后學習“搭橋鋪路”,輔助其自主學習,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教學模式陳舊,對數智技術的兼容性差
當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仍以教師講授為主要模式。教師未能將數智技術有效融入教學設計和管理過程中,導致課堂氛圍依舊沉悶、枯燥。數智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往往停留在“單點模式”,即只是在特定環節或針對特定內容使用數智工具,而沒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這使得數智技術的潛力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體驗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提升。
(三)教學資源匱乏,急需開發在線資源平臺
當前中職英語教學資源主要來自教材,缺乏有效的課外資源。面對專業背景各異的學生,現有教學資源難以同時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英語教學與各專業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呈現脫節現象。因此,急需建立完善的在線資源平臺,為學生自主性、專業化學習提供有效保障。
(四)評價機制陳舊,未有數智技術的有效介入
當前中職英語教學評價仍以筆試為主,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使得教學效果的反饋不夠及時,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和進步情況。中職英語教師面對著不同專業的學生群體,每個專業的學生因專業特點及其特定的職業需求,對英語教學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針對工程類專業的學生,教師可能需要更注重技術英語和專業術語的教學;而針對商務類專業的學生,教師則應側重培養他們的商務溝通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持和分析工具,不能準確把握這些專業間的差異,從而無法在教學改進中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推動數智技術有效融入課程評價,可能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
四、數智融合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的實踐策略
在數智融合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教師要主動抓住機遇、積極迎接挑戰,認真思考將不斷更迭的數智技術融入中職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繼而實現中職英語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一)構建智慧教學平臺,實現數智教師的全過程陪伴
在數智融合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平臺已經成為教學新陣地。本文將詳述如何有效地利用數智技術,實現中職英語教學課前、課中、課后的全過程智能化,打造數智化的英語教學新環境。
1. 課前——知識鋪墊,智能熱身。
教師通過智慧教學平臺,發布與課堂教學主題相關的微課視頻,開展主題討論、問卷調查、投票和課前小測等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并完成導學任務,在實現課前熱身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此外,智慧教學平臺的大數據智能統計和分析功能,能夠對學生的課前熱身情況進行實時跟蹤和評價。教師可以根據這些數據,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參與度、學習進度以及理解難點,從而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和實踐活動,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差異性學習需求,推動英語教學與學生專業發展的深度融合。
2. 課中——知識深化,智能互動。
教師依據個性化教學設計,開展課中的教學實踐。例如,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布置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職場情境任務(任務場景由人工智能與教師共同設計),以踐行OBE教學理念。此外,教師借助智慧教學平臺,開展簽到、隨機選人、隨堂練習、主題討論、分組作業、搶答和評分等,以此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平臺實時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并自動生成課堂報告,協助教師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一步強化教學效果。最終,利用智慧教學平臺搭建師生互動橋梁,實現“師—機—生”之間的智能互動。
3. 課后——知識鞏固,智能學習。
一方面,無紙化作業是信息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在線上平臺發布作業,實現作業的無紙化管理;同時,借助系統的智能改卷、自動統分等功能,匯總相關數據,據此分析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專項提升訓練。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向線上平臺引入AI資源,構建虛擬的AI教學助手,讓學生在課后仍然“有師可詢”,實現在線學習和輔導的持續支持。
(二)虛實融合,打造數智教學新環境
通過將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與傳統教育相融合,構建更加智能化、互動化和個性化的沉浸式教學環境。這種數智融合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也為教學創新提供了新方向。VR和AR技術能夠模擬真實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與母語者互動、自由交流,平臺能夠根據學生的發音、語法和流利度等提供即時的、個性化的反饋,幫助學生識別并改進語音和表達中的不足之處,提高學生的溝通技能和自信心,進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值得關注的是,教師可以運用VR技術創建虛擬崗位場景,讓學生在模擬的職業環境中進行實戰訓練,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個性化英語學習需求,凸顯中職教育的特色。
(三)完善智慧教學平臺,豐富教學資源
通過進一步完善智慧教學平臺,教師得以為學生的課前和課后學習提供豐富的視聽元素。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獲取各種多媒體素材,如圖片、音頻、視頻和動畫等,并將這些資源用于教學,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活潑,從而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計英語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為課堂深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中職英語教師面臨學生專業多樣性的挑戰。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幫助教師快速掌握各專業的特色和學生的職業發展方向,從而設計出更契合學生所學專業和工作場景的教學內容,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例如,針對工程類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VR技術創建虛擬的工程現場,讓學生在模擬環境中練習與工程相關的英語詞匯和表達。借助數智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還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培養其在專業領域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實現中職英語教學的智能化和個性化發展。
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設備進行自主學習,通過網絡資源進行拓展學習。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習效率,也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借助電子詞典查詢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詞,借助在線翻譯工具了解文章內容,借助單詞學習類App記憶單詞,借助智能英語寫作輔助工具改進作文,從而提高寫作技能。
(四)數據驅動,實現多元化智能評價
數智融合技術強調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工具,對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精細化的動態評價;通過引入多元化、數據驅動的評價機制,來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和精確度,從而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運用智慧教學平臺實施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平臺上的所有學習活動都將被詳細記錄,教師可在后臺查看每個學生的學情分析報告,從而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實現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真正做到以評促教。此外,教師可以借助AI智能批改工具,實現對作業的自動化批閱。AI能夠及時識別錯誤,分析錯誤原因,并提供改進建議,同時生成錯題集。教師可以根據AI提供的分析反饋,深入了解學生存在的具體問題,據此調整教學重點和方法,進行更有針對性地輔導學生。這種基于數據的精準評估,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外,中職英語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評價體系中需納入與職業能力相關的評價指標。例如,教師可設計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聯系實際工作場景的任務,通過觀察學生在模擬職業場景中的表現和任務完成情況,來評估其職業能力。這種方法有助于更準確地衡量學生的職業素養,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職業需求相匹配。
通過實施上述策略,中職英語教學能夠更好地適應數智融合背景下的教育變革,有效應對挑戰,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職業競爭力,還能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職業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五、結語
數智融合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順應這一趨勢,教師和教育管理者應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主動適應教育新生態。同時,教師應樹立正確的信息化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并致力于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以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此外,教師應引導學生合理利用各類信息資源和數字工具,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探索并解決問題,以提升其綜合素質。唯有如此,中職英語教學才能在數智融合的大潮中蓬勃發展,進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隨著數智技術的不斷革新,對中職英語教學的探究與實踐必將日益深入,從而培養適應未來社會、具備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顧小清,劉桐.大模型時代的智適應學習研究:進展、實例與展望[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4(5):55-66.
[2]王嫄,金晶.數智賦能背景下英語教學論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6):43-47.
[3]徐玲,曾娟,劉飛飛.數智時代外語教學模式的融合與創新:現狀分析與路徑探討[J].外國語文,2024(3):177-184.
[4]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高等職業教育專科英語、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1年版)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1(6):131,21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