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滔
[摘要] 立德樹人視角下,初中班主任需要高度關注德育工作并致力于提升工作質量,將人文關懷理念融入工作中的各個環節、各個細節。初中生心思敏感,渴望得到班主任的認可與關心,若將人文關懷理念全方位覆蓋德育工作,就可以讓學生感覺親切并讓德育事半功倍。基于此,文章重點論述人文關懷理念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滲透的重要意義,提出人文關懷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實踐策略,為更多班主任提供啟發與幫助。
[關鍵詞] 人文關懷理念;初中班主任;德育新探;本質遵循
初中生處于性格養成、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可塑性較強,落實德育工作勢在必行。為了使德育工作更加有“溫度”和“情感”,班主任可以將人文關懷理念融入德育工作中,讓德育充滿感染力、滲透力,有效助力學生全面發展,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堅持人文關懷:引領初中德育探新的價值取向
所謂人文關懷理念,指的是以“人”為主體,肯定人的尊嚴和價值,建立在自由平等和個性解放的基礎上,尊重人的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等,給人帶來溫暖的感受,確保關懷的對象持續向好的方向發展。
(一)凸顯生本立場,關注每一個生命成長的價值
將人文關懷理念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滲透預示著德育正在擺脫冰冷、高不可攀的印象,正在以一種更有溫度、更有愛的方式呈現。這種教育無疑是最有力量的,可以較好地保障育人作用和效果。
(二)強化暖心育德,彰顯高質量德育力量的價值
在現實意義上,當下的初中生正處于信息化時代,容易受到周圍各種因素的影響,加上他們的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因為某些人、某些信息而產生偏激想法,做出偏激舉動。若缺乏正確引導,學生容易誤入歧途,影響的可能是他們的一生。而將人文關懷理念注入德育工作,是一種升級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能夠保證德育工作的成效。
(三)指向時代新人,提升全方位德行素養的價值
人文關懷理念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滲透可以加快學生進步,有效提高學生的德行素養,符合新時代教育宗旨,為今后德育的再革新、再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傾注人文關懷:優選初中德育探新的實踐策略
(一)倡導民主平等,投入關懷每個學生的育德情感
班主任是距離學生最近的人,也是完成德育工作、將人文關懷理念融入德育工作的重要責任人。初中班主任要升級對學生的態度,這是使人文關懷理念與德育工作融為一體的必要前提。
一是理解與尊重學生。班主任要拋開陳舊理念,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與學生相處,肯定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與學生構建平等關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消除矛盾與隔閡,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構建和諧、民主班集體,尊重學生的想法、行動及人格,了解他們的需求,做學生的好導師、好朋友,在學生面前樹立平易近人的形象,給學生帶來溫暖,消除學生在班主任面前的緊張感、恐懼感、距離感;與此同時,班主任還要理解學生,即使學生犯了錯,也要盡可能地不以個人主觀看法、印象去處理,不能毫無根據地批評學生,而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
二是支持與關心學生。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的基礎上,班主任還應理性看待學生間客觀存在的差異,不以成績的好壞評價學生,也不以家庭經濟狀況、性格開朗與否等來評判學生。班主任需要用同樣的愛關注、關心每一位學生。在班主任眼中,每一位學生都是有潛力的、有發展前景的,肯定每一位學生的努力、付出,也同樣支持每一位學生的決定,給予學生精神慰藉、心理撫慰。與此同時,班主任要做到對學生全方位的關心,關心他們的睡眠、學習、身體健康、心理及情緒等,讓學生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從而信任、樂于與班主任交流、溝通。
三是鼓勵和贊美學生。班主任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好”的眼睛,敏銳地發現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形成客觀印象。鼓勵、夸獎學生,有助于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而諷刺、挖苦、批評是永遠不能培育出“好學生”的。因此,班主任要多用鼓勵、贊美的方式帶動學生進步、成長,讓學生收獲來自班主任的關注和關懷,從而獲取有益身心成長、全面發展的成就感、滿足感、喜悅感,實現長足進步。
(二)善做良師益友,真誠引領每個學生的育德方向
在以人文關懷為底色的德育工作落實過程中,班主任就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一部分學生對班主任心存畏懼,不會主動與班主任進行交流,班主任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打開學生的心扉,消除學生對班主任的畏懼心理,開創德育工作新氣象。
