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迎合現代體育教育改革的發展需求,從根本上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走向全面發展之路,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育的重要任務,并積極地探索出有效的培養策略,使學生可以獨立自主地獲取知識,從而促進學生體育自主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本文以現代小學體育教學為背景,就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策略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體育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生身體、心理、智力的和諧發展,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體育教學目標,引入先進的教學策略,最終促使學生自主獲取全面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養成科學的自主學習習慣,從而形成全面的體育素養。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育價值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在課堂組織模式下,學生可以有效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在自主探索體育知識過程中,提升學生體育素養,徹底扭轉過去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提升體育課堂效果。學生在學習中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自行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由此開展獨立思考、自主創新、有效實現目標,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自主學習能力是提升體育課堂效率的先決要素
現代體育教學模式進行了全面革新,強調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價值。由此,體育教師要以課堂組織者的身份,引導學生開啟自主學習活動。體育教學迥異于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不僅需要大量的實踐練習,還需要體育教師組織引導學生,也需要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實踐。由此,體育教師需要樹立完善的育人理念,引入新型的體育教學策略,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積極的探索,提升體育課堂效率,為培養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的體育人才做出貢獻。
(二)自主學習能力是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核心因素
小學體育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從學生的發展規律及需求出發決定了學生需要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課后堅持體育練習。體育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小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況中,因此,無法主動獲取知識,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有自主學習的需要與潛能,這就需要體育教師的合理組織和引導,鼓勵學生自主探索,保護學生的自主學習訴求,促使學生身體、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制約因素
(一)體育教師不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部分小學體育教師不能迎合現代素質教育的發展潮流,不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照搬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甚至有些偏遠山區的農村學校一味地沿襲“放養式”的體育課堂模式。這些因素皆會嚴重制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二)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受傳統的追求應試教學觀念的影響,體育學科在義務教育階段長期屬于從屬地位,教育界、學校、家庭、教師一味注重學生的文化考試成績,忽略了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和功能,導致了體育教學流于形式的狀況,學生為了在應試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對體育學科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足、主動性不強。
(三)學生對學習目標的認知不足
由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教學一味地注重學生的文化考試成績,因此導致了學生以成績為主的功利性學習態度,制約了學生主動關注學習過程和成果習慣的養成。學生對學習目的認知不足,不能真正意識到體育學習的真正教育價值和意義,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不利于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形成。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施策略
(一)創新教學理念
教師是學生體育學習之路上的引領者,在學生尋求突破和超越、發掘自身潛能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小學體育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堂上占據著壟斷性地位,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甚至有些學校的體育課作為學生的自由活動課,不注重學生自主獲取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環節,因此導致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大打折扣。
要想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獲取真知灼見,同時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主動獲取知識,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育理念,迎合現代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做好體育活動的引導工作,以組織者身份引導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確定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獲取綜合性的體育知識和技能,促使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教育的本質屬性不在于傳授大量的知識,而在于使學生參與生活實踐,掌握學習技能,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樹立起終身學習觀念。因此,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教學目標的制訂不能僅停留在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上,而是要教會學生一種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新型的學習觀念,使學生借助于自主學習手段獲取有效的知識,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營造趣味性課堂