首先,班主任應認真履行自身職責。班主任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將個人視作德育的載體和渠道。指導是班主任必須肩負的德育工作職責,包括指出學生言行上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認識已經具備和還未具備的德行素養等,還要語重心長地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做人、做事標準等。班主任要對學生耐心引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與學生融洽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充滿積極的情緒,從而在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形成良性循環機制。
其次,班主任要有服務學生的意識。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尚不夠成熟,需要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花費一番心思和精力。班主任要有服務學生的意識和信念,抱著無私奉獻的態度投身于德育工作中,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理解、支持與配合。比如,班主任開展班會了解學生遇到的問題、存在的需求,或是在自習課上對有問題的學生提供幫助,學生課下玩耍受傷及時送至醫務室,晚上熄燈后做好寢室檢查等,事無巨細,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班主任的系列指導能夠有效糾正德育工作中的各種亂象,改善學生言行,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德行素質的不斷提升保駕護航。
(三)創設育人環境,精心設計每個學生的育德活動
初中班主任要為學生構建德育環境,滿足德育工作落實需求、學生提高德行素質需求。班主任要通過打造德育活動的方式構建德育環境,開展令學生喜聞樂見的德育活動,精心設計活動形式,合理選擇活動地點,點燃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避免學生對德育工作產生反感、排斥、抵觸等心理,確保學生通過參與活動有所收獲,最終讓德育活動在巧妙設計、策劃、安排和實施中達成既定育人目標。
在構建課堂德育環境中,班主任可以組織以德育為主題的表演活動、實踐活動、辯論活動、討論活動、觀影活動等;在構建校園德育環境中,班主任可以組織以德育為主題的歌舞、選舉、知識競答、演講、展覽等活動;在構建社會德育環境中,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參與到職業體驗、獻愛心、掃墓、觀摩等活動中,包括植樹、捐書捐物、與環衛工人一起打掃街道、農作物種植、烈士陵園掃墓、觀看升國旗、為敬老院老人無償表演等活動,培養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勤儉節約、保護環境的品質,愛國情懷等,確保德育活動能夠加深學生印象,增強學生感觸和體會,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助力學生品德素養的提升。
(四)創優保障機制,增強共育每一個學生的育德成效
在當前教育發展新時期,為降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壓力,強化人文關懷理念滲透下的德育工作育人成效,需要進一步完善人文關懷理念下的德育工作保障。
一是構建家校德育體系。一來可以為德育工作注入應有的溫暖與愛,二來有助于構建完整且系統的德育格局。這樣可以有效強化教育力量,提升育人成效,降低班主任的育人壓力。在家校合作過程中,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可以在線上平臺進行溝通,也可以線下定期召開家長會,為班主任攜手家長發現學生德行問題、探討解決方案提供助力和支持。
二是構建德育工作及學生德行的評價機制。不管是對德育工作還是學生本人,都要做動態且長期性的評價,從而了解教育趨勢、德育工作開展情況及學生德行素養進步情況,為班主任調整德育工作實施方針、優化育人策略提供保障和支持。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提高工作質量、育人成效,班主任要將人文關懷理念融入德育工作中,確保班主任輸出的教育有溫度,增強德育的感染力、滲透力,形成對學生內在、外在的正向影響,逐步改善學生外在言行、內在心理,助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促使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薛蓓.人文關懷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實踐思考研究[J].學周刊,2023(04).
[2]王皓.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踐研究[J].新課程,2021(25).
[3]單士軍.管育并重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實踐[J].山西青年,2020(07).
[4]葉麗梅.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課外語文,2019(25).
[5]黃玲霞.新媒體環境下初中班主任實施德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06).
[6]葉森.關于利用微信開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與實踐[J].讀寫算,2018(34).
[7]李廣志.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思考[J].新課程(下),2018(04).
[8]銀燕.人文關懷視域下高校德育工作路徑探析[J].中華文化論壇,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