要想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取到豐富的體育知識,教師要建立自主學習平臺,使學生對整個體育活動葆有持久的熱情,只有這樣才可以提升體育課堂效率。這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營造趣味性課堂,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專注于趣味性的體育活動,最終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一個新高度。
例如,針對“中長跑”的體育教學實踐,這項運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耐力與意志力,機械性的訓練程序對學生而言非常乏味。這樣,教師可以引入游戲模式,將枯燥的訓練變成令人歡愉的自主性游戲,如組織學生開啟一場生動活潑的“運輸果實”游戲,首先出示置物筐并將其放置在長跑跑道的不同位置上,一個置物筐內不放置果實,另一個置物筐內裝有200個果實。之后,以分組的形式組織學生排隊,每組學生排成一行縱隊,沿著彎道開啟中長跑,在抵達置物筐旁邊之后,撿起一個果實,繼續加入長跑序列中,同時將果實放置在空置物筐中。在規定的時間內,游戲結束之后,要接下來的一個組開啟下一輪游戲。最終以小組運輸果實的數量分出勝負,運輸果實最多的組在游戲中勝出。
這種體育競技性游戲充滿樂趣,可以豐富學生的體育生活,激發起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使其在寓教于樂的體育教學活動氛圍中感受到學習的韻味,收獲學習的樂趣,為學生自主學習之路的開辟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做好教學輔助工作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教學逐漸放棄了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將課堂還給了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再占據著壟斷地位,而是以教學輔助者的角色出現在學生的體育活動中,充分釋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積極提升的歷程中釋放天性,表述自己的體育思想,釋放體育學習潛能,在自主思考探索、集體交流互動中不斷走向自主發展與創新之路。在體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教學輔助引導工作,組織學生學會自主開展學習活動,并在體育活動中構建起迎合現代體育課程標準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體育活動的有序開展。
比如,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間操訓練活動時,要引入合理的分組模式,首先以投票的形式選出小組長,然后對每個小組的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評估,并為其設計個性化學習任務,最后由各小組委派一名優秀成員組織小組學習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啟學習。教師角色為輔助學生的學習,分配任務,組織和協調活動事宜。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的課間操訓練活動中,各司其職,發揮出自身的個性化潛能,可以使他們在第一時間自主獲取有效的知識,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的學習能力,最終促使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實踐證明,教師要在整個體育教學活動中做好教學輔助工作,迎合學生的活動需求,不斷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是迎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的有效教學模式。
(四)合理安排學年內課程
體育課程大綱是體育教師有效開展教學的先決要素,教師在制訂體育教學任務時,要對學期、學校教學規劃有詳細的布局,從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規律、運動特點、運動時間、運動季節、活動氣候等因素出發,對教學步驟和內容進行細化,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發揮出不同階段體育教學的最大優勢,為學生開啟自主學習創造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比如,在陰雨天氣不適宜開展戶外體育運動時,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室內內理論課的觀摩和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教師營造的情境氛圍中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拓寬其視野,增長其見識。再如,在炎炎夏日教師可以提前規劃出一些適宜性教學組織項目,讓學生開啟規范化的熱身運動,避免劇烈性的運動損傷,而在冬日來臨時可以適當地增加運動強度,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磨煉學生的意志。除此之外,教師要善于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運動項目,拓寬學生的體育學習視野,為學生的體育生活增加五彩斑斕的色調,促進學生智力、身體、心理的正常發育,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有效的土壤。
(五)科學掌握運動規則
在體育教學設計環節中,教師要善于組織和設計一些團體性體育運動項目,如足球運動、籃球運動、田徑運動、傳統武術、競技游戲等項目。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不同運動項目的運動規則,并使學生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不斷摸索運動規律,自主獲取體育知識技能,領悟運動規則在體育運動中的重要價值和地位。
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籃球運動時要幫助學生樹立崗位規則意識,籃球崗位建設進程中規則意識是第一要素,教師要對學生講述籃球規則,使學生了解籃球運動項目中的制約因素,只有了解這些規則,學生才可以釋放自己的運動潛能,促成學生對籃球規則具備獨到的理解能力,在正確規則的指引下開啟自主實訓籃球運動,真正意義上掌握體育運動要領,促使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小學籃球教學中的崗位化設計是建立在一定規則之上的,在此基礎上科普籃球崗位知識,促使學生對籃球比賽規則具備全面的認知,從而形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此同時,隊友之間要做好交流協調工作,形成凝聚力,促進規則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的養成,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融入集體,并充分釋放個體的運動潛能。
四、結束語
總之,為了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使小學生在自主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迎來體育素養的全方位發展。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全面革新體育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體育發展規律,引入科學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體育學科的學習中可以獨立獲取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小學體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為培養未來自主發展的體育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安宇.小學體育教學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師),2019(7).
[2]蔡忠.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J].體育師友,2018(4